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2020-09-10 21:23夏丹红
教学博览 2020年29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道德与法治小学

夏丹红

摘要: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和重要阶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和健康心理等综合素养,教师应当积极响应号召,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地进行融合。不仅可以让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地发展,还可以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制意识,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素养。以下是笔者关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与阐述。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前言:

小学教育阶段,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他们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小学教育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环境的不断发展,社会中的不良风气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也越发的突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核心素养标准当中相当重要的一项目标要求,它直接影响着学生人生价值观念与社会观念的形成,教师应当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地渗透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当中,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综合核心素养。

一、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效渗入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来,受我国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们往往只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完全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他们个性发展的方向,再加上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导致很多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造成了学生家长、教师、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多方困扰和广泛关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核心素养的标准要求之下,教师们应当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不断地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和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与技能,通过全面了解和掌握现阶段我国小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状况,以他们的生理状况等特征,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总目标,精心为学生设计符合他们年龄段的教学方案和教学内容,将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地渗透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教学活动当中。

教师应当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中,积极引导学生明确自身作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进行自主地学习,不仅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还要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能力。教师还应当以鼓励和支持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更应当全面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积极地与学生进行平等地交流和沟通,让他们时刻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尊重,教授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还可以让学生以积极健康的心理状况,顺利地完成小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

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受我国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进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以“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理论知识的讲解。由于理论知识中抽象性的内容较多,再加上小学阶段学生智力水平和理解能力的差异性,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进行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逐渐地打消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厌恶感。针对以上现象,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以学生们普遍关注的事件或事物为出发点,为学生精心设计科学地教学方案和教学内容,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相关的教学教育。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我和我的同伴》(我是独特的)这部分教学内容时,教师首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一张图片,照片上面有不同国籍、不同肤色、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段人们的笑脸。接着,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你们能分辨出他们是哪个国家的吗?知道他们的年龄吗?能分辨他们的性别吗?这样的连续提问,可以勾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同时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接着教师可以留下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分辨和学习小组讨论,接着再让他们进行回答。这样不仅增加了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还增加了教学课堂中的趣味性。然后,教师可以给每位学生一张白纸,引导学生分别将自己喜欢的简笔画,画在这张白纸上,写上自己的姓名和年龄。让学生们在全面进行傳阅。最后,再为学生导入今天的教学内容,通过讲解让他们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无论你怎么画,每个人的画都无法完全相同,画作的好坏,并不代表人的好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特长,每个人也都有自身的缺陷和不足,大家要学会正确看待身边的人和事物,不能一味地将别人的缺点进行放大,也不能因为自己的优点而去小看或诋毁别人等等。通过这样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创设,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认同感,还可以培养学生自我接纳的良好心态,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心,形成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

三、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健康心理教育,仅凭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体现在学校,还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教师应当积极地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月为单位,经常与家长通过视频的方式进行沟通,充分了解学生在学校以外学习和生活的情况,同时注重对家长思想观念的引导,鼓励家长多与学生进行平等地交流与沟通,正确对待小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要让家长多注重对学生的引导,而不是一遇到问题就进行打骂。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表现,还可以帮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动态信息,及时关注他们的心理状况,培养他们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在他们需要的时候,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难题,让学生始终保有一颗乐观向上的健康心理。

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教育阶段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目前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重点教育问题。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地渗透到小学德育与法治的教学当中,才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等的综合素养,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梁伏其.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分析[J]. 教育观察(下旬), 2019, 008(005):107.

[2]滕燕. 基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探究[J]. 求知导刊, 2019, 000(045):82-83.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道德与法治小学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