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方明
摘 要:深处全球化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面临语境多元,思想纷呈,形势错综复杂的教育环境,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置身其中就要让真理从生活中来,让信仰从真理中来,避免教学效果空洞化、形式化,努力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含金量。高校可以从整体性解读、理论硬核、“三因”教学法三方面构建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路径,以提高教育效果。注重整体性解读,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路径,让当代大学生在纷繁复杂的世界形势中,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避免偏见,走入歧途;抓住理论硬核,避免淺尝辄止的“花式”教育,将当代大学生培养成具有马克思主义精神的自我教育者与使命承担者,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理论路径;采取“三因”教学法,守好课堂主阵地,助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效率,完成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从“水课”到 “金课”的转变,使当代大学生真正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真理观、价值观,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方法路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教育路径;整体性;理论硬核;“三因”教学法
毋庸讳言,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学生缺乏学习热情,态度冷漠、理解片面、认识肤浅,甚至带有偏见,认为马克思主义只是脱离现实生活的意识形态说教,内容空洞无物;教育工作者在现实中“拼命”教学,努力设计多种教学形式,但多蜻蜓点水,抓不住整体,最终成为“花式”纷呈的“一日游”教学,同学们如走马观花,眼花缭乱,终无所得。另外教育工作者课堂上虽一直在强调理论联系现实,但却是“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 [1],抓不住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硬核,导致学生始终不知“现实”为何物,因为“现实”已被抽象化、符号化,最终导致马克思主义理论被本体化,成了一种脱离现实生活的“形而上学”。这些导致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含金量不高,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对此,笔者认为,高校要进行有效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激发起当代高校青年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热情,并从内心将马克思主义作为坚定的信仰及一生追求的真理与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可以从整体性解读、理论硬核、“三因”教学法三方面构建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路径,以提升教育效果。
一、整体性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路径
目前高校马克思主义系统理论主要集中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中,此门课程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组成,总学时为54(有些学校还会有所缩减),三个部分教学内容平均为18个学时,因此受课程设置、教学学时等客观条件限制,这使得当前教育工作者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偏重其中一点进行教学,或是偏重于哲学,或是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根据笔者教学经验来看,目前比较偏重于哲学这一部分内容教学,而这些偏重在无形中就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进行了“肢解”。另外,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中,有些教育工作者为了追求精致,往往从文本解读入手。应该说,这些教育工作者看到了文献资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上的重要性,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把过多的教学兴趣放在版本源流考证与字句辨义上,最终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演化成为版本的“考据学”;或将注意力放在人物经历活动考察人物的“史学”上,从而忽视甚至忘记了马克思主义“改变世界”的实践宗旨,因而造成了当前这样一种“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无奈现象:文本考据得越细致,故事讲得越精彩,但离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却越来越远,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也就越 “偏向”,对马克思主义了解多为片言只语,一鳞半爪,对马克思主义宗旨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被消解,也即是说,马克思主义在精雕细琢地“考据”中越来越脱离当代现实生活,成为象牙塔里的一颗“象牙”,叫好不叫座。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偏离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地解读,是造成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产生片面理解乃至误解的重要原因。
因此,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整体性解读,使当代大学生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是新时代高校搞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要路径,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新的历史阶段进一步实践的需要。这种整体性解读的首要宗旨在于以实践为逻辑主线,从总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多年来研究成果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是政治经济学亦或科学社会主义,都是密不可分的有机体,存在着内在严密的逻辑联系:用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去考察分析人类社会,发现历史规律,从而批判与改造现实世界,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所以,为了更好地从唯物史观理解新的时代精神,继续推进全球化条件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整合性解读与施教。
为此,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解读须注意以下三个层面的问题:
第一,目的在于引导当代大学生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内容中,解读出经典的内在逻辑联系,对马克思主义解放人类的宗旨进行全面理解,版本、字句的格义不是教育重点。
