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智库专业性建设的挑战与应对

2020-09-10 07:22丁虞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15期
关键词:应对

摘要:新时期,媒体智库建设已成热潮。媒体具有天然的智库基因,长期以来也扮演了不少“智库式”角色,但如今要发起建设“专业智库”,如何培育“专业性”,成为最大挑战。本文从机构定位、关注领域、人员构成、与政府关系等方面分析媒体建设智库面临的挑战,并结合国内各家媒体智库建设中的真实案例,探讨应对与解决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媒体智库;专业性建设;应对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15-0172-02

一、媒体具有天然的智库基因

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至此,我国新型智库的发展进入高潮期,从中央到地方的主流媒体以及行业媒体积极响应,独立发起或与其他机构合作,推动以媒体为主要发起者的智库机构的建设。

媒体设立智库的传统由来已久,但在过去,此类智库大多服务于媒体本身,设立的目的是推动新闻事业发展。近年来,媒体设立的智库,则主要是为了参与到社会治理之中,为政府、行业协会等提供决策咨询服务[1]。本文针对后一种媒体智库的专业性建设进行讨论。

媒体可以说天然就具有智库基因。传统媒体运用新闻报道广泛收集民意民情,为政府提供真实而凝练的信息;通过理论文章、评论分析等,在重大问题、焦点事件上条分缕析,在方向上探路,为其聚合专业观点提供参考思路。同时,媒体作为“发声器”的平台优势,早就肩负着面向社会传播专业思想的职能。通过媒体平台,各类智库的研究成果更能为政府与社会知晓,产生足够的影响力,助推决策的科学化,培育社会共识。

主流媒体有一大批一直在特定领域深耕的记者和编辑,他们对该领域的发展变化有持续的了解与观察,与该领域有关的政府部门、学术机构、社会团体等形成了长期良好的沟通与配合,具备在该领域发现热点、梳理问题、设置议题等能力。這些资深记者与编辑只要稍加培训,便能成为媒体进行智库建设中强有力的研究团队支撑。

但这些都只能说是媒体发挥着“智库式”功能,而不能认为是媒体已经具有智库功能。从发挥“智库式”功能到发起成立专业智库,专业性如何建设、智库形象如何树立是一个大跨越的挑战,也是媒体智库想要长期存在必须解决的根本问题。

二、媒体智库的专业性建设挑战

(一)从“广泛关注”到“选点聚焦”

除了行业性媒体、领域性媒体以外,以党媒为代表的综合性媒体的关注点可以说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关心”。作为新闻报道来说这是可行的,也是应该的。但从来没有关注领域无所不包的智库,因此传统媒体,尤其是地方媒体,在建设媒体智库的过程中必须根据自身的强项领域、地方发展重点、可整合的外部资源等,选取少数几个领域方向,搭建平台整合智力资源,方能打造出“专业、专注、专家”的新型智库。

(二)议题设置从“新闻取向”转变为“研究取向”

新闻报道往往也会以问题为导向来设置议题。但新闻的功能,主要以广泛的发现问题以及因此造成的后果,而非对问题的形成与发展等进行解剖式的研究,借助经验研究、实证研究等社会科学方法,分析其成因,研判其症结所在,提供系统的解决思路。而这恰恰是智库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基于“研究取向”来设置议题的能力,是媒体人员所不具备的,必须借助学术机构等专业人员的“外脑”力量。能否识别出重要问题、真问题,真问题又从怎样的角度切入,考验着媒体智库的基本能力[2]。

(三)“内脑”与“外脑”的分工协作

在智库运行中,理顺资深记者与外联专家的分工至关重要。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专业能力,在媒体智库这一新型智力平台上的对接与配合。

一般而言,作为同政府与社会联系更加紧密的一方,记者对于政策的发展、延续、变化,对于社会的需求、民众的意愿等,有着更加敏锐的嗅觉、更准确的把握,这有利于媒体智库研究议题的设置。此后,如何将议题转化为问题,研究的设计、进行、质量把控等就需要专家学者的全程参与,甚至是牵头领导。只有这样的合作方式才能充分发挥资深记者这一“内脑”和外联专家这些“外脑”各自的专业优势,并理顺相互间的合作关系。

(四)从新闻宣传到智库服务,媒体与政府关系的重建

媒体建设智库,对内要有心态、组织架构、人员配置的转变;对外,也要推动树立媒体的智库形象。

智库最主要的服务对象就是政府。因此,在重塑社会形象的过程中,媒体与政府的关系应有一定程度的重建。过往,媒体主要通过政府机构的宣传处室联系其他部门进行采访。建设媒体智库,意味着媒体智库人员要与对口单位的各个业务处室建立新闻宣传以外的深层次合作关系,了解业务处室的工作进展、其所管领域存在的问题,才能从中发现适合智库研究的选题。这样的选题本身也能满足政府业务处室的工作需求。

(五)智库开办费用与研究经费的筹集

任何的转型发展都是有费用成本的。这几年出现的媒体智库中有的只是内部挂牌,并不存在开办费用的问题,也不存在单独的人员成本问题。

另一些媒体则选择了将智库建设做实的方式。这就涉及开办费用,以及报社既有人力成本以外新增薪资负担等问题。目前来说,这个问题的解决无外乎两条路:报社财力雄厚的,自投启动资金开办;报社牵头倡议,有意向参与的社会机构出资赞助,双方共同发起、联合成立。

