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子轩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改变超现实主义摄影也在颠覆传统的艺术摄影观念。超现实主义摄影是一种重要的摄影方式,从“记录性”“再现性”到“创造艺术”,人的思想不仅仅是在意识的表面上,我们的想象力可以解读过去、思考未来。通过图像,将一个荒谬的梦想和一个象征变成具象的存在,超现实主义是现实世界与内部意象的结合,是视觉和精神经验的共鸣。
关键词:超现实主义;摄影艺术;艺术价值
一、超现实主义摄影概论
(一)超现实主义的起源
“超现实主义”这一名词的由来是,出自20世纪初法国立体派诗人纪尧姆·阿波利内尔之手,他于1917年写给苔尔美的信中说:“再三考虑后,我确实认为,最好还是采用我首先使用的超现实主义这个词,超现实主义这个词比由诸位哲学家先生们早已应用的,超自然主义,这个词用起来更方便。”
(二)超现实主义的艺术创作理念
超现实主义者的宗旨是离开现实,返回原始,否认理性的作用,强调人们的下意识或无意识活动。这种意识活动是自由的、无形式的,并包含着艺术生命的艺术创作。
(三)超现实主义摄影的背景
超现实主义摄影这一艺术流派是达达派没落时期出现的一种流派,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这个流派有更严格的艺术程序和理论。他们喜欢用现实的创造方法来表现现实世界,但是现代艺术家的使命是发掘一些人类新的“精神世界”。结果,人的潜意识活动、偶然的灵感、梦想等成了超现实主义摄影艺术家的有意识的对象。
超现实的摄影是一种形式主义的摄影方式,1930年已经发展起来。这些超现实主义摄影艺术家的使命是探索人类内心的精神世界。他们故意表现出人类潜意识的活动、意外的灵感、心理上的梦幻。可以使用剪刀、粘贴和暗房技术来叠加、拼凑、重组、夸张来改造他们作品的形象,并在现实与虚拟、具体与抽象之间创造一种超现实的“艺术环境”。
二、超现实主义摄影的艺术表现形式探讨
(一)装置艺术摄影
装置艺术摄影,顾名思义装置艺术与摄影的结合。科技的发展,使装置艺术的空间概念发生了改变,它不再是容纳物体的物理空间,装置的空间概念无限延伸,包含了观众的感官所能感知的虚拟空间。所以,许多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喜欢运用装置艺术摄影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将超现实主义艺术情感融入了装置艺术设计当中。这是社会变革后的新的表达方式,促进了摄影的超现实艺术的发展。随着全球化趋势不断地改变,装置艺术在艺术价值、情感基础、表达方式等方面,都呈现出了丰富多彩的发展趋势。
(二)蒙太奇拼贴
蒙太奇拼贴的摄影方式是装通过切割、组装和粘贴等方式,将图像元素聚集在一张底片上。在黑暗室拍摄和处理以形成新的完整图像,这种创作形式只是一种狭义的蒙太奇。作品的表现不限于材料和形式:在材料上,你可以运用多种艺术材料,比如:布、纤维、金属、塑料胶等等。在表达形式上,可以把二维空间、三维空间以及四维空间的艺术表达的形式融合在一起。蒙太奇式的摄影方式把毫无关系的视觉元素结合在一起,在抽象与具象之间实现了超现实主义的梦。
(三)软件制作
软件制作摄影是由前期制作和后期制作共同完成的艺术作品,先用相机拍摄,然后再后期运用PS等其他软件制作出来。
摄影师埃里克·約翰逊是一位来自瑞典的知名摄影大师。约翰逊的每一部作品都有巨大的计划。他从一个草图和一个简单的想法开始,然后从那里开始构建。先是规划阶段,这一步还包括解决问题、如何做出透视、反射、材料和光线等。计划完成后,Johansson拍摄并收集他需要的材料,当前两个步骤完成后,他将收集到的所有图像拼凑在一起,再运用软件合成。
三、超现实主义摄影的发展运用
超现实主义我们可以用梦幻般的场景来描述,在超现实摄影中那些艺术创作都可以用不同的艺术方式来呈现出来。超现实主义摄影在平面广告中表现的形态也可以是不同方式的。
(一)变形
在平面广告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形态的变形,这种变形就是通过拉伸、扭曲、挤压等多种艺术方式得到的艺术形变,这是通过破坏物体的常规形态的一种表现方式。这种变形手法在一定的程度上刺激着人们的视觉感官。
(二)拼贴与重组
运用重组和拼贴的艺术手法对拍摄作品进行新的艺术创作,这无疑会使得人们感觉这是十分的与众不同的艺术作品。这种超现实主义的画面,是把人们最为熟悉的物体进行后期制作出人们陌生的艺术画面。超现实主义本身就用一种神秘感,所以拍摄的艺术作品就会有十分神秘的荒诞的艺术感受,而这种艺术感觉又恰好是广告中所需要的,所以超现实主义在广告拍摄中占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我们常常说拼贴和重组是通往超现实主义的桥梁,也是超现实主义的左右臂膀。
(三)梦想、幻境
在广告设计的应用中,最重要的就是能否针对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如果做到消费者的心理需求的话,推广的艺术产品就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艺术效果。这种运用梦想、幻境的艺术摄影手法,恰巧就可以利用人的潜意识来展开诉求,这种摄影手法对超现实广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超现实主义广告往往能将广告文本处理得更接近消费者心理的真实状态,因而更容易引起共鸣,达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最佳心理效果。
参考文献:
[1]刘蕊.产品细节情感化设计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
[2]王传东,夏洪波.观念摄影[M].山东美术出版社,2009.
[3]顾铮.观念的街头[M].浙江摄影出版社,2010.
[4]王佳孩,程向明.超现实主义摄影在平面广告中的运用[J].采写编,2016(01):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