浅谈英语教育跨文化现状

2020-09-10 08:26雷鸣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2020年12期
关键词:跨文化教育现状与对策英语教育

雷鸣

摘要:随着中国教育部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的教育和培养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高校的英语教育,逐渐向跨文化交流的方向培养。学好英语,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外国语言,开阔视野。但是,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比较落后,教学模式也难以支撑当下的英语教育。这就导致高校在英语的教学中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不能促进学生英语知识和文化的双重发展。所以,高校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育;跨文化教育;现状与对策

英语作为全国性的需要,在国际上的许多领域、文化共享等方面的应用十分广泛。英语在高校中更为重要,学好英语,是为培养翻译、跨境电商等英语人才做准备,更好地推动英语跨文化教育的发展。因此,高校教师要根据现在英语发展的现状,改变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寻找新的英语教学方法,推动英语跨文化教育。该文就高校英语中跨文化教育的发展做出具体分析,并提出指导意见,希望能有所借鉴。

国际交流的跨文化需求

高校英语教学背景英语作为一种世界通用语言,掌握英语早就已经不只是身处英语母语国才会有的需要。国内不论是学术研究还是工作场合,英文文献、英语交流也是一种重要的获取资源的方式。学生在毕业时也有着对英语水平的要求,大学生的许多考试中都有英语科目的设置,从这些要求中可以看到高校对于英语教学的重视。当今时代,英语作为一种重要的工具语言在许多方面都有其重要的意义。大学英语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在新时代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的英语教育并没有跟上全球信息化的进程,高校英语课堂设置仍是传统的大班课,英语教材内容难以跟上时代的快速发展。高校英语教育也存在着地区之间教育资源不对等的问题,较为发达的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有着更多的教学资源,而普通城市在教学资源上可谓心有余而力不足,造成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学习能力不如发达地区的结果。但这一问题难以通过英语教学单一领域的发展来解决,而需要国家的进一步教育政策推广。而对于高校英语教育教学领域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则可以通过英语学科的教学教育发展来进行改善。

改革开放使我国国际交流越来越多,这种背景下,我国对于拥有较高英语熟练度的人才需求量逐渐增加,也给传统英语教育教学带来了一些困难。这也能够看出跨文化英语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培养跨文化英语交际能力能够有助于处理好不同文化和语言之间的矛盾。语言文化两者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产物更是其载体,而语言又有着独特的内涵。跨文化教育能够打破传统教学模式,通过在教学当中融入交际的因素,为学生揭秘容易引起矛盾的文化因素,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当中,既掌握理论知识还能在了解文化背景的前提下,有着很强的交际能力。

跨文化教育面临的问题

英语跨文化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由于国家的政策改革,近年来高校的规模不断扩大,发展前景较好,收纳的学生增加,那么招聘的教师也随之增加。大家都明白物以稀为贵的道理,这就会放宽了对高校英语教师能力的限制,一些资质平庸的人可能就会入选,这样不仅不利于高校英语教学团队的建设,也不会对学生的英语跨文化教育起到实质性的促进作用。此外,还有一些学校投机取巧,聘用的教师缺少工作经验和教学能力,对英语跨文化教学的认识并不深入。或者是学校对教师的能力要求并不高,只要是个教师就在入选之列,即使是有幸建立了英语跨文化教学团队,也不会产生很好的作用和效果。

高校英语教师缺乏语言功底

目前,在高校进行授课的教师,他们的教学经验虽然很丰富,但是随着当下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他们固有的教学模式难以适应当下学生的学习。虽然学校对跨文化教育也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是要想让教师和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接受也是很难的。在当下的英语教育中,如果英语教师自身都缺乏扎实的语言功底,那么对学生的教育也无多大益处。此外在课堂上,教师对外国的文化涉及不多,这就不利于跨文化教育的学习。

适应新时代背景下的高校英语教育发展方式

(一)与互联网结合的教学方式在互联网背景下,学生自己搜索学习素材是不够的。一方面学生能力有限,不能找到更合适自己的学习资源;另一方面学生在查找资料时更容易被娱乐内容吸引。此时教师运用互联网进行学习材料的整合就显得十分必要,教师筛选出与教科书相互关联并且较为新颖的素材进行教学,这不仅符合了新时代英语教学与互联网结合的要求,同时更适合学生学习,能够提升学生综合型英语能力。教师不仅可以筛选出富有娱乐性的优质英语学习内容,并且可以与专业内容和当下热门话题相联系,更好地开阔学生视野。新时代背景下的高校英语教学不应只是课堂上的学习,高校也应建立更加个性化的外文资料库,提供丰富的外语文学、优秀影视作品等,除上述学习资源之外,也应该包括一定的学习指南,帮助学生提高自学能力。同时,与互联网结合也可以体现在教师与学生的线上互动,及时的教学反馈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学习上的便利,同时也能拉近师生距离,使教学变得有效而富有人情味。

