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视角下的微纪录片叙事策略

2020-09-10 07:22谭馨语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15期
关键词:叙事

摘要:由央视制作推出的微纪录片《故宫100》自2012年播出以来一直广受好评,其叙事主题和叙事策略都体现着微时代纪录片的新转向——微纪录片。《故宫100》从微视角出发,借鉴短视频的拍摄方式,分析各种叙事手段和镜头语言的使用,探讨关于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叙事主题。

关键词:微纪录片;《故宫100》;叙事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15-0105-03

一、引言

微纪录片诞生在微时代的逻辑中,即微传播语境下的碎片化时代,与传统纪录片相比,具有截然不同的传播介质、传播内容和传播行为。从传播内容来看,微纪录片最大的特点就是视角的微观化。受时长的限制,微纪录片的创作通常会面临两对矛盾,即叙事时间的有限性与故事时间的冗长性之间的矛盾,叙事时间的有限性与叙事对象的复杂性之间的矛盾。微纪录片通常需要在5~10分钟的时间内叙述一个宏大或极具深度的主题,通过碎片化的叙事方式和特殊的传播手段将内容传达给受众。这就要求微纪录片在叙事内容上有所选择,用凝练的内容实现微纪录片叙事的微观化。微观可从两方面理解,一是用微视角展现大主题的事件,二是用平民化视角展现寻常的人和事[1]。

央视推出的微纪录片《故宫100》就在这样的微视角逻辑下构建了叙事策略。以历史为题材的《故宫100》的历史时间即故事时间冗长,历史事件、历史社会背景等叙述对象又十分复杂,在叙事时间的限制下,必须以微视角进行叙事,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历史、现实和未来之间关系的探讨,这一主题需要从文化意象中表达;二是用平民化视角介绍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物质遗产,从而拉近与受众之间的心理距离,站在权威高度发挥认知功能的传播效果。

二、叙事主题:加入现实与未来的历史探讨

在叙事主题的选择上,《故宫100》将现实与未来加入历史探讨,进行微视角叙事。历史本身的学术性和严肃性,使受众对叙事主体有严肃和陌生的印象,而“怀揣敬畏的严肃和对陌生的排斥,必然导致传播障碍。”[2]之前同类题材的纪录长片《故宫》着眼于对历史的反思,而《故宫100》则将叙事主题定位为对历史、现实与未来的探讨,通过与受众建立时空接近性与心理接近性,减轻甚至消除历史的严肃感和陌生感,并相应地选取古今的微观反映者和叙述者呈现主题。

(一)反映者的选取:小切口的叙事对象

反映者,也就是叙事的对象,是叙事文本故事中需要呈现的对象。在微纪录片中,反映者通常包括人物和事物两个方面。《故宫100》的反映者即为100个文化意象,以及100个文化意象背后的历史人物和现代人物。在微视角的主题下,《故宫100》选取的叙事对象都呈现出了小切口的特征,抛弃对历史时代背景和宏观历史事件的反映,聚焦某一人物、物质遗产或微观历史事件。如《帝师之间》聚焦光绪帝与帝师翁同龢,《芸芸众神》聚焦城隍庙这个建筑。

叙事对象的选取在小切口中,呈现出古与今两个维度。首先是古代时空的反映者,其占据主导地位,包括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与物质遗产,剧组着重选取受众熟悉的文化意象,以便受众理解。如《红楼一梦》选取长春宫的红楼梦壁画作为反映者,体现清王朝命运和大观园命运的交叠,从而传达出历史反思的叙事主题。此外,也会选取生活气息浓厚的文化意象,以实现平民化的叙事,如《紫禁寒暑》中的冰窖与冰箱与《门钉纪事》中的门钉。

其次是现代时空的反映者,作为纪录片中现实与未来两个主题元素的重要构成部分。纪录片第一集即呈现普通人的餐桌、相框陈设,以对现代普通家庭的反映作为叙事的起始点。在之后的叙事中,一直将紫禁城这个叙事环境中的游客作为叙事对象,以镜子和照片的意象建立叙事对象与叙事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传达出纪录片“以史为鉴,可审现实,可观未来”的主题。