第二,整体性解读不是僵化的本质主义,而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换言之,整体性解读是立足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精神的指引下,以开阔胸怀观察当今世界,并从中吸取养料充实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即是说,现当代一切人类最新科研成果都可以用来丰富马克思主义内涵,增加马克思主义理论诠释的强度理论阈值。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以及人文科学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都可以放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视野中进行整体性地观照、整合。
第三,整体性解读过程中,还需要注意,要高度重视起后现代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侵蚀乃至对当代大学生的误导。一般而言,后现代主义秉承的是解构逻辑,他们往往从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立场出发,解构真理、否定客观性的存在。按照他们的理论思路:因为无法建立可供批判的理论基础,所以一切批判都是不可能的,因此任何理论建构都毫无意义。实际上,在后现代理论影响下,西方已经出现了“后马克思主义”。这些学说不认可工人对资本主义经济方式所展开的抗争,看不到工人阶级在反对资本主义中所呈现出来的历史意义,不承认工人阶级在人类社会进步中的地位和作用,否定了经济、政治之间所存在的紧密关联,放弃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分析,这些错误都缘于他们不承认“历史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阶级和阶级利益”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范畴。如果我们从整体性解读的角度出发,就会清晰地看出,后马克思主义理论立场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否认,不仅扔掉了辩证法,也完全摒弃了唯物主义史观,从而彻底解构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如同机械唯物主义的局限性一样,只注意到差异性,看不到统一性;只注意到特殊性,看不到普遍性;只注意到偶然性,看不到必然性,即看不到这些矛盾范畴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因此陷入到“形而上学”的泥潭中,在唯心史观的理论形态上呈现为诡辩论与相对主义。
实际上,已经有学者意识到后马克思主义的结局:“不论它多么惊奇、多么壮观,都不可能代表马克思主义的未来”。[2]应该说,后现代这些理论的实质就体现在对马克思主义整体精神的肢解层面上,因此,其最终导致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变得支离破碎。当代大学生们在求新的思维下,极易成为这些“新学说”的俘虏,从而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各种“误解”。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者必须立场鲜明地加以批判,引导当代大学生从整体层面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
以下,从“人”的层面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整体性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抓住全球化进程中所凸显出来人的问题,并以此引导当代青年对人的本质进行整体性解读,以使他们领悟人自身乃至人类全面而自由解放的真理,从而获得对马克思主义全面而深入的理解。
在全球化进程中,由于经济和技术绝对主宰的地位而导致了人的价值被忽视和践踏,人的类本质异化成工具的历史程度更为加深。在此背景下,对人在其中的历史使命、人格、价值、自由等问题的考察与审视,是一个能充分调动起当代大学生主动学习马克思主义兴趣的主题。 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可以从对“自然人”与“理性经济人”的分析、批判过程中,引导当代大学生深思人的本质乃至人类最终解放的真理。
对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应向当代大学生明确指出,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代,竞争日趋激烈,生存压力也越来越大,人们一边在享受物质文明发展带来的便利,一边也越来越感受到人自身存在意义的问题。对此问题,“自然人”与“经济人”学说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反映出人们对当代所凸显出来人本质问题的关心,但这些学说对人的本质都进行了孤立片面地理解。具体而言,自然人学说看不到人的发展性与历史性,只把理论兴趣放在人的自然性一面。由于不能理解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其理论实质最终是将人还原为只知道以满足自身生物性需要为唯一本质与目的的动物。理性人学说虽然注重了人的理性本质,然而却又忽略了人的自然需要,从而将人抽象演绎成一种理论上的存在。应当说,“理性经济人”研究了人的活动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但是未能将这种关系纳入到社会关系的这个整体中,因而形而上地使个人与社会相脱离,个人由此成了绝对的存在。而且这种学说,因过分强调人在经济活动中的至上性,必然也会在逻辑上把人的本质滑向为自然本性。
在进行上述理论说明的情况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就应当明确地向当代大学生指出,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以自然性为基础,然而人的本质并不仅仅限于此,进而言之:“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3],也即是说,只有将人放在社会关系中去解读,才能找出人的最终本质是社会实践关系的总和。进而言之,自然性只是构成人的本质的基础,个人是社会性共存关系中的个人,说明其中内在的根据不在于他自身,而在于人的社会实践。由此,也才能深刻理解这样的道理:“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4]通过以上解读,使当代大学生顺利地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论有一个正确的整体性认识。
除了从“自然人”与“经济人”学说层面对人本质进行解读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还需要引导当代大学生从“人类中心主义”论与“自然中心主义”论的层面对人乃至全人类全面自由解放的原理进行整体性理解。
随着经济全球化过程的加深与拓宽,人类对资源使用的规模与总量越来越大,这使得人们不得不去严肃地思考:地球上的资源是否会枯竭?对地球上的资源该如何保护与合理使用?因为,从“再生”角度看,资源有着一定生长的周期性,如果人類对它的开发、利用超过了其生长周期性,那么它的可使用性就是趋向为零,而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与使用的最终趋势则直接是枯竭。与资源开发使用相关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则是环境污染问题。由于人类在工业化时期,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使用与不合理开发,造成了自然环境严重恶化,而且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深,此种污染问题又继续在广大发展中国家扩大。对于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这种资源与环境的问题,人们开始进行反思,于是出现了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中心主义说。简而言之,人类中心主义说主张,无论是从哲学本体论层面还是从价值观层面来看,人类一切行为应以人的利益、人的价值、人的存在为中心。自然中心主义说则认为,当今世界生态环境持续变坏的理论根源在于人类中心主义说,人类为了谋求自己最大的利益,必然导致人类不承认自然界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从而无节制地运用自己的创造力索取和掠夺大自然资源。因此,自然中心主义说主张,自然界有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身的法则与价值,人类应该从哲学本体论层面出发,将人类自身归属于自然界,在改造自然过程中,必须意识到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时刻以自然界的利益为前提,以此来保护自然环境存在的价值。
现在的问题是,作为深处全球化进程中的当代大学生该如何对这两种观点进行合理地认识呢?是分别他们之间的正误,还是站在更高的层面进行观照?
