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焕东
摘 要:生活化教学是在当前新课改教育背景下,被广泛应用在课堂中的一种教学手段。高中阶段的数学学科相比于初中而言,往往问题更加抽象、逻辑性较强,导致学生在学习时受到了许多困难。将生活化教学渗透进教学环节中,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障学生的学习效率进一步提升。基于此,本文就探究生活化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渗透策略,并结合这一问题进行了以下阐述。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高中数学;策略分析
开展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便是帮助学生利用数学知识,更好的解决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充分发挥生活化教学的优势,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夯实基础知识。但现如今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部分教师仍采取“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难以保障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在此基础中,学生不知道怎样将数学知识应用在生活当中,从而导致教学效率每况日下,进而达不到预想中的效果。
一、将生活案例运用到课堂教学中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为学生讲述课本中的知识点,同时还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提出生活中的例子,促使学生对教师所讲述的内容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都会沿用课前导入的教学方式,在设计课前导入之前,教师应对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学习方式充分了解,并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合理的运用课前导入,以便推动教学课程的发展。生活化教学有助于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教师可以对学生展开提问“随机在盒子中抽取黄绿蓝三颗小球”进而引出本章概率学内容,又如“篮球的运动轨迹”进而引出抛物线的概念。将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充分融合进数学教学中,有助于优化抽象的数学知识,强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记忆,增强对数学学科的亲切感,从而触发个人的情感意识,引发情感共鸣,在学习当中不会形成负面情绪,同时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拓展良好的知识视野,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开展高中数学教学时,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引发学生通过观察生活,发现生活当中常见的数学问题,并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个人的解决问题能力,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开展数学教育,促使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能够仔细回想生活中出现的案例,从而缩短解题时间,提升解题效率。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二章《空间与图形》教学中,教师便可引发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事物,掌握立体图形当中的三视图知识,生活当中许多物体都是以立体图形的方式进行呈现的,通过指导学生对周围事物开展三视图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直观立体,有针对性的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实际观察能力。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正所谓,兴趣是学生学习时最好的教师,这句话运用到高中阶段的学生身上也不足为过。伴随着我国新课改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高中教学体系已然不再是教师单方面的传授,以及学生被动性的接受知识,而为学生构建更多自由的学习平台,给予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教师可以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驱动力,一旦学生对所学内容充满兴趣,便会积极的投入进学习之中,并不会产生抵触心理。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标志着我国已经迈向了信息化时代,多媒体设备便是当前时代下的产物,开展数学教学时,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运用图片或者视频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本章要学习的重点内容,营造温馨活跃的课堂氛围的同时,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采用生活化的方式开展教学,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数学《直线和圆的位置》教学中,可以将打网球的例子引进课堂教学中,并适当的抛出问题“在什么时候网球会与地面相离?什么时候会与地面相切?什么时候会与地面相交?”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增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够主动的进行解决,充分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在确保教师教学质量的同时,优化学生所学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欲望。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数学与我们现实生活息息相关,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应抛弃传统的教学观念,注重改革创新,紧跟时代的发展方向,并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的影子。在实际教學过程中,教师可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适当的抛出问题,引发学生探究讨论,以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整学习态度,并且对数学学习有着全新的认知,善于在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增添学习的趣味性,从而更高效的开展数学学习。
参考文献:
[1]丁亚萍.“.生活化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渗透与应用[J].数学教学通讯,2016(27):53-54.
[2]孙玲萍.刍议生活化理念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