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研究

2020-09-10 22:53:43赵亚峰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0年29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核心素养教学

赵亚峰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开始,要求广大物理教师注重发展和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为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有效促进学科综合能力。物理学习中,学生要把所学内容应用于实际生活之中,发展自身探究能力,提升解决问题的水平。有鉴于此,本文结合当前高中物理存在的问题,探讨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物理;教学

高中学科中,物理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高考试卷中往往以综合性试题出现。基于核心素养高中物理教学改革成为学生学习需求,也是物理课堂授课的发展趋势。从物理课堂角度来探讨如何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促进我国新一轮物理课程向着更加成熟的方向发展,有效提升授课质量,发展个体学科素养。

一、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新课改理念影响下,高中物理教师积极转变自身教学观念,采取多种手段展开物理教学工作,有效提升学科授课质量,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1)忽视了情境教学重要性,注重物理教学内容,不愿意应用情境来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导致物理课堂出现了深入学习状态慢的问题,导致失去物理兴趣;(2)不愿意引导积极参与,学生在物理学習中没有深入学习积极性和意愿,感觉物理知识学习起来非常枯燥无味,久而久之内心对物理学科产生畏难情绪,失去学好物理的信心;(3)科学思维培养不足,高中生正处于思维形成和发展关键时期,但教师却不重视学科科学思维的培养,物理教师不愿意把大量时间花费在培养思维方面,课堂教学中不重视物理科学思维的培养。上述问题的出现,影响着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导致高中物理教学中出现一些问题。下面,结合出现的问题来进行讨论,以期提升课堂质量。

二、核心素养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教学

物理授课中,教师要重视情境教学,以情境问题来促进学生思维向更深层次发展,激发课堂学习兴趣、引导个体对知识展开积极探索,形成科学思想方法。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结合班级实际学情,从现实生活中关注问题来取材,创设物理情境来吸引课堂注意力,使学生对所经历的教学情境来概括,在此过程中来建构起自身学科知识体系,运用科学思维来进行物理学习,与教师在问题交流中来展开讨论,对知识有更深理解。

在讲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理知识点时,教师结合实际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普通手电筒与自制手电筒间有何区别,画出两种手电筒的原理图,要求他们思考为何自制手电筒会发亮。班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思考,结合课堂实验设备来进行大胆猜想,让学生间展开思考、碰撞彼此物理思维、引发认知冲突,对知识展开深入研究。这一过程中,情境问题调动起班级学生课堂好奇心,对本节课学习新知识有了浓厚兴趣,促进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快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以问题情境方式结合生活实际来调动物理学习积极性,转变课堂学习方式,让每个人都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推动物理学习向前发展。实践表明,问题情境有效带动课堂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课堂学习动力,发展学科核心素养。

2.引导主动参与

从物理教学到物理教育,传统教学方法往往以知识为线索来开展,这就导致物理教师在教学中把知识讲解放在了重中之重,忽视了物理课程的育人功能。为了防止出现这种倾向,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把核心素养贯穿于教学的方方面面,让主要方面贯穿于教学之中,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学科核心素养。唯有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才能在学习中发展自身核心素养。课堂主动参与让班级中每个人都能在物理学习中收获知识,让他们在思考中有所进步,更好地理解教材中知识,构建起和谐师生关系、良好课堂互动氛围。

以牛顿第三定律教学为例,传统授课中教师以实例来展开授课,演示相互作用力大小、方向关系,从中总结得到牛顿第三定律。但是,这种教学方式中学生不愿意积极参与知识构建,难以深入理解教材内容,不符合知识认知规律。结合核心素养理念,教师不妨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和内容,先由实验来观察两个人拔河、螺旋桨在空中旋转,从中分析出两个物体间作用力总是相互的。面对着相互作用力关系问题,教师让班级学生自主进行猜想假设、在实验探究后展开研究,从中得到问题结果。再以现代化信息教学手段来动态直观地展示实验内容,总结归纳得到规律后掌握教材内容。这种教学方式大大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弊端,有效促进了班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课堂学习兴趣,提升授课质量和效率,发展学科核心素养。

3.注重学科思维

科学思维是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物理教学的一大任务是要培养科学思维能力。传统授课中,教师往往重视结论、忽视了学科思维的形成,降低了课堂学习质量和效率。新课改理念下,物理教师转变了自身教学观念和方式,发展学生物理学科思维,以思维促发展,引导学生掌握教材内容,加深对知识理解和掌握,在学习中形成学科思维能力,发展综合能力。

如何提升思维能力。教师要激发学习内生动力,让学生进行探索和研究,积极参与到学习之中,掌握知识点间相互联系。物理教材中,很多概念间虽然有一字之差,但内容却有很多不同,如,“时间”与“时刻”,“路程”与“位移”间区别,结合学生上课、下课及不同交通工具来展开授课,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展开讨论和分析,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和能力。以生动活泼的生活语言来描述物理现象和规律,展示其中蕴含的物理思想和方法,激发个体物理学习兴趣,深度思考后形成学科物理思维,从而形成学科核心素养。实践表明,物理思维的培养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内容,帮助他们在解题中熟练应用,提升了解题正确率、发展物理综合能力,让每个人都愿意积极投入到物理课堂学习中,发展学科科学思维。

总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要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从情境教学、主动参与和学科思维三个方面进行教学,鼓励高中生积极参与到物理学习之中,发挥学习主动性,在思考中理解知识,在实践中增长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难题,提升物理学科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肖敏.“多维发散型”教学方式构建高中物理“生产性动态课堂”[J].物理教学,2016(06):22-23.

[2]孙秀平.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的方法的创新与思考[J].新课程,2018(04):11-13.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核心素养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50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东方教育(2017年19期)2017-12-05 15:14:48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唐山文学(2016年2期)2017-01-15 14:03:59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今日教育(2016年7期)2016-10-08 09:44:23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