对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阐述,来引导当代高校青年站在更高的层面对当今人类的困局进行较为全面的观察与思考。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不存在着抽象孤立的人类与自然。也就是说,人类与自然之间存在着的是一种对立与统一的辨证关系。从人类社会而言,作为一种类本质存在着自身的发展规律,而自然也同样有着自身相应的法则。要注意的是,这两者之间并不是永不相交的平行线,实践使得这两者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因此,自然地引导当代大学生获得这样的认知:实践才是解读这两者关系的关键点。
那么人类该何如实践呢?是不是从自然界随意获取人类所需要的资源,也即战胜自然、征服自然就是最好的实践呢?对此,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为了生存固然需要从自然界中获取资源,然而,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人类并不能任意截取自然资源。对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经典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5]实际上,这当中原因就在于此时人类的实践还是作为一种异质的劳动而存在,这种劳动由于人类没有掌握着自然的内在尺度,或者说,此种实践还只是异化成为个人乃至人类维持存在的一种生存手段的异己方式存在,这也正如马克思在1844经济手稿中所说:“人的类本质——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的精神的类能力——变成对人来说是异己的本质,变成了维持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6]所以此时的劳动实践还是以一种异己的力量统治着人与自然,横亘在人与自然之间,使得人与自然呈现出一种敌对的关系,不得和谐。当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还可以进一步指出:“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个体生存斗争停止了。于是,人在一定意义上才最终地脱离了动物界,从动物的生存条件进入真正人的生存条件。人们周围的、至今统治着人们的生活条件,现在受人们的支配和控制,人们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因为他们已经成为自身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了,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这些一直作为异己的、支配着人们的自然规律而同人们相对立的规律,那时就将被人们熟练地运用,因而将听从人们的支配。人们自身的社会结合一直是作为自然界和历史强加于他们的东西而同他们相对立的,现在则变成他们自己的自由行动了。至今一直统治着历史的客观的异己的力量,现在处于人们自己的控制之下了。只是从这时起,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只是从这时起,由人们使之起作用的社会原因才大部分并且越来越多地达到他们所预期的结果。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7]也即是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应进一步指出,当劳动对个人乃至人类而言不再成为一种外在的异己力量,人的尺度与自然的尺度由敌对转化成内在统一关系的时候,人类的实践才会在真正的意义上成为人类解放的活动。
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在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整体性解读时,应抓住全球化这个契机,引导当代大学生积极思考这样一个重要问题: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解放的真理去对人类的实践(人类自身如何生存、如何发展)进行整体性观照。并在此基础上,找到人的本质以及人类解放的途径,使人成为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自觉主人,让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人、自然、社会三者和谐统一的维度中发展,以实现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崇高目标——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这就是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整体性解读所要达到的重要目的。
二、深入阐发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理论路径
近年来,为了促进马克思主义教学效果、提高抬头率,出现了不少教学上的新形式,如幕课、小品、情景剧、舞台剧、微课、脱口秀、段子课等等,这些教学方式力图以生动的图形、剧情与口才,给大学生们带来新鲜感。应该说,这些教学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同学们的“眼球”,但因教学重心放在“形式”的创新上,所以教育效果也就停留在感性层面上。一般而言,感性上来得快的东西,去得也块。所以,这些教学形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效果而言,浅尝辄止,只起到一时之效,非有长远之功。同时,也因缺少有深度之理论分析,成为缺少理论营养的教学快餐,最终成为一种教学上的“花式促销”,故而被学生称呼为“水课”。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应该脚踏实地,高度注重起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构建起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理论路径。因为马克思主义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严谨地逻辑分析与艰苦地理论探索,对其理解、把握需要较强的理性思维能力。如果说小学、中学阶段,可以根据孩子们的生理年龄特征,以感性教育“入心”的话,那么到了大学生这个阶段,就到了“入脑”的理性教育阶段。所以我们就要有针对性地说理、析理、明理,以“理”服人,让当代大学生在形形色色的理论面前,能够独立自主地运用理性分析是非,从一个“学者”变成一个“师者”,从马克思主義理论教育的他者、旁观者,变成“在场”者,自觉意识到新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使命与责任。