最后是古代反映者和现代反映者的交融,即在同一叙事单元中同时叙述两个维度的反映者,这种形式主要体现在文物修复的剧集中。如《为君之道》同时叙述了作为古代反映者的“极建绥猷”匾额的历史及其文化内涵,也叙述了作为现代反映者的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苑洪琪的修复工作。

(二)叙述者的选取:三个时空的叙述者

叙述者,也就是叙事文本故事的讲述者,既可以内在于故事人物世界,也可以外在于故事人物世界。与历史、现实和未来三个主题元素相对应,《故宫100》构建了三个时空的叙述者。

首先是历史维度的叙述者,其通常为历史人物,偶尔是拟人化的物质遗产。如在《皇家殿试》中,叙述者除了外视角的解说词外,还由故事的亲历者商衍鎏进行内视角自述,完成了对“最后一任探花的殿试经历”这一故事文本及故事中反映者的叙述。而《威武铜狮》则将叙述者的身份赋予铜狮,以太和殿铜狮的第一人称进行内聚焦,让铜狮叙述自己的历史,并将其他铜狮作为反映者进行叙述。

在现实维度上,叙述者通常外在于故事人物世界,作為叙事中的统一性人物,实现序列的串联。如第一集《天地之间》中作为叙述者的小女孩,拿着镜子在故宫的各个角落奔跑,从而实现了对物质遗产(故宫的建筑)、现代时空反映者(游客)的叙述。有时也会出现现实维度的叙述者和历史维度的叙述者重叠的现象,如《再见紫禁城》中,溥仪作为历史维度的叙述者出现,最后又通过片场这一场景的构建证明叙述者其实是一位现代演员。这样的手法也体现出了历史和现实相互交错、相互关联的叙事主题。

受时空的限制,未来缺乏叙述者,而《故宫100》却巧妙地引入了三个孩子作为叙述者,将孩子作为象征未来和希望的意象,将叙事者引入未来维度。三个孩子一开始拿着历史照片在故宫各处穿梭,此时他们仍作为现实维度的叙述者。最后孩子们拿着历史照片戏耍,将照片抛向空中打闹,他们才转变为了未来维度的叙述者,他们叙述的是,未来不必拘泥于已经定格的历史。

三、叙事的真实感构建:超越时空的现场感

微时代强调受众的参与文化,这种参与文化强调实现一些充满对话性与临场感途径的传播。然而,受时空因素的限制,历史类题材要再现现场,必须使用情景再现、动画等主观介入因素的叙事手段。虽然真实性是纪录片的第一原则,但纪录片追求的是艺术的真实,也就是说虽然其中融入了主观介入的因素,但它呈现给受众的仍旧是一个真实的世界,是一种客观真实与主观真实的统一。在这样的语境中,微纪录片借鉴短视频的创作方式,以故事化叙事、运动镜头、情景再现以及动画的运用,实现了现场感的重塑。

(一)故事化叙事:聚焦人物,辅以情景再现

现场感通常寓于叙事中,而“叙事文本是叙述者按照一定叙述方式结构起来传达给读者的一系列的事件”,[3]也就是说现场感要依托故事,用故事化的叙事方式实现。在微视角中,微纪录片通常着眼于微事件,具象于构成故事的人物。《故宫100》抛开宏观和学术性的历史背景解说,将历史构建在故事之中,将故事聚焦在人物之上,实现了故事化叙事。

在聚焦人物的故事化叙事中,《故宫100》构建了人物叙事情境,即叙述者以第一人称内在于故事人物世界进行叙事,并佐以大量主观镜头,从而给受众带来身临其境之感。如《再见紫禁城》将溥仪作为叙述者,用第一人称叙述他逃跑失败的过程,连续运用三个主观镜头,展现溥仪在宫中甬道的奔跑。旋转、晃动的运动镜头给受众营造了自己就是溥仪的假象,从而实现了现场感的再现。

只有叙述的解说词会使叙事缺乏视觉化的呈现,缺乏反映者的叙事也是不完整的,因此需要情景再现的介入。适当用情景再现替代那些曾经发生但在现实中又不可能拍到的关键性场景,可以通过画面强化受众对真实性的感受。如《帝师之间》大量运用情景再现的手法,翁同龢、光绪和慈禧都由演员进行扮演,剧组拍摄了慈禧透过窗纸看光绪读书这一场景,将慈禧对光绪的控制和监视展露无遗,大大增强了受众的现场感和真实感。