(二)文化融合的必要性英语是历经文化变迁而最终形成的一门语言。由于任何一种语言背后都是文化的积淀,中文和英语的文化本质不同就造成了语言习惯的较大差异。此时高校英语教育不仅应该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掌握能力,更应该深入剖析语言背后的文化现象,这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更能使学生由生硬地记忆方法学习转变为文化渗透的理解式学习[6]。所以在高校的英语教学中融合英美文化是十分重要的,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于文化的认知,同時也能保证学生在应用时对语言的了解。通过将汉语思维转变,理解英美文化中对语言的运用情景的规范,更加保证了交流的有效性。每种语言特点都不尽相同,但造成这些不同的原因都是文化,只有跨文化进行理解学习,才能够更好地提升学习兴趣,同时也要注重实践,通过实践提升运用能力。

(三)完善学习体系,注重实际应用考核前文指出高校英语学习上的考核机制过于片面,只注重卷面成绩而不注重实际应用上的考核。高校可以运用互联网进行学习体系的完善。不仅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阅读能力和听力能力的反馈,也可以进行口语和写作的反馈。口语能力和写作能力作为英语应用能力审查的重要项目,恰恰也是高校考核中较为薄弱的环节,通过互联网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学生可以自行上传口语内容或写作文章,先通过平台进行内容正误的大体判断,再通过老师进行具体内容的分析,进而通过互联网及时反馈给学生。学生可以运用课下进行学习上传,教师在空闲时间同样可以进行批改,不需要面对面的交流,大大节省了时间。老师也可以通过平台进行周期性的考核,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平台算法得出学生每个阶段产生的学习问题以及知识盲区,通过这些反馈,教师进行教学计划的调整,能够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四)个性化自主学习大班课是高校广泛使用的一种教学方式,不同水平的学生对于每一节课的接受程度不同,产生的学习效果就不同,自然也会影响到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高校可以通过互联网建立反馈平台,根据学生水平特点进行学习成果的分析,找到学生每一阶段每一节课的知识盲区和学习问题,查缺补漏,找到学生不同程度的学习需求[7]。也可以通过建立学习小组,将不同程度的学生分成不同小组,组内同学利用课下时间进行充分讨论学习,自主调整学习模式和学习时间,不仅能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同时也保证了学生主动学习,自然会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小组间的自主交流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本文通过对当下高校英语教育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同时探究了新时代互联网新媒体背景下的教育新特征,再针对当下高校英语教学现状提出了几点新时代背景下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式。在新时代背景下,充分应用好互联网教学,以此为背景进行教学方式的转变,避免僵化的英语学习,通过灵活的自主学习,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应用能力,最终达到高校培养应用型综合型人才的要求。

结语

综上所述,在英语教学中,跨文化英语的教育意义重大。学好外國文化,能够提高高校学生的英语成绩,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素养。通过跨文化英语的学习,能够让学生学习的视野更加开阔,不再仅仅局限于一些单词、短语、句子和语法,让学生真正了解英语的内涵,进而助力高校跨文化英语课堂的水平提升,为学生学习跨文化英语教育提供更加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杜弘斌,杨帆.互联网时代下高校英语教育探析[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9,21(4):108-110.

[2]纪红,倪莉莉.多元化视域下高校英语教育教学的创新研究——评《高校英语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J].高教探索,2019(11):143-144.

[3]伍婷婷.新时代大学英语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评《高校英语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J].新闻爱好者,2019(11):105-106.

[4]纪红,倪莉莉.多元化视域下高校英语教育教学的创新研究——评《高校英语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J].高教探索,2019(11):143-144.

[5]王丽明,李蓓,高飞.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认知与文化教育[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19(3):75-78.

[6]张红.高校英语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J].数字通信世界,2019(8):280-281.

猜你喜欢
跨文化教育现状与对策英语教育
渗透跨文化教育提升学生英语素养研究
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中职英语教学中对交互式英语口语的巧妙应用
新疆农村成人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关于汽车客运站财务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英语跨文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当前影响中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主要原因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