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丽++殷乐希?
摘 要:电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由加拿大作家扬·马特尔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该片获奖无数,导演李安凭借此片获得第85届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导演,本文将以此电影为研究对象,对其隐喻美学进行分析。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从命名中的隐喻美学﹑图像中的隐喻美学﹑影像叙事中的隐喻美学三个方面进行解析。另外,本文也试图据米歇尔的四分法理论分析受众的参与式解读,全面分析影像作品在生产者制作出后,在传播过程中,受众的解读对传播效果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隐喻;美学;叙事;参与式解读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11-0100-02
隐喻理论,最开始出现于修辞学。亚里士多德认为,哪里有说服,哪里就有修辞,亚里士多德这样定义隐喻:隐喻意味着将属于另一事物的名称用来指称某一事物。是一种浓缩的比喻,包括从物类到物种、从物种到物类、从甲物到乙物、类比四种转喻方式。
“隐喻是跨概念领域的对应,是在主体认知和推理作用下,把一个领域的概念影射到另一个领域,即把从始源域投射到目标域,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是新的意义产生的根源之一。[1]”
亚里士多德时期仅仅把隐喻当做粉饰言辞达、渲染情绪到说服目的争得辩论上风的手段,而现代隐喻理论中,隐喻已经不单单是文法的修饰,而是发展为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模式和认知方式。可以帮助人们理解抽象的概念和抽象的推理,是一种有效的劝说、影响技术。
弗·杰姆逊指出:“在传统的观念中,任何一个故事总是和某种思想内容相联系的,所谓隐喻性就是说表面的故事总是含有另外一个隐秘的意义,因此故事并不是它表面上所呈现的那样,其真正的意义是需要解释的”[1],隐喻的意思是从表面的故事到实质的故事。
隐喻在电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从角色的命名上,少年Pi﹑老虎﹑女孩等名字都是有丰富内涵的符号;第二是在电影的角色安排上,用图像的隐喻,使符号具有相关性和类比性,在讲述的开始和结尾都有符号信息呼应;第三是在影片叙事中,隐喻美学也丰富了电影的内涵。
一、Pi和理查德·帕克等文字符号中的隐喻美学
少年Pi是“派西尼·莫利托·帕特尔”的简称,电影中少年Pi的故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印度生活的童年,第二个阶段是太平洋上生活,第三个阶段是漂流结束后的生活。而在第一阶段的故事中,少年Pi的名字的故事占了近一半的篇幅,电影中的故事是因为与“小便”谐音,所以被同学取笑,Pi为了改变囧境,开学自我介绍时将名字写成数学符号中的π,π是数学中的一个常数,无穷尽又无规律,计算着圆的面积,在此隐喻人性欲望的无穷尽,从而为接下来对于Pi的多种信仰,在一生中尤其是在海难后遭遇的种种坎坷及心理斗争都埋下伏笔。电影开始时,Pi被哥哥捉弄去偷饮圣水,“You must be thirsty”神父如圣人般突然出场,说的这句话也与π有相同的隐喻,即无穷的渴望与欲望。
理查德·帕克是老虎的名字,而理查德·帕克原本是诡异的与海难有不解之缘的一个名字,第一次出现在1838年爱伦·坡的小说《阿瑟·戈登·皮姆的故事》中,在遭遇海难后因抽中最短的签而被同伴吃掉。在小说出版几年后,相同的事情发生,1884年,Mignonette号沉没,4名船员被困在南大西洋,除了3名船员,还有一个名叫理查德·帕克的17岁男仆。在茫茫的海上漂流中,3名成年船员杀死了孤儿理查德·帕克,分食了他的肉,因此得以生还。因此在电影中,牺牲者成为老虎的名字是有寓意的,老虎是兽类之王,强大凶残,而在遭遇海难后,同样也跟人类一样,面临生存危机,另外,老虎理查德·帕克还有另一重隐喻,即人类在面临危机时,显露出的本能,如猛虎可食人。电影中,Pi说,与理查德·帕克一起,才让他生存下来,老虎其实就是求生的本能,用弗洛伊德的理论分析,即Pi隐喻了自我,老虎隐喻了本我。
在与作家的交谈中,Pi曾提到老虎以前有个名字是Thirsty,后来才改成了理查德·帕克,这与Pi的名字改为π存在相似的隐喻。身份的转换与隐喻的使用,辅助影片探讨的人性等深刻主题。
二、斑马﹑莲花等图像符号的隐喻美学
除文字符号隐喻外,影片中充满了各种图像符号的隐喻。这种设计,成为第一个故事和第二个故事建立角色对应关系的桥梁,也使观者在解读时产生相关联想,进行解读。
在第一个故事中,斑马摔伤了腿,躺在船上,而在第二个故事中,斑马对应的角色是吃肉汁饭的水手。斑马与海魂衫是一一对应的,这在视觉认知中,起到了相似性联想的作用。同样,在Pi的母亲要求厨师提供素食时,厨子拿起刀,露出残暴凶残的神情,与后来鬣狗的凶残相对应,母猩猩看到鬣狗撕咬斑马,喊叫阻拦,被鬣狗伤害,与母亲慈爱﹑善良的面貌相吻合。