因此,理性教育成了大学这个阶段马克思主义教学的主要矛盾,而要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则是要擅于抓住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理论路径。对此,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关键硬核莫过于对剩余价值的探讨。如果说,联系资本主义社会对剩余价值进行说明,是一种回溯性的历史视野,那么联系现实生活对剩余价值进行探讨,则是引导当代大学生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身价值观的理论指南。因为,这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体现,也是在当今全球化之际搞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时代需要,是马克思主义教学含金量的体现。抓住了剩余价值这个理论硬核,就抓住了有效提高教学效率的“牛鼻子”,将当代大学生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从“应考型”转变成理论运用者与信仰者的培养。当然,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不是一件易事,是对追求抬头率的挑战,但我们不能因为难,就放弃对真理的追求与培养,此真如马克思所言:“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险沿着陡峭山路向上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8]
毋须讳言,现在对剩余价值的教学,基本上是照本宣科,停留在应考层面的知识性介绍,不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者忽视或者不愿深入到当下中国这块现实的土地上去进行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教学。
众所周知,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它理论体系的标志,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如果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者回避对剩余价值深入探讨,那么我们的教学就很难说是在进行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语境中,资本主义生产是在“劳动力成为商品”条件下的剩余价值生产,剩余价值源于工人剩余劳动,资本家通过购买劳动力的使用权而无偿地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从而实现对工人的剥削。针对资本主义“人剥削人”“物支配人”的现实,因此,马克思主义把消灭剥削,实现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让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作为宏大的社会理想。
那么在社会主义国家存不存在这种剩余价值的生产呢?对此,我们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必须态度鲜明地宣讲:“如果我们把工资归结为它的一般基础,也就是说,归结为工人本人劳动产品中今日工人个人消费的部分;如果我们把这个部分从资本主义的限制下解放出来,把它扩大到一方面为社会现有的生产力(也就是工人的劳动作为现实的社会劳动所具有的社会生产力)所许可,另一方面为个性的充分发展所必要的消费的范围;如果我们把剩余劳动和剩余产品,缩小到社会现有生产条件下一方面为了形成保险基金和准备金,另一方面为了按社会需求所决定的程度来不断扩大再生产所必要的限度;最后,如果我们把那些有劳动能力的人必须为社会上还不能劳动或已经不能劳动的成员而不断进行的劳动,包括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中去,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把工资和剩余价值,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独特的资本主义性质去掉,那么,剩下的就不再是这几种形式,而只是它们为一切社会生产方式所共有的基础。”[9]也即是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根据经典著作,要对当代大学生做出这样地理性判断:在不同社会制度下,“剩余价值”这个范畴反映出了不同社会生产关系的本质。所以,在社会主义国家,劳动力虽带有商品属性,并产生剩余价值,但是它反映出的本质关系是社会主义经济关系,而非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剩余价值的分配是在平均利润率规律的作用下,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籍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者可以引经据典向当代大学生作出进一步详细说明:“在这里,基本观念是平均利润本身,是等量资本必须在相同时间内提供等量利润。而这又以下述观念为基础:每个生产部门的资本,都应按照各自大小的比例来分享社会总资本从工人那里榨取来的总剩余价值;或者说,每个特殊资本都只作为总资本的一部分,每个资本家事实上都作为总企业的一个股东,按照各自资本股份的大小比例来分享总利润。”[10]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剩余价值的分配,是在贯彻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原则的大前提下,国家运用多种经济杠杆,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分配途径,进行相应分配。同样,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可以向当代大学生引经据典:“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消灭以后,但社会生产依然存在的情况下,价值决定仍会在下述意义上起支配作用:劳动时间的调节和社会劳动在各类不同生产之间的分配,最后,与此有关的簿记,将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重要。”[11]因此,剩余价值的分配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生了根本性质的转换。进而言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中创造的产品可以进行如下分配:一部分用于在劳动者之间进行按劳分配;另一部分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为失去劳动能力的人所设立之养护基金。二是用来满足诸如保健设施、卫生、学校等公益事业所需之公益基金。三是应付自然灾害、不幸事故等所需保险等费用。四是用来弥补、抵偿消费掉的生产资料。五是用来扩大生产。这两大部分,实际上就是个人消费部分和公共积累部分。公共积累部分虽然没有直接归个人使用,但最终都会直接或间接地用来为每个劳动者谋福利。其宗旨应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然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对剩余价值的理论教育还不能仅限于此,因为,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需要借助市场经济形式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所以在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也就是说,在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条件下,允许私有制发展,鼓励发展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
