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林
摘要:德育渗透自始至终都是引导学生思想和行为的重要基础,也是完善学生道德品格的重要依托,在整个现代化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都是不可替代的。正因为如此,本文也将以德育渗透为宏观视角,立足于高中阶段的课堂设计,从高中数学入手,分析德育渗透在高中数学中的意义,并列举出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希望能够给教师带来一定的帮助和启示,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德育渗透;重要意义;方法探究
引言:
随着素质化教育和新型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当下国家在宏观上对学校课堂建设的要求,相较于以往而言,也有了更加明显的调整和转变,不再以简单的理论知识灌输为本位,而是更加强调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引导,这种变化也给教师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而数学作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与实践能力的重要基础,在这种情况下也应当受到更加高度的重视和关注,特别是教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讲,要尤为强调德育教育和数学课堂的有效结合,以此来推动他们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正向发展与完善。
一、分析德育渗透在数学课堂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首先,在素质化教育贯彻落实以及高考改革的推动下,高中数学知识的学习,不仅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概念,同时也需要具备特定的文化内涵,拥有相当程度的实践经验,积累特定的实践内容,以此来推动知识的有效运用,要求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而且,新形势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更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结合,更加注重依靠社会实际,引导学生的思想和能力。而德育教育在数学课堂中的渗透,能够让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和数学理念去分析客观世界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
其次,德育在数学课堂中的渗透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当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仅局限在学历上,而是更加强调应聘者的综合能力,注重对应聘者思维和素养的考查。德育教育能够让数学课堂凸显出人文性的特点,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上的熏陶,树立创新意识和创新观念,以此来确保学生的发展能够顺应社会的趋势和主流。目前,大多数高中学校都在对现有的数学教学进行调整和改革,教师也在尝试性拓展教学方法和渠道,利用德育教育的相关元素为学生创造更加和谐且开放的课堂氛围,激发出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另外,德育教育在高中数学课堂上的渗透能够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品质,高中生的思想和行为发展都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所以他们也逐渐步入思维发展的成熟期,有更加强烈的自我表达欲望和探索欲望,对待事物的发展也会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和看法,并且对外界事物的反应,也会受到个人主观意识的影响。这也就说明,学生的情绪波动也相对较大,他们在面对事物的时候或许会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在这种情况下,推动德育和数学课堂的结合,可以把抽象知识转化为具象化的内容,并给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把算式和量变的规律,展现到学生面前,让学生进行联系和探究,帮助学生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让学生能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品质。
而且,德育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渗透,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在真正探究数学知识和概念之前,学生往往会习惯于通过自己的主观判断去认识基本的规律,所以他们也会认为数学知识是抽象且枯燥的,并且知识也不容易被消化。但数学知识的内在规律具有明显的美感和艺术性,许多名胜古迹的构造,都离不开数学知识和理论的支撑,所以,在数学课堂实践的时候,为学生介绍一些延展性的知识和内容,能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的价值和作用,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知程度。而且,高中数学知识中所涉及到的几何对称图形,或者是函数的空间形式,都具有一定的美感,学生也会在探究的过程中,逐步挖掘其中的魅力。最后,德育教育的渗透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爱国精神。从现阶段的高中数学教材中可以看出,编撰的内容不仅涉及到基本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对数学发展史有所反应,教师对这一发展脉络进行疏通和讲解,能够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了解数学的文化,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陶冶学生的情操和思想。
二、分析德育教育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渗透方法
首先,教师应当从课本出发,挖掘更加多样的德育素材,引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从当下的数学教材编写中可以看出,德育教育的内容所占的比重并不突出,这就需要教师多多花费时间,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和资源,并贯穿到课堂实践中去。教材上所列举的习题或者是例题,或多或少都会牵涉到德育教育的相关知识,所以教师也需要引导学生充分探究章引言和章头图的内容,为学生创设相应的课堂情境,传授爱国主义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并结合教学章节末尾的小资料,或者是“想一想”,“你知道吗”这些延伸内容,让学生了解德育教育的有关知识。例如,在学习与立体几何有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为学生介绍二面角的概念,并列举出我国第1颗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平面和赤道平面所成的夹角,为学生展示出相应的图片,作出说明,这样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到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成果,明确我国航天事业所取得的成效和壮举,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感受到祖国的伟大事业,激发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能够对科学产生向往,调动起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索欲望。
其次,教师应当把数学概念的教学和德育知识结合到一起,让学生构建起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和框架。概念和定理的理解,都需要依靠特定的辩证思维能力,要求学生掌握特定的基础和技巧。概念和定理在本质上是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总结,也都经历了从特殊到一般,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所以也具有明显的实践性特点。例如,在学习与定积分有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从分割开始,直到取最终的极限值,让学生懂得量变和质变之间的关系,懂得适度原则,把握事物运动的基本规律,分析事物发展的方向和变化的过程。这样可以把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也可以引导学生探究数学中的主要矛盾。
另外,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的主体内容,为学生传授正确的思想和方法。例如,在学习与三角形有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尝试设计,测量河对岸两建筑物之间的距离,或者是让学生用数列求和的方法,来解决分期付款的问题,这样可以让学生从实践经验入手,在解题的过程中获得更加直观的感受,然后再重复运用到活动中去,反作用于实践。也就是说,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用辩证的思维去看待数学问题,让学生懂得运用正确的论证方法,提高逻辑的严谨性和规范性,求得问题的答案,或者是整理出明确的思路。而这一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接受辩证唯物主义洗礼的过程,能够让学生懂得明辨是非,懂得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坚持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的基本原则,引发学生透过现象观察本质,纠正学生潜意识里的偏激和从众思想,塑造更加和谐的学习氛围与环境。
同时,教师也应当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树立坚定的意志和信念,帮助学生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思想。大多数学生之所以会对数学产生兴趣,往往起源于他们对问题的解决,起源于他们对问题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而解决之后的快乐和成就感,就能够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数学的精神魅力。同理可得,如果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没有摆正自己的心态,过于急躁,或者是对一些新颖的题型感到恐惧,那么必然会出现许多不必要的错误。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需要对学生进行技术上的引导和辅助,同时也要让学生静下心来,加强心态和品质的训练,让学生能够认真审题,充分把握好出题人的意图,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作风。
最后,教师应当让学生发现数学知识中蕴含的美感,数学语言本身是以符号为主的,所以也具有明显的简洁性,概念,性质,计算公式和定理都能够给人以简洁的美感享受。抽象的知识,也可以带给学生抽象的美感,图像的对称和函数的周期運动,都可以优化学生的视觉体验。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需要在课堂上把握好时机,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结合具体的教学主题,深入剖析,用趣味性的语言描述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得到美的熏陶和享受。同时,教师也应当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去引导学生行为的发展,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书写的规整和规范,并且要保持充分的耐心和热情,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疑惑,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被尊重。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持续性推动德育教育在高中数学课堂上的渗透是合理且必要的举动,这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应有之策,也是凸显课堂人文性和工具性的有效措施。本文通过教材的深入分析,知识规律的研究,数学内容的利用,意志的训练,美学的欣赏这几个角度,论述了德育教育渗透的方法和途径,充分尊重了高中阶段学生的基本特点,而且也结合了素质化教育的要求,能够作为教师的参考依据。在未来实践的过程中,教师也必须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参考文献:
[1]吴君彩. 高中数学信息化教育中的德育渗透[J]. 吉林教育, 2019, No.903(06):44-45.
[2]王璐. 高中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整合的价值原则及其途径研究[J]. 文渊(小学版), 2019, 000(008):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