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有
摘要: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十分广泛,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的确定性方向,它让学习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掀开了教育模式探索崭新的一页。微课作为信息技术与现代教学融合诞生的结晶,具有内容精炼、容易学习理解、便于操作等显著优势,可以让学习不在受到时间和空间限制,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就微课用于高中英语课程为例,探究应用微课实施阅读教学。
关键词:微课;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究
前言
英语在现今高中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培养现代高素质人才不可缺少的部分。随着微课逐渐应用到各科的教学中,如何更好的发挥出其对于英语教学的重要作用,是现阶段英语教师必须药积极探索的问题。相对与于传统英语阅读教学而言,基于微课的高中英语教学模式更能刺激学生视听,更好帮助学生解决英语学习问题,为其英语学习创设更加真实的情境,满足学生对于不同知识点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及阅读效率。本次通过以下几点浅谈基于微课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1 微课获取与设计
1.1 微课获取
获取到微课资源是进行英语阅读微课教学的前提,教师可以通过相关微课视频公众号(微课时代、中国微课、名师俱乐部、方圆微课等)和专门的微课网站(华师MOOC、中国微课网等),获取现成的微课或者微课素材,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剪辑、编制等手段,得到可以直接应用于教学的微课视频。
1.2 微课设计
依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创设出的英语微课内容,可以更好的满足学生对于英语阅读学习的需要。教师制作微课视频的过程中,应该以具体的英语阅读教学目标为基础,在此之上精心设计微课内容,保证制作出的微课视频指向明确、主题突出、知识点相对完整。并在微课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呈现出如文字、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模态,增强微课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此外,英语教师设计阅读微课的过程中,应当考虑到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并在微课中设计具有梯度性的英语课前预习任务。
2 教学应用
2.1 课前使用微课集中解决英语阅读生词
受到阅读量的限制,高中阶段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不可避免会遇到较多的生词,这一部分生词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阅读的质量和速度,甚至会导致一些学生逐渐对英语阅读失去兴趣。針对这种情况,教师需提前收集整理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生词,将其纳入微课视频当中,让学生课前学习记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2.2 利用微课进行分层教学,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现代化教育要求把学习主动权交还各学生,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实施的主体,教师更多充当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角色,以发挥出学生在学习当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并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受到学生个体差异化影响,教师行课期间难以兼顾到每一位学生,容易让学生学习成绩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与现代化教育理念相悖。将微课应用到学生英语阅读学习当中进行教学引导,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需要进行自主学习,或反复温习、或查漏补缺亦或是拓展提升,对于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率而言都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要达到此种成效,就需英语教师先确切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状况,根据其不同的英语水平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微课。比如对英语水平较差的学生,可以让其从较为基础的语法、单词学起,先练习简单阅读。而对于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则在微课中针对某个阅读段落进行开拓,分析文章的核心含义,理解文章主旨等,提高其英语阅读的综合能力。
2.3 利用微课创设英语阅读情境
信息化时代,学生英语阅读情境更加丰富多样化,早已不止文字信息输入这一种形式。英语教师可以通过文字、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信息来实施英语阅读教学。比如可以用微课视频,介绍国外生活学习内容相关的阅读语篇,让学生通过文字介绍、音频、视频更加全面真实的了解阅读语篇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提高其学习效率,增强其阅读学习兴趣。
3 结语
基于微课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解决英语阅读中的疑难问题,还在一定程度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无法照顾到学生个体差异化的问题,能够让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有好的途径进行补漏,达到理想的学习的目标,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也可以钻研更深的知识。同时利用微课也能更好的创造出英语阅读情境,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总之,这种基于微课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提升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对于班级整体英语阅读水平的提升而言作用重大。
参考文献:
[1]秦志刚.基于微课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J].英语画刊(高级版),2020(01):97.
[2]宋丽华.微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9(22):58.
[3]刘旭.浅析微课模式下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提升[J].知识文库,2019(09):119.
[4]赵泱文.微课助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案例分析[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9(10):82.
[5]倪裔然.微课资源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考试周刊,2018(6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