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在讲述这些内容时,不应该回避、忽视这样一个现象:目前市场上已经存在着众多自由劳动者,也即是说,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商品,部分生产资料属于私人的现象也已存在;另外,由于我国目前采取的是出口退税的政策,由此出现了大批靠低工资运行的外贸企业,有些外贸企业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血汗工厂”的代名词,在这些企业都存在着工作环境恶劣,工人常常超负荷工作,工资低。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些现象随着自媒体的发展,经常成为同学们身边的“热点”,随时可见。这些现象就是我们最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素材。因为,这些现象恰恰是同学们在学习马克思主义时极易产生困惑的地方:在社会主义国家,这些自由劳动者们是否创造剩余价值?因此,通过这样的素材可以引发当代大学生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宗旨。但遗憾的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中,很多教育工作者基本上不会对此现象进行积极地理论解释,对他们而言,进行马克思主义教学只是出于课程设置需要,因此教学重心就是进行“what”的知识介绍,至于“How”的问题就不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范围之内,更不用说进行理论联系实际地深入探讨。殊不知,这样做往往导致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阉割成僵硬的历史说教。更为严重的是,当代大学生往往会因这种脱离现实的教学,而感觉马克思主义空洞无物。这其中很大的责任还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来承担,因为,一个理论的实现程度就在于他能解释现实的程度。在信息发达的全球化时代,资讯庞杂,大学生往往被扑面而來的信息潮所裹卷,难分良莠。因此当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不能将马克思主义深入到现实,帮助当代大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那么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远离乃至放弃这种理论,哪怕这种理论本身有多么的正确。
如果说,在改革开放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还可以因社会的单一性进行较为有效的教学话,那么到了当下各方面都已发生相当大变化的“多元”社会,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如果还继续脱离现实,那么就注定是要失败的,因为,从教育方式上来看,我们是“形而上学”,从教学内容上来看,我们脱离了实际。
那么,该如何联系实际对上述现象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呢?对此,应该如下进行:
首先,必须明确向当代大学生指出,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特征不会发生根本变化,剩余价值规律就必然发生作用,所以,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就必然存在着工人剩余价值被剥削的现象。同时也要严肃地指出一部分私营企业主中仍然存在为资本逐利本性所驱使,剥削程度加深,工人利益受到侵害的现象。这些现象如果损害到工人切身利益,违反了《劳动法》,则应依法制裁。当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也要指出,这些私营企业在解决就业,增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活力,具有其存在的价值与历史意义。简言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原则是要向当代大学生指出,既要维护私营企业主正当利益,也要维护工人合法权益。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还应该向当代大学生明确指出,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将会长期存在,只有通过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才能逐步地解决好这对矛盾。
其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应该从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理论入手,进行相应地理性分析,向当代大学生指出合理解决剩余价值分配问题的思路。首先,从我国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制度上来看,劳动人民当家作主,他们进行经营劳动和生产劳动的主要目标就不仅仅是实现劳动力价值即劳动力价值耗费的补偿,而且应该是比劳动力价值更大的价值即劳动力价值的增值。也即是说,不仅可以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而且还有权决定剩余价值的分配方式。进而言之,应该依据劳动者提供给企业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进行剩余价值分配,这种按劳分配的原则在新价值分配过程中的作用与意义分别在于:一是对劳动者的劳动力付出的补偿费实行按劳分配;二是对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实行按劳分配。并由此来体现出,社会主义价值分配与资本主义价值分配之间所存在着的本质区别。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要着重向当代大学生指出,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就必当进入剩余价值共享领域并发挥主体作用。另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还应该向当代青年明确指出,按劳分配在剩余价值共享中发挥主体作用,是加快社会生产力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人是社会生产力发展中最活跃、最根本的力量,劳动是创造剩余价值之主体因素,让按劳分配进入剩余价值分配领域并发挥主体作用,是推动社会主义生产力更快更好发展的最重要最有效途径。而且,按劳分配在剩余价值分割中发挥主体作用,也应该是当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需要。当然,针对现实,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还需要向当代大学生指出, 在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制度的全球化过程中,还须使用法律、法规来规范收入分配方式和分配秩序,建立科学合理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机制。应该说,这种积极面对事实的理论探讨,非但不会削弱马克思主义的威信,反而会因为它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有机统一而赢得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真心拥护。