对于单独注册设立的媒体智库,不能依赖报社或合作机构不断注入资金,需研发智库服务产品,从政府等服务对象获得订单委托,形成研究经费、运行费用的持续收入。有些实体型的媒体智库正是没能解决资金可持续问题,在耗尽开办经费,一番热闹之后,销声匿迹,黯然离场。

三、媒体智库的专业性建设

(一)选方向,舆情监控是热门

媒体历来有收集民声、传达民情的舆情采集功能。在推动媒体智库建设中,无论是中央媒体如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新华社下的经济研究中心,还是地方媒体如新华传媒智库、南方舆情数据研究院等,诸多媒体尤其是党媒,纷纷选择以面向更广的舆情监控、舆情通报为媒体智库发展方向。

从全国范围看,近年涌现的媒体智库,已经广泛参与到国家重大战略、社会治理的各个方向,如重报大数据研究院以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西部科技创新等为面向,长江智库以长江经济带建设为关注,广州日报数据与数字化研究院不断发布高校排名、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等指数报告。

从以上可看出,媒体智库选择定位的标准主要是两条:既有资源优势,如舆情监控;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事项。

(二)记者的研究转型与引入大数据手段

纵观国内媒体智库,大多处于发展初期,日常运营都是依靠派出的记者团队。智库领军人才研究能力强弱将决定研究议题的专业性、前瞻性、可操作性[3]。但记者的这种研究转型难度极大、成功率低。

很多媒体智库在发起之初便充分认识到此困境,选择利用新技术作为专业建设的突破口,于是近年成立的媒体智库带有“大数据、数据、数字、智慧”等字样的越来越多。

大数据手段的引入并不如听上去那么轻松,同样是跨领域、跨专业的大挑战。尤其是技术团队的建设、数据资源的获取、媒体人对新技术的理解这三大问题,需要大量经费的投入、媒体社会资源的广泛调动、多领域团队的长时间磨合。

只要能解决上述三大问题,那么,引用多家大數据媒体智库负责人一致认可的观点——大数据是媒体智库在专业性建设上实现对传统智库弯道超车的最重要工具。

(三)专业形象与社会影响的营造

媒体智库成立时间大多极短。在建立业界名声之前,首要任务是让政府、行业等各类机构和组织“闻名”。“闻名”之后,智库才有机会获得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的服务委托,解决生存发展所需的持续收入问题。

目前常见的做法是,媒体智库生产数据分析报告,通过媒体的全媒体传播矩阵,持续亮相、向社会发声。如重报大数据研究院自2017年底起,每逢重大节假日即发布旅游大数据报告。在2018年首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前,既获得了重庆地方高层官员与文旅部门的认可和好评,也引起了参加智博会的旅游行业大小企业的关注,部分企业主动联系寻求合作。

数据研究报告的对外发布,既能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也能够让社会了解媒体智库的专业领域与专业能力。但这需要媒体在版面、新媒体等平台资源上提供强力支撑,也需要从文字到视觉的采编团队的通力配合。

组织专家下市县、进园区座谈、调研,“把脉问诊”,也是“名利双收”的重要方式。新华传媒智库利用记者团队与省内市县的长期联系,发现其智库服务需求,策划专题,与市县签订服务合同,再组织专家团队走访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并在新华日报上开设智库专版,从问题到解决,在具有理论高度的层面进行专题研讨。如此,综合运用多种服务方式,既帮助市县破解疑难问题,为智库获得持续性收入,更重要的是极大地提升了新华传媒智库的社会影响力,形成了可在其他市县推广复制的智库服务模式。

四、结语

媒体智库想要长期存在、被社会所认可、有竞争力,其专业能力建设至关重要。媒体在发起成立智库时,应高度重视专业性建设问题,并作出系统、持续的建设规划。媒体智库专业性的提升,有助于媒体本身在“新闻、宣传”之外树立起“智库”的新形象。新形象将打开新天地,这能助推媒体内容生产、经营业务的“提档、升级、扩容”,能够成为媒体转型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参考文献:

[1] 蔡雯,蔡秋芃.媒体办智库:转型期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发展——对2008—2018年媒体智库及相关研究的分析[J].新闻学研究,2019(11):127-141.

[2] 甘恬.媒体智库的内容生产模式与发展趋势[J].中国记者,2019(4):102-105.

[3] 陈娟娟.基于学术社群:智媒融合时代媒体型智库的构建与发展[J].艺术百家,2018(4):66-70.

作者简介:丁虞(1985—),男,重庆江津人,研究生,硕士,编辑,研究方向:媒体智库发展与数据新闻制作。

猜你喜欢
应对
浅谈以审判为中心诉讼模式下侦查监督工作的应对
营改增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应对策略分析
浅谈教师如何应对校园霸凌
石油企业建设学习型党支部的实践与思考应用
路桥企业实施“营改增”应对研究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问题及应对
幼儿园意外事故的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