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苏区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

2020-09-10 07:22邱锦炜刘奕涛陈冰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

邱锦炜 刘奕涛 陈冰

摘  要:苏区精神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来源。苏区高校要深刻意识到新时代增强苏区精神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现实挑战,以及探索应对措施的自觉性,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新时代;苏区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主导权和话语权,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指引。苏区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升华,是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思想源泉,为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精神力量支撑。[2]嘉应学院地处全域均列入原中央苏区的广东省梅州市,作为土生土长的苏区高校,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要不断增强大学生对苏区精神文化的认同感,以苏区精神丰富而深刻的精神内涵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一、以苏区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2011年11月7日,习近平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的讲话上,首次对苏区精神内涵给予了科学、深刻的概括,即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至此,朗朗上口、简洁明了的28个字让大家了解苏区精神内涵是什么,并且对于怎么去弘扬苏区精神都有了比较明确的指引,由此开启了继承与发展苏区精神新的篇章。从中国知网的计量可视化分析来看,对于苏区精神的研究文献也从2011年开始突破百篇,上升趋势明显加大,2013-2014年间达到顶峰,但随后总体呈下降趋势,且下降趋势明显加大,需引起重视。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这12个词,24个字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总结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同样科学简洁,让人容易理解,记忆深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4],“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5]。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尤其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实践证明,更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核心价值观建设,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6]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发表重要讲话也提到,“新时代中国青年要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善于从中华民族傳统美德中汲取道德滋养,从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的身上感受道德风范。”[7]可见,弘扬苏区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密不可分,内涵具有一致性和相通性。一是两者都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基础。二是苏区精神内涵可看作是对个人层面的要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内涵具有高度契合性。苏区精神其本质就是一种爱国精神,其内涵中的无私奉献、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是从教育导向方面来看,苏区精神在革命战争时期起到了渲染社会氛围、鼓舞人民斗志的作用,在当代社会仍有相当大的教育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全体人民的价值追求,是“凝聚社会共识的‘最大公约数’”[8],两者都具有共同的教育导向作用。总而言之,国家的富强、社会的稳定需要个人的努力,同时国家富强、社会稳定为个人的价值追求提供根本保障,共同构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2013年中央党史研究室已经确认广东省有11个县(市、区)属原中央苏区范围,梅州占有8个,是广东省唯一全境范围属于原中央苏区的地级市,拥有丰富的苏区历史文化资源。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梅州建立了东江苏维埃政府,成立了以古大存为军长的红十一军,在创建苏区的斗争中,坚定信念、勇于开拓;英勇无畏、百折不挠;不怕牺牲、前仆后继;一心为民、无私奉献,开辟了著名的中央红色交通线,4560多名梅州儿女抛投洒热血,为革命英勇献身。数以千计的梅州儿女参加中央红军长征,尤其在红军“扩红运动”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革命先烈和模范人物,他们用鲜血和英雄业绩,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不朽诗篇。据梅州市委党史研究室统计,“目前所查并经甄别核实后有名字载的共52人,长征人数列广东省第一;梅州籍红军走完二万五千里长征人数有32人,其中梅县5人,兴宁5人,平远县3人,大埔县12人,丰顺县1人,五华县6人,走完长征总人数省内第一;在漫漫长征路上,不少梅州儿女浴血奋战,前赴后继,英勇牺牲,长征牺牲人数省内居首。”[9]可见,梅州作为原中央苏区在革命战争时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此,嘉应学院青年学子要主动担当青春使命,大力传扬苏区精神,以苏区精神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凝聚社会共识,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二、以苏区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挑战

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由于西方文化长期的冲击,人们的价值观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受到挑战,甚至部分国人的思想观念已经被“西化”。我国当前正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但是挑战也十分严峻。