讲好了剩余价值,也就能更好地对当代大学生解释当下存在的世界形势。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虽然实行生产资料私有制,广泛存在着剩余价值生产,剥削剩余价值的事实。但垂而不死,甚至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相对繁荣、科技相对发达、公民权利与福利具有相应地保障。对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首先必须向当代大学生指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12]两个必然道理。其次,应讲清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论述,是科学的唯物历史观,不是唯意志论。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13]进而言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应作出这样的理论说明:“发展社会劳动的生产力,是资本的历史任务和存在理由。资本正是以此不自觉地创造着一种更高级的生产形式的物质条件。”[14]也即是说,西方资本主义在加大对剩余价值剥削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创造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过程,而这真是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发展的一个必然的历史进程,因此,抓住了剩余价值,就讲好了马克思主义的立门宗旨。讲好了马克思主义的理想蓝图,讲好了马克思主义构建美好社会的愿景,让同学们从理论上明确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路径,从而在理性层面增强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动力。
三、“三因”教学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方法路径
搞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除了理论路径之外,还有相应的教学方法路径。在此笔者提出“三因”法,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方法路径,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参鉴。也即是说,在具体地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因势利导、因人而异、因地制宜这样的方法来促进马克思主义教学,以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效果。
第一,因“势”利导。“兵无常势,水无常形”[15],实际上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中,也存在着这样的“形势”。因此作为一名有准备的教育工作者,在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中就要善于趁势而为,精准把握住教学时机,以提升教学效果。例如2020年1月份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病毒,紧紧揪住全国人民的心,在病毒肆虐地紧急形势中,各行各业群众,众志成城,依靠自身智慧与力量,与病毒战斗:有积极挺身征战的医护人员,有并肩作战的中、西医行业,有积极维护社区秩序的安保人员,还有主动居家,减少外出配合抗疫的民众等等……这些都充分说明疫情虽然凶险,但一旦陷入到人民群众斗争的海洋中,最终一定会被团结起来的人民击败。而且中国人民在抗击疫情过程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不仅体现在国内还体现在国外,为世界防疫、抗疫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与机会,还获得“世界应该感谢中国”[16]的国际称赞。因此,借助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抗击疫情的形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就可以因势利导,引出马克思主义语境中的“人民”概念,也即是籍此抗疫形势向当代大学生说明,在马克思主义语境中,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他们是抗疫战争史中的剧作者,他们书写了人类同病毒的英勇抗争史,是人民用自身行动揭示出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群众观: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改革的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还有党中央在抗疫中提出“武汉胜,湖北胜,湖北胜,全国胜”[17]的战略口号,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也可以顺势向当代大学生指出如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点: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集体主义观点,以及擅于抓主要矛盾解决问题的唯物主义方法论。还值得一提的是,在2020年5月美国爆发 “I CAN’T BREATHE”的反暴力执法游行示威活动中,民众们齐声喊出推翻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的口号,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就可以因势利导来说明“两个必然”在当今世界所凸显出伟大的真理性。
另外,我们还可以借助课堂之势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效果。课堂是由师生组成的一个信息发送与接收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信息的发送不是单线性进程,而是双向性的过程,即学生在接收教育信息的过程中也在向教师发送相关信息。因此,在这个信息双向发送、接收的进程中,我们马克思主义教学者就要善于捕捉到瞬息万变的“形势”。从中判断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一点可以引申,哪些马克思主义教学内容可以深入,马克思主义哪个方面可以铺陈,从而赋予大学生深入思考的场域,激励当代大学生主动发现理论问题,对马克思主义形成富有深度的理解与高度的认知。简言之,“因势利导”教学法的本质就是见机行事,善于抓住机,利用一切因素,营造出最好的教育场域,让当代大学生置身其中,成为剧中人,而不是旁观者,从而提高课堂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效率。
