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银花
经典作品是人类文明中最璀璨的明珠,承载着圣贤的思想光辉,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是华夏民族的根与魂,是解读我们民族基因的情感密码。诵读是因声求气,将书面文字转换成有声语言的创造性活动,是一种眼、耳、口、脑等多种生理机能共同参与的高层次阅读行为。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开展诵读活动呢?下面,笔者就简要谈谈。
一、遴选恰当的诵读对象
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能力选取恰当的读物。一般来说,低学段的学生擅长直观记忆和形象记忆,我们应据此选择一些简单易懂、韵律感强、朗朗上口的读物,如《笠翁对韵》《弟子规》《三字经》等,让学生在整饬的语言和谐的韵律中体会经典的艺术魅力。比如,在中国古代经典中,《三字经》是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取材典范,包括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教师引导学生诵读《三字经》,不仅能让他们了解生活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还能让他们学习其中做人、做事的道理。高学段的学生偏于抽象记忆和逻辑记忆,教师应该选择文质兼美、意蕴深厚的经典读物,如《大学》《中庸》《道德经》等,让他们在涵咏中感受经典作品的艺术价值。
二、引导学生使用多种诵读方式
《诗品》中说:“诵读须是沉潜讽咏,玩味义理,咀嚼滋味,方有所益。”教师在引导学生诵读经典作品的过程中应该采用多种方式。
①美读:即带有情感地大声诵读,通过声音的高低、轻重、停顿、抑扬传达出经典作品中激昂、欢欣、喜悦、悲壮、忧伤、低沉等情感。例如,在诵读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时,要读得激昂有力;在诵读杜甫的《登高》时,要读得沉郁悲怆;在诵读李商隐的《锦瑟》时,要读得舒缓感伤。
②歌诀读:即用歌诀的形式“唱”出作品。这里推荐使用陈琴老师的“歌诀乐读法”。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停顿和音节的长短,要遵循“平长仄短,依字行腔”的原则,有节奏地诵读,如《大学》中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要读作“仄平/平仄,仄,平平平”。教师要让学生注意作品中的虚词、语气词,然后打着节奏读。一般情况下,排比句、对偶句、四六句的节奏会陕些,长句一般快读;总结句、叠字、短句则需慢读。
③配乐读:是指教师根据作品表达的感情,播放相应的背景音乐,渲染一种氛围,然后引导学生随着音乐诵读。例如,在引导他们诵读《琵琶行》时,教师可以配以琵琶曲子,让学生在凄清的氛围中感受琵琶女凄苦的身世和高超的技艺。
④表演读:即将经典内容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并辅助以动作、神情,将他们对作品的理解演绎出来。例如,教師可以将《木兰辞》《孔雀东南飞》等故事性较强的作品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在演绎的过程中感受经典作品的艺术魅力。
三、建立科学的诵读评价体系
经典诵读应该有一套科学规范、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这个评价应该是一个多面镜:针对诵读能力弱的学生,要使用“放大镜”,尽量发现其优点;针对基础好的学生,应该使用“显微镜”,努力找出其存在的问题;此外,还要使用“望远镜”,对学生的诵读情况进行追踪评价,以发挥甄别、反馈和激励的作用。比如,我在执教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文弱内向的学生田乐读了好几遍也读不出作品气贯长虹的豪迈,我是这样鼓励她的:“你有很好的声音条件和诵读潜质,要勇敢一点。”对有一定朗读功底的王璇,我是这样评价的:“你读得还是这样好,但是对作者情感转换的把握还不到位,你还有进步的空间。”
经典诵读从古代沿袭至今,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显示出其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在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方面发挥了独有的作用。教育的本质是“唤醒”,我们要努力使学生成为优秀的人,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能让学生变得更加优秀。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