第一,西方文化的“暴力冲击”和“潜移默化”。暴力冲击,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各种网络平台,大肆宣扬西方文化,批判中华文化,还炮制出所谓的“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外太空威胁”等不公正、不道德的言论,挑拨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合作友好关系,企图抹黑中国,同时暴力冲击中华文化,企图抹杀中华文化。另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一直以来通过大众传媒电子媒介等方式,进一步向全世界进行美国文化的推广,并且向全世界进行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传播,比如以好莱坞为例的大众娱乐文化,以麦当劳、肯德基为例的消费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美国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高”。[10]长期以往,文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导致部分青年越来越羡慕甚至追求西方的生活方式,热衷于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等节日。这种“崇洋媚外”的思潮冲击了爱国主义教育,导致我国新时代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到了严重的双重冲击和影响。

第二,新媒体兴起带来的负面影响。据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7.7%;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3%。[11]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大量的社交软件、直播平台、游戏应用APP、短视频APP等,海量的信息以文字、音频、视频等各种形式在这些网络平台上传播,杂乱无章的海量信息对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建立造成不良影响。某些企业为了金钱利益,罔顾伦理道德,违反法律法规,开发软件上传低俗的不法视频;游戏软件和短视频软件,本来是休闲娱乐所用,不加以合理利用,就如慢性毒药,慢慢毒害国人以及教育体系。今年的5月25日,世界卫生大会审议通过了《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其中,正式将“游戏障碍”作为新增疾病,纳入“成瘾行为所致障碍”疾病单元中。[12]比如说抖音短视频APP,上线不到三年,日活跃用户超过3.2亿,大量的用户往往可以带来大量的内容,间接导致了很多人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在刷抖音。尤其是中小学生深受其害,交谈的话题围绕游戏人物、游戏攻略和短视频里面学会的粗俗语言,不玩游戏的孩子似乎还进不了交际圈。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调查发现,“中国中小学生智能手机拥有率超过七成,还在上升趋势”[13]。这需要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

第三,苏区文化宣传教育力度不足。相比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苏区文化以及苏区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力度还远远不够,没有普及苏区精神文化教育,在校园显著位置也没有苏区精神的宣传,学生不知道苏区的历史由来,这就造成了不少中小学生甚至大学生都不知道苏区是什么的,更不用谈对苏区精神的认识了。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个字在学校、教育机构、机关单位或者马路边上都有立牌标语,很多学生在看多了后,也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出来,这就达到了培育的初步目的。2019年5月10日,全省推动老区苏区振兴发展工作现场会在梅州市大埔县召开。省委书记李希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传承弘扬老区苏区精神,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新时代干出新气象、展现新作为,把总书记、党中央交给我们的光荣任务完成好,把老区苏区人民群众的期望实现好”[14]。弘扬苏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落实立德树人,尤其作为苏区高校要重视和加强高校苏区精神的育人功能,增强苏区文化认同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三、以苏区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对措施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快速稳健增长,精神文明建设不能成为短板,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地处原中央苏区的嘉应学院要主动作为,增强新时代大学生对传承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感,认真学习和弘扬新时代苏区精神,以苏区精神丰富的内涵强化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第一,将苏区精神融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加强苏区精神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教育。充分利用发挥苏区精神的资源性作用,把苏区精神的红色文化资源转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资源。嘉应学院可以结合梅州和本校的实际,做好顶层设计,以苏区精神为主题,创新教学形式,开设选修课或必修课,设置学分制,把苏区精神结合党史、国史融入大学生的思政课教学中,开展专题教育,增强苏区精神的内涵理解,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充分发挥苏区精神强大的教育功能,让苏区精神真正做到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同时通过深入挖掘开发梅州革命历史、英雄人物、红色基地等资源,以及梅州市的大埔县、平远县、兴宁市、梅县区、梅江区、蕉岭县、丰顺县、五华县这8县(市、区)申报中央苏区的历程,结合新时代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汇编成具有梅州特色的苏区历史文化教材。嘉应学院通过定期开设苏区精神大讲堂,邀请国内党史专家,深入解读苏区精神,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形成自我感悟。当前,苏区精神大讲堂已经举办五期,是嘉应学院多方协同精心打造的“一堂好课”,是受到学生广泛欢迎的传承红色基因思想阵地。

