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哲远
摘要:战争是战争,建筑是建筑。我们辩证的看待一下长春这座城市。长春建城时其城市规划借鉴了19世纪巴黎的改造和英国学者霍华德的花园城市理论道路系统设计采取直角交叉与方格网相结合,设置环岛式广场。这样的建设给长春带来了现代的建筑文明,使得当地更加富强,使得这个原来不足20万人口的城镇迅速发展成为百万人口的城市。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建国后,吉林省的省会由吉林迁至长春。而那个时代遗留下来的建筑他不仅具有很高的科技价值,同时兼顾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关键词:伪满洲国建筑;八大部;科技价值;艺术价值;史料价值
中图分类号:TU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054-01
长春的城建是从一条铁路开始的。我们看今天的东三省铁路布置可以发现,主干铁路是呈丁字型排列,黑龙江省由东到西(满洲里到绥芬河),以哈尔滨为中间点到大连(旅顺),呈由北到南的形式。中东铁路的建立是的沿路一些城市真正意义上的发展起来,而长春就是属于这一类城市的代表。1906年日俄战争战败,中东铁路所属权归于日本,长春这座城市开始出现日本人的踪迹,尤其是1906年日本成立南满洲铁道株式会,日本人巧取豪夺取划分了大块的“南满铁路附属地”,长春也入列其中。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人正是接管东北,1932年3月9日,伪满洲国成立,日本人开始大肆建造长春,而长春也从一个作为中转站的小城市一跃成为“一国之都”,日本人也将大量的现代科技带到了这个北方小城,其中建筑技术的引入使得中国在今后现当代建筑的发展上取的了便利条件。
一、科技价值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传统的建筑材料是以砖木结构为主。以紫禁城为例,紫禁城所采用的木材是金丝楠木,是中国特有的珍惜木材,所用的金砖更是精心烧制。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根据文献记载,紫禁城所准备的建筑材料耗时11年之久,建造时长达14年。虽说数据有些夸张,但是足以见得中国国代建筑的特点:1.用料繁琐,过度的砍伐木材造成资源浪费。2.建筑时间之长,耗费巨大的人力资源。虽说这是皇居,但是作为普通的豪门大宅,单从重檐,石基和琉璃瓦的制作来看,是费时费料的。
通过观察,中国现代建筑风格大多数融合了舶来文化,从外滩、厦门到天津、青岛,其建筑风格少了檐牙高啄,多了高耸入云,尖头圆顶。像哈尔滨的中央大街,其建筑风格大多采用折衷主义建筑风格,既有古希腊罗马过廊和圆柱,也有巴洛克风格的精心装饰,这种建筑风格大多是拿来主义,看着也不过是以为的模仿,没有本土城市的特点,而且由于装饰的复杂,建造起来也不是十分的方便。
而伪满洲国的建筑,由于当时收到日本建筑师前川国男受到大型朴野式建筑的冲击,对于建筑材料和建筑风格上多进行了削减。
(一)建筑材料的削减。
中国传统的土木建筑,对于木头和石头的开采过于依赖,其实对资源也是一种破坏。而欧洲传统的巴洛克式建筑以及洛可可建筑,其对于繁复装饰的依赖,以至于建造周期的延长,也是一种人力资源的浪费。
而伪满洲国建筑,大多数采用钢筋混凝土这种建筑材料,将主体框架所需要大量的木材转变成为混凝土和钢筋,这样对于土木资源的节约是有利的。
(二)建筑装饰的简约。
中国传统的檐瓦都会有精心雕刻的图案,如恭王府的蝙蝠和“万”字金符。再加上斗拱和和横梁上的彩绘,其装饰的繁复不亚于洛可可式建筑。但是从伪满洲国建筑来看,其对于建筑物的雕刻和装饰一再删减,大朴野式建筑风格,虽粗狂但不简陋,在装饰简约的同时不乏精致,既对建筑材料和人力资源进行节约,也将这种实用的建筑技术在东北普及。
二、史料价值
其次,这些建筑是历史产物,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从这些建筑中,我们可以发掘出当时日本人的建筑水平和及其政治侵略思路。后者更为重要。试想一下,如今的伪满皇宫只不过是一个“吉黑榷运官署”,真正的皇宫则是当今东西民主大街中间的“皇家用地”,如今地质宫的位置就是初步确定的皇宫位置。而从皇宫正对的这条街道就是新民大街,两侧的建筑从近到远分别是伪满洲国军事部(西侧)、伪满洲国国务院(东侧)、伪满洲国司法部(东侧)、伪满洲国交通部(西侧)。由此我们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皇帝”从皇宫出来,最近的就是行政机构和军事机构。我们可以看出,城市的规划者是多么的穷兵黩武。这些建筑的史料价值不容忽视。
三、艺术价值
抛开政治因素,建筑本身的美是应当被人欣赏的。这些建筑有很多算是“名噪一时”的建筑作品。例如关东军司令部官邸采用花园城堡建筑样式,外墙采用当时流行的有竖向条纹质感粗糙的棕黄色面砖和地产石材,利用色差和光影变化使建筑看起来丰富精致,局部装饰采用日本风格,黑色的铁皮尖顶则带有浓厚的异国情调。再如伪满皇宫中有很多门或者墙壁上的雕刻采用了“十六瓣八重表菊纹”。这是日本的皇室标志,一般只能出现在日本的皇宫或者鸟居之中,而日本这种家纹的文化艺术也潜移默化的影响了中国,所以如今的伪满皇宫有很多细节的装饰都是用“高粱花纹”和“兰花纹”。这在个符号艺术方面也是很有研究价值的。
因此,如何辩证的看待这段历史以及历史遗留产物也是我们应该思考和讨论的。既然当时的建筑采用了当时的高工艺和高科技水平,那么建国后的建筑是否也是那个时间段上的“佼佼者”呢?在实用性上是否有新的突破呢?当时的建筑有着特定的历史意义和政治意义,建筑的先后顺序极其讲究。那如今,这些建国后期的建筑是否也有很深刻的寓意在里面呢?而这些建国后建筑又有那些艺术价值呢?
最后,我们从发展观的角度分析一下:新事物的诞生是否对应的就是旧事物的灭亡呢?这些建筑没有被彻底拆除,这不正是一种“包容”吗?这是来自文化、历史和艺术的包容。
在1966-1976年之间,用“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来形容可能有点夸大,但是中国的很多遗传下来的传统文化和古迹确实经历了一场浩劫。在日本京都和法国巴黎老城区有着严格的保护措施,所以很多古迹保存非常完好。就连二战后的德国,历史古迹复原的速度极其之快、质量极其之高。因此,这些历史上战争遗留建筑我们应该存留并保护起来,这体现的不仅是民族的耻辱、仇恨,更是对世界多民族文化的包容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