第二,因“人”而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内容包含了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理论深远,知识点丰富,每位大学生理解、接收的接收情况不一,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要付出艰苦的努力,辅优补差,做好因人而异地教育,以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效果。
一般而言,每位大学生由于自身成长以及生活环境等因素所致,有些同学热爱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怀有与生俱来的浓厚兴趣;有些则态度平和中庸,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处在“无所谓”的状态中;有些则持之以质疑态度,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带有更多的抵触情绪。对这些情况,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就要擅于以因人而异的方法,有的放矢,进行差异化教育,将怀有浓厚兴趣的同学培育成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坚定信仰,使之成为将来社会主义建设的引领者;将平和态度的同学培育成马克思主义积极践行者;将持质疑态度的同学培育成马克思主义的拥护者。
另外,目前不少高校授课班级采取合班形式上课,有的合班多至六到八个自然班,这样的授课形式,集中了教育资源,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师人手不足的问题,但是从长期教学情况来看,教育效果难以尽如人意。因为大班授课,往往是在空间宽敞的大教室里如阶梯教室中进行,人数众多,音响效果有限,黑板(投影幕布)小,投影仪光线暗淡等,受制于这些客观条件,导致学生听课效果被打折扣。在这种情况下,就对进行马克思主义这种既有理论又有信仰的教育提出了更大地挑战。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就要注意采取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法,籍此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效果。
在笔者看来,要做好因“人”而异的马克思主义教学,可以根据每一位同学课堂表现,借助现代多媒体,如微信、QQ群等媒介,进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有针对性地进行马克思主义教学指点,以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简言之,因人而异就是要因“人”施教,根据个体的“根性”,以生为本,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为主导,进行有的放矢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所以这也注定了马克思主义教学工作者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进行“互动”,因为要扭转个人长期形成的世界观、价值观并将之培育成馬克思主义信仰,就注定要在教育层面上耗费更多的心血。
第三,因地制宜。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容既是书本上的理论,也是“现实”中具体学问,因此在课堂教学时就应该注意利用好“本地”教育资源,以便增加学生们的亲切感、受用感。如地处东部、西部地区沿海的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所处地理位置,向当代大学生们指出,国家改革开放战略也是缘于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运用,也即是根据东部、西部各自的地理环境与人文资源等不同情况,将东部定位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西部则为改革的主要依托,形成从东部到西部逐级开放的态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还可以抓住改革开放四十年成就展,指出本地在全国一盘棋中所处的地位、作用,向当代大学生指出局部与整体的辩证关系。另外,也可以利用本地生态环保来说明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法等,从而向当代大学生讲清楚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与认识论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所起到的指导性意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要充分挖掘本地红色资源搞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从马克思主义到中国落地那一天开始,全国各地都涌现出用生命追求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仁人志士,因此我们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者在备课环节就应充分将这些本地资源挖掘出来,做到“课上讲透,线下参透”,鼓励同学们积极走访本地马克思主义资源,这样使马克思主义教学即有课堂上的理论教育,又有课下的心路践履,让当代大学生置身于马克思主义的真实场景中,产生身临其境的代入感。简言之,因地制宜的教学方法,旨在充分利用本地马克思主义资源,将马克思主义讲得更活,更有立体感,让当代大学从多重维度中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从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参考文献:
[1]王先谦.颜氏家训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6:177.
[2]张亮,孙乐强.21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发展趋势及其效应评估[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9(6):109
[3][4][6][7][12][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731,47,633+634,284,33.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
[8]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6,990.
[9][10][11]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33,963.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88.
[15]李兴斌,杨玲.孙子兵法新译[M].济南:齐鲁出版社,2001:30.
[16]世界应该感谢中国[N].光明日报,2020-05-25(16).
[17]习近平.武汉胜则湖北胜 湖北胜则全国胜[N].人民日报,2020-02-12(01).
责任编辑 牛志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