情景再现作为现场感的再现手段,其使用也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情景再现”应当是对叙述情节起支点作用而不可或缺的关键性场景的替代性画面,且“量”应该控制在最小,表现方式应侧重写意而不是写实[4]。《故宫100》对此的把握就非常得当,如《帝师之间》的情景再现通过窗纸拍摄,营造出朦胧感,减轻了写实的意味。

(二)运动镜头:借鉴短视频的创作手法

在新闻短视频的创作中,受事件突发性和拍摄者专业技能的影响,镜头通常会呈现出运动或晃动的状态,在竖屏播放的情境中给受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现场感。不仅是新闻类短视频,其他各类短视频都呈现出了这样的特点。移动视频的关键并不在于时长,而在于动态化的视觉传播方式,这样的画面能够在一开始牢牢吸引受众。同时,运动的镜头也补足了竖屏播放情境下拍摄不到的画面内容,增加了画面的信息量[5]。这样的短视频创作手法,为微纪录片的拍摄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故宫100》中大量使用运动镜头,以实现现场感的重塑和动态化的视觉传播方式。本文中探讨的运动镜头,是狭义概念上的,仅指摄像机在运动过程中拍摄的镜头。

运动镜头的使用,是使静物“活起来”的有效手段,它能使画面活泼生动。《故宫100》中的反映对象多是古建筑、古文物等物质遗产,如果以固定镜头拍摄,容易因静止画面产生沉闷感。通过运动镜头的使用和不同景别之间的切换,《故宫100》实现了动态化的视觉呈现。如《为君之道》中对于“极建绥猷”匾额的呈现,先使用向左平移的镜头拍摄近景,逐个展现上面的字迹,再剪辑全景镜头呈现匾额的全貌。

《故宫100》中的运动镜头也用于表现蒙太奇的创作,在体现视觉动态化的同时发挥写意功能。如《帝师之间》,在解说到慈禧对光绪的压制时,剧组使用了一个旋转镜头,仰拍甬道和天空,再进行倒置,从而体现出光绪和慈禧之间的权力倒置。此外,片中还大量使用带有探索意味的跟拍镜头,以“摄像机的第三只眼”作为“受众的眼”,带领受众“参观”故宫,从而实现现场感的重塑。如《皇帝卧室》中解说皇帝从东暖阁到前殿时,就使用了一个跟拍镜头,让受众在摄像机的引领下从东暖阁“走到”前殿,实现对皇帝行走路径的还原。

(三)动画元素的运用:可视化操作的叙事和写意

动画同影像、声音一样,都是短视频中常见的内容样式,它们在微传播空间中汇聚,从而建构起丰富的故事文本。引入动画元素是纪录片的常见手段。在微传播时代,微纪录片对动画的运用也更加普遍。《故宫100》中使用了大量动画元素进行可视化操作,以此实现信息的叙述功能、画面效果的生动化以及叙事主题的呈现。

动画元素作为一种可视化的操作,在有声纪录片中可以实现两个功能。一是信息可视化,作为辅助受众理解的手段;二是其特有的动感及表达方式,往往能够增强纪录片的趣味感、生动性、可信度,实现理想的传播效果[6]。《故宫100》中也运用动画实现现场感重塑。在信息可视化方面,《芸芸众神》在阐释“城”“隍”二字的释义时,将城墙和护城河抽象出来作为动画画面的主体,再将“城”和“隍”两个字置于它们分别代表的具象含义之上,从而将抽象的文字含义进行可视化操作,方便受众理解。在增强画面的趣味感和生动性方面,《紫禁寒暑》中使用动画再现采冰的情景,简笔画抽象出的采冰车从故宫的简笔平面图中穿梭而过,运动的简笔采冰车为画面增添了趣味性和可看性。

此外,动画在可视化操作中,也作为一种意象实现了对叙事主题的诠释。《红楼一梦》中,结尾将《红楼梦》插画中的人物、清代宫妃,都使用动画的手段还原在壁画前,将现实历史人物与虚拟小说人物置于同一叙事环境中,在虚实之中实现了历史命运和小说虚构命运的重合,体现了历史维度上对于历史的反思。之后,又将动画人物从壁画中淡去,回归现实维度。