第二,加强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辅导员作为经常跟学生接触的老师,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和思想理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更好地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学生遇到的思想困扰,积极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嘉应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于2018年年底成立“传承苏区精神文化、促进学生成长”辅导员工作室,并成功申报为广东省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工作室團队由经验丰富的辅导员组成,成立了“苏区精神文化理论研习组”,培养优秀的学生成为苏区精神的传承者、宣讲者和实践者。辅导员定期开展苏区精神师生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师生谈,通过轻松交流的形式,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结合大学生实际生活来阐述新时代苏区精神的内涵价值和引导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室将深入梅江区革命旧址进行调查研究,发掘更多的苏区历史文化。为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工作室还开设了“苏区精神伴我成长”公众号,定期发送工作室的进展和弘扬苏区精神文化的推文。由此通过工作室的平台,进一步增强新时代苏区精神对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第三,结合校园文化,开展社会实践,增强苏区精神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高校拥有丰富的校园文化,要牢牢把握校园文化的主流方向,将苏区精神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中,更有利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比如,2017年3月,嘉应学院组织成立了苏区精神学习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继承革命文化,弘扬苏区精神,坚定文化自信,推进苏区振兴”为宗旨,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营造风清气正育人环境”为目的,师生共同开展了苏区精神主题研学、主题竞赛和苏区精神青年说等品牌特色活动,致力于营造浓厚的具有梅州特色的红色研学氛围,深入梅州各县(区、市)革命遗址、展馆参观学习研讨,让青年一代更好地铭记光辉历史、继承革命文化,以实际行动弘扬苏区精神,坚定文化自信,担当青春使命。社团学员开展苏区精神主题研学历程的微视频《传承苏区精神,担当青春使命》被选送到学习强国广东学习平台《红色广东》栏目发布宣传,并在中共广东省委教育工委举办的2019年“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青年学生使命担当”主题教育项目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嘉应学院苏区精神学习社成功举办了“传承苏区精神,担当青春使命”主题系列活动之苏区精神我来讲、红色经典朗读、青马艺術营表演等子活动,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接受苏区文化的熏陶,增强对苏区精神的认同与感悟。同时,在嘉应学院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青年志愿者深入梅州革命苏区,进行支教、调研、慰问老党员、革命老兵等,聆听红色故事,进一步挖掘苏区历史文化,亲身感受苏区长存的精神力量,并深刻意识到时代赋予自己的使命和责任,进一步增强苏区精神内涵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层次理解。

四、结语

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的精华,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来源。新时代,苏区高校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以苏区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作一项极端重要的战略性工作,做好顶层设计,从一点一滴扎实抓起,久久为功,让苏区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鲜活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培养一批又一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担当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参考文献:

[1][4][5][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骆维,钟俊平.苏区精神融入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J].老区建设,2019(10):83-89.

[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7]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5-01(02).

[8]郭建宁.核心价值观:社会共识“最大公约数”[J].人民论坛,2014(24):24-26.

[9]魏博林.红军长征 梅州拿下多个“广东第一”[EB/OL].http://www.sohu.com/a/312828527_100175962.2019-07-29.

[10]吴翠翠.新时代增强中华文化认同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J].农家参谋,2019(13):227.

[11]王志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研究——以新时代大学生为例[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20(03):6-10.

[12]世界卫生大会审议通过《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EB/OL].http://news.cctv.com/2019/07/17/ARTImuhnYr3dIQINZsmtPkwn190717.shtml.2019-07-29.

[13]孙宏艳.中国中小学生智能手机拥有率近七成 超过美日[N].中国青年报,2018-10-30(007).

[14]李希.推动广东老区苏区全面小康振兴发展[EB/OL].http://gd.people.com.cn/n2/2019/0511/c123932-32927288.html.2019-07-29.

责任编辑  陈杰聪

作者简介:邱锦炜,嘉应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苏区精神(广东)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奕涛,嘉应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苏区精神(广东)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谢冰,嘉应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学生。

基金项目:本文系嘉应学院第十一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青年项目(项目编号:JYJG2014317);嘉应学院第十三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项目编号:JYJG20160101);嘉应学院2020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2010582222)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研究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