莲花在影片中多次出现,第一次是在舞蹈课中,Pi喜欢的女孩做了莲花的手势,Pi百思不得其解,舞女“Lotus in the Forest”的答案,莲花的伏笔直到在漂流中求生的小岛的森林里出现,莲花出现在森林中,隐喻唤醒Pi离开食人岛,莲花喻示的对生活、爱情等美好事物的追求,莲花中的牙齿,更有深刻隐喻,美好的裹住残忍的真相,这就是用自己情愿与猛虎动物一起漂流而不是真实发生的食人事件。片中食人岛的轮廓,是一个平躺的安静平和的女性,这个画面有深刻的隐喻,即食人岛即宗教中的极乐世界,在Pi即将丧失信念时,到了有着印度神轮廓的食人岛,有无尽的食物,是完美之乡。
图像隐喻是继文字之后又一辅助影片诠释生命、信仰主题的手法,图像直观的诉求,让观者能体悟到影像生产者的意图,也能辅助对影片审美进行更深刻的认知。
根据Black提出的关于隐喻的相互作用理论,“把对隐喻的解释看作一个双向的、相互作用的意义产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原领域和目标领域的理解相互作用发生变化,这与Miller(1979)对认知过程的描述是一致的,人类的认知活动其实是一个再认、重构和解释的三步加工过程”[2]
三、观者的参与式解读与影像叙事中的隐喻美学
关于影片的评论,豆瓣共有502542条评价,影评6499条、短评181726 条,在观者的影评中,对影片中的两个故事,隐喻对应的事物进行了分析,甚至很多影评作者是在二次观影后进行再次梳理诠释。二次票房高峰的出现,不是宣传力度加大,而是观众对于电影中的故事进行解读热潮,产生话题,从而吸引了更多人前去观看,甚至部分观众进行了二次观影。如同米歇尔的四分模式,在观者与生产者的交流轴线上,观者积极互动的进行了参与式解读。
而吸引观者进行解读热潮的正是在能指和所指的表征轴中隐喻的大量运用,由此引发观者产生了解读热潮。在影片中,用3D数字影像展现了一个美妙绝伦的Pi与动物在海上漂流经历的荧光水母﹑飞鱼﹑海豚﹑鲨鱼群等种种景象,可在Pi获救后,向日本保险员讲述第二个故事时,带着极为痛苦的表情讲述了一个没有动物,人类在海上杀人食人的故事。双重的故事叙述没有冲突,因为一个在海上美轮美奂的呈现,另一个却在脸上扭曲痛苦的表白。
第二个故事没写在了Pi的脸上,痛苦、不堪回首,已经放下又不得不提起,在他不得已的叙述中,说是为满足日本保险员自己杜撰的故事,可又存在动物与人的角色对应,选择相信哪个故事,取决于是否信仰上帝。而日本保险员和作家都选择了第一个,由此隐喻人性是向善的。
在叙事中,层层铺垫的隐喻功不可没,从文字符号的隐喻,到图像符号的隐喻,另外,在影片的蒙太奇运用中,也充满了隐喻。其中,老虎静静地望向海洋,Pi从它的眼睛中看到了母亲还有儿时快乐的时光,闪回的镜头选择从老虎的眼睛凝视处作剪辑点,隐喻着人类的本我在宁静时,被自我填充。最后,回到陆地,孟加拉虎没有回头的回到丛林,没有回头一直是Pi在影片强调的重点,“人生就是不断的放下,唯一的遗憾是没有机会好好道别”,猛虎归山,这隐喻着自我复位,这是Pi漂流的结局,也是人类一生的结局,回归自我。
电影技术的发端与发展,为人类的视觉感知提供了沃土,机械复制的时代到来后,美学上审美的仪式感和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审美中的“光晕”消逝,因此美学上的赞誉与诟病也一直如影随形。曾有观点认为,电影从杂耍起家,3D技术的出现让电影把重点放在制造视觉的奇观,虚拟的影像再无可挑剔也仅仅是杂耍,并无深刻内涵。但该片既为3D电影的美学前景提供了佐证,既显原初杂耍式的本性,让观者尽享视觉盛宴,同时又可以将哲学的、深刻的主题隐喻其中,让观者在观影中,透过复杂的隐喻,参与到解读视觉表征中,提升了电影的话题性。这也着实给予反对3D、批判其审美虚无、扭曲的学者当头一棒,使技术、艺术在审美上保持一致。另一方面,也出现了另一种悖论,虚幻的美呈现在屏幕上,刻骨铭心的真实故事则只能表现在脸上,电影,终究还是造梦的机器。
参考文献:
[1] 李鲁宁.电影叙事中的隐喻美学阐释——以姜文近作《太阳照常升起》为例[J].电影评介,2008(20).
[2] 郭建恩,许百华,吴旭晓.国外隐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J].心理科学进展,2004(4).
[3] 任悦.视觉传播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 伍先成.影像:隐喻的世界 世界的隐喻[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5] 杨新宇,高太梅.高科技对电影美学的影响与冲击[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6] 张妍瑜.论小说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中他者的构建[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7).
[责任编辑:传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