四、叙事的传播效果:传播心理距离中的情感和认知功能

纪录片创作的目的,是表达对生活意义的价值判断,追求和诠释事件本质的真实,并实现与受众的情感交流。也就是说,纪录片要在情感功能上与受众接近,吸引受众参与,并借助认知功能上的权威性,引导受众站在更高的层面思考[7]。这就对应了传播过程中与受众心理距离的“拉近”与“拉远”。在微视角叙事语境下的微纪录片叙事中,与受众心理距离的“拉近”意味着平民化视角与宏观事件的微观化,而与受众心理的“拉远”意味着宏大主题及深远意义。《故宫100》正是通过与受众传播心理距离的拉近拉远,发挥情感功能與认知功能。

就情感功能的傳播心理距离接近性而言,《故宫100》构建了时空上的接近性及心理上的接近性。首先通过古今桥梁的搭建实现时空接近性,这也是贯穿整个微纪录片的手段,之前叙事策略的叙述中已经基本涵盖,这里再列举一些特殊的例子。如《再见紫禁城》中,结尾解说“再见紫禁城”时使用了作为内聚焦叙述者溥仪的男声,以及作为外聚焦叙述者解说的女声,以相同的话语实现古今的交叠。心理上的接近性则包括了平民化视角叙事的亲近感,以及具有普世意义价值观的共同情感。如《芸芸众神》选取了全国各地民间都会祭拜的城隍作为叙事对象,并以此诠释中国文化中的普世价值观。同时,《故宫100》也利用受众的猎奇心理,使用“探秘”的手段寻求与受众之间的心理接近,这与短视频在题材选择上的倾向是一致的。纪录片中呈现了大量普通受众无法在故宫中参观的场景,打破了博物馆中受众与文物之间的玻璃,将受众与反映者之间的距离无限缩短。纪录片在选择反映者时,也迎合受众的猎奇心理,将皇帝的私生活,如妃嫔的甄选、皇帝的卧室等作为叙述对象。

就认知功能的传播心理距离权威性而言,《故宫100》采取了诗化、朦胧化的美学方式,以抽象的方式提炼平民化叙事和普世价值观中的价值判断。如《红楼一梦》的结尾,就以一首类似《红楼梦》中判词的七言绝句作为对主题的思考。作为全片结尾的《故宫三字经》也是对前篇内容的总结以及对主题的升华。

五、结语

微纪录片《故宫100》作为微时代的产物,根据微时代的碎片化特征,采取了微视角下的叙事策略,以微观视角和平民化视角,构建古今桥梁,重塑现场感,探讨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历史主题,结合影像造型进行叙事和美学意味的呈现,以此调节与受众之间传播心理距离的远近,实现了情感功能和认知功能的传播效果。《故宫100》作为微纪录片中的优秀代表作品,以艺术性和真实性的统一,展现了微纪录片不同于传统纪录长片的新变化,体现了微纪录片在微传播时代中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然.微纪录片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4.

[2] 陈彧.碎片化与重构:微传播语境中的中国传统文化[J].当代传播,2017(04):65-68.

[3] 罗钢.叙事学导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

[4] 赵伯平.对纪录片真实性与主观表现的思考[J].电视研究,2008(10):67-69.

[5] 常江,王晓培.短视频新闻生产:西方模式与本土经验[J].中国出版,2017(16):3-8.

[6] 倪祥保,陆小玲.动画元素运用于纪录片创作初探[J].中国电视,2018(06):94-97.

[7] 张景云,高贵武.心理距离的传播学溯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03):47-51.

作者简介:谭馨语(1999—),女,云南昆明人,本科,从事新媒体研究。

猜你喜欢
叙事
浅谈《红楼梦》叙事风格的特色
电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中的隐喻美学分析
主旋律影片《开罗宣言》叙事分析
满族说部中的英雄叙事模式
《叫我第一名》的叙事风格探析
《建党伟业》的爱国情怀叙事与当代启示
平凡人悲凉的温情与温柔的绝望
论晚清史词的“词史”特质
东方奇幻与眼球审美:对中国魔幻电影的解读
《猩球崛起2:黎明之战》中的隐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