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信息化的飞速发展,我国步入了“互联网+”时代,网络技术凭借其丰富性和便捷性,融入教育领域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合理引入“互联网+”技术可以拓展教育内容,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以提升整体教学质量。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2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17-0211-02
教育部发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明确指出:重视思想道德教学体系的建立需要借助信息技术,在学生接触网络的过程中加强引导,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模式,真正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高校教学过程中。
一、互联网和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学融合的内涵及其发展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孕育出新的教学模式,使我们的生活与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改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融入互联网技术,能够丰富思政内容,扩展学生的视野,提升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以及高校整体的教育水平[1]。高校学生是文明的传承者,更是国家的建设者,他们的思想政治素养能够反映思政教育是否到位。加强网络环境下思政教育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联系,需要构建崇高的理想,帮助高校学生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增强对党和国家的信任。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互联网技术,主要目的是传递思政内容,强化学生的认知,针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展开教育,必须发挥互联网的作用,突出互联网的时效性和内容性,学生容易理解,也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政学习兴趣。
二、“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高校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针对新时期教育发展的要求和趋势,教师要贴近高校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开展教学,构建丰富多样、内涵深远和通俗易懂的思想政治教学体系,做到与时俱进,为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作出努力。“互联网+”时代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重要作用:第一,拓宽学生的思想视野,依据互联网的时效性和主动性特点,思政教师可以灵活调整教学时间,借助微信等媒介开展持续性的教育,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第二,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将丰富的网络资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为高校学生带来便捷,改变传统死板、枯燥的教育模式,有利于释放教学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互联网时代下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巨大的优势,能够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减轻学生的负担,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大大提升思政工作的教学效率。
三、“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策略
(一)创新高校思政教育理念,合理引入网络资源
“互联网+”时代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有科学有效的指导理念,进而构建新型有效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思政学习兴趣,合理引入网络资源丰富课堂内容,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持续性的教学活动,伴随着学生学习生涯的每一个阶段,将这一庞大复杂的知识体系融入高校教学活动中,必须采取化整为零和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化整为零符合高校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想建设过程,使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要与时俱进,适应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设计思想大课堂,实现全面育人,提升大学生思想水平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零碎的时间进行设计,利用网络的便利性,使学生受到更好的思政教育。具体到各个学校的党支部以及宣传部,要合理利用学校官方网站,定期推送一些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的文章、分享正能量的人或事迹以及提出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逐步构建完整的思想政治教学体系,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还可以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开展“思想政治大讲堂”活动,面向全校学生,以帮助大学生了解当前党和国家的重要理论以及大政方针。
(二)搭建网络思政教育平台,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互联网+”时代下,大数据平台得以构建,更加凸显了传统教育模式的局限性,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随着交流软件的推广利用,通过网络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现实,借助网站、學生互动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课堂教学和课外指导的高度统一,真正发挥了网络的思政育人功能,使高校学生更易接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是培养拥有远大抱负、爱国情怀和勇于承担责任的新时代高素质人才。依托互联网平台,思政教师要积极探索符合教学实际和满足大学生发展的有效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提升思想道德品质[2]。
例如,在互联网日益成为社会主流发展趋势的背景下,教师可以探索积极有效的网络平台开展思政教育。例如,充分发挥“慕课”平台的优势,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开展思政教育,科学合理地配置网络教育资源以激发学生的思政学习主体性;再如,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思政教育教学,包括微博主流思想的普及、微信“红色”公众号的推荐、QQ国家热点问题的推送等等,使大学生时刻处于思政教育的氛围中,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三)融合网络技术的丰富内容,提升思政教学效率
新时期,人们的观念在不断发生变化,大学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坚定学生的思想信念,培养综合素质高、对社会主义有无限热情的学生,借助互联网丰富的思政资源进行引导激发,能够提升教学效率。针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思想、行动和文化。在思想方面,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坚定自己的信念,立志为国家建设或者科技水平的提升贡献力量,大学生作为青年主体,必须热爱自己的国家;在行动方面,针对相关专业加强学科建设,构建以大学生为主体的育人平台,发挥网络平台的优势,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在文化方面,重视网络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观,引导大学生热爱本民族的文化,培养其高尚的品德和人文素养。
例如,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融入网络技术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坚定信念热爱自己的祖国”,高校可以以此为指导思想,利用网络平台,引导大学生提升自己的内在素养和外在能力。具体到实际,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可以举办“树立远大理想,争做时代新人”的演讲征文比赛,鼓励大学生主动把自己的作品投入相关网站,提升思想教育工作的效率。
(四)转变思想教育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简单来讲,思政政治教育涉及世界观、政治观和道德观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为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教师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要重视网络观的教育,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关键在于个人的选择。一方面,互联网为教育教学活动带来了便捷,有利于持续开展思想政治教学;另一方面,高校学生缺乏监督管理进而沉迷游戏的现象时有发生,树立大学生正确的网络观,有利于使其成为网络教育的最大受益者。同时,还要全面提升大学教师的素质,考察其人格和品行,让教师利用自己正确的言行影响学生,借助家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例如,针对我国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表示:配齐专业的大学思想教师,构建选人机制,使教师优良素质能力突出。在实际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中,对教师的能力和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教師要有高尚的人格魅力,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提升思政教学效率;第二,定期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借助身边的真实案例进行引导,提升学生对思政教育的认知;第三,真正走近学生,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和需求,进行正确的引导教育,实现提升思政教育质量的目标。
(五)正视网络思政教育问题,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
高校是传播知识和塑造个人品行的主要场所,在核心素养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核心目标,但互联网也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了许多问题。互联网信息参差不齐,个人、组织和部门都可以发布思政内容,这就使信息的选择和表达很重要,教育工作者在挑选思政教学素材时要明辨是非,保证思政的纯洁和真实,避免学生形成错误的认知。面对丰富的信息获取渠道,思政工作者要从源头上把控,提升自身的素养,善于发现,积极融入互联网时代大潮中,迎接思政教育挑战,弘扬新时代的思想和价值理念,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能力得到提升[3]。
例如,互联网时代,信息泛滥加速了思想阵地的竞争,大学生面对社会热点问题、国家大政方针,要有正确的认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损害国家安全的事。面对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散发的有损我国尊严的言论,大学生要明辨是非、合理筛选,只接受有利于自己成长的理论,甚至可以联系有关部门进行举报,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三观”,实现高校人才教育和道德塑造的培养目标。树立我国思想政治工作的网络意识以及更新宣传手段,了解大学生的性格特征,发挥大学生的能动性,有效提升我国的思政教育质量。
四、结语
在信息技术革新背景下,社会在进步,时代在不断发展,发挥互联网的教学价值,将其融入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推动着我国思政教育工作质量不断提升,依据网络优势,拓展思想政治内容必须顺应社会主流趋势,培养高素质、热爱党和国家的人才,使其为我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王丽.“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法制博览,2020(15):243-244.
[2] 朱兴国,杨航.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究途径[J].山西青年,2020(12):119.
[3] 宋佳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路径研究——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研究[J].山西青年,2020(10):251-252.
作者简介:李强(1982—),男,河北邢台人,研究生,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共青团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