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数据分析”是高中数学六大数学核心素养之一,也是数学的基本思想。培养和发展高中生的“数据分析”素养,一方面要重视概念教学,注重教学联系生活;二要重视新课教学,注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总结、提炼;三要重视典型例(习)题的分析,在注重一题多变训练的过程中揭示问题的数学本质和数学规律。
关键词:数据分析;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版)》之后,如何培养和发展高中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成为当下高中数学教师热烈讨论的话题。本文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和培养六大数学核心素养之一——“数据分析”素养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数据分析”素养内涵之解读
数据分析是指针对研究对象获得相关数据,运用统计方法对数据中的有用信息进行分析和推断,形成知识的过程。主要包括: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提取信息,构建模型对信息进行分析、推断,获得结论。
数据分析是大数据时代数学应用的主要方法,已经深入到现代社会生活和科学研究的各个方面。
在数据分析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中,学生能够提升数据处理的能力,增强基于数据表达现实问题的意识,养成通过数据思考问题的习惯,积累依托数据探索事物本质、关联和规律的活动经验。[1]
二、通过必修模块教学,激发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高中人教版必修三模块中的统计部分的一个核心就是数据分析。不论是统计还是概率,都要基于数据,基于对数据的有效分析,需要收集尽可能多的数据。在进行有效性预测时,为了使预测更合理,也需要收集更多的数据。如要选谁参加田径比赛,如果投票选举,那么就不符合统计观念,也就会不合理。但如果做到事前要收集学生平时体育成绩,再通过数据分析,然后去选选手肯定是比较靠谱的。
在教学中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考虑:一是要选择合适的素材。二是要让学生感受到数据分析的现实意义。我们不但要让学生知道这些联系,还要培养学生有意识地从数据分析的角度思考有关问题,也就是遇到问题时能想到用统计的知识分析数据的能力。
案例1.直方图教学时引导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如识图方面
一方面通过直方图估计平均数——平均数的估计值等于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每个小矩形的面积乘以小矩形底面中点的横坐标之和;另一方面过直方图估计中位数——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中位数左边和右边的直方图的面积应该相等.
三、通过“数据分析”,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高中阶段的学习要让学生有意识地、正确地运用统计知识研究对象获得相关数据,运用统计方法对数据中的有用信息进行分析和推断,以作出合理的判断。目前要求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它们都是刻画一组数据集中情况的统计量。而方差、标准差则是反映一组数据波动情况的统计量。故缺一就不全面。高中学生在进行数据分析时能自觉使用这两个方面的指标,体现出思维的灵活性。但实际教学中,当学生遇到真正的数据需要分析时,却有很大比例的学生考虑不全。所以说:统计教学的关键是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使他们想到用数据。学生要会从不同的统计图表中获取有用的数据,能从数据中提取一些信息。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分析数据,掌握数据分析的方法。[2]
四、 如何在例题习题分析中培养“数据分析”素养
除了在新课教学中培养和发展“数据分析”素养外,在典型例题的分析和评讲中、在练习和习题的训练中,教师也应有意识地加强学生“数据分析”素养的培养。
案例2(2014·重庆卷改编)20名学生某次数学考试成绩(单位:分)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
这道题主要考查:
1.已知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的部分数据,求其他数据,可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的数据求出样本与整体的关系,利用频率和等于1就可求出其他数据.
2.已知频率分布直方图,求某种范围内的数据,可利用图形及某范围结合求解.
3.学生要熟练掌握绘制统计图表的方法,明确图表中有关数据的意义是正确分析问题的关键.从图形与图表中获取有关信息并加以整理,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的热点问题.平面解析几何的基本知识、基本思想以及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难度适中,区分度好,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对高中数学教学具有很好的导向性。
五、 如何在實践活动中培养“数据分析”素养
对学生“数据分析”素养的培养除上述方面外,还可以采用实践活动课的方式让学生成为一个实际问题的参与建设者。这样除了增加学生统计学科的学习兴趣外,还可以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数据分析”全过程,达到培养其“数据分析”素养目的。
六、结束语
以上是笔者对“数据分析”素养的培养作的粗浅分析。教育对数据的使用才刚刚起步,教育的数据时代即将来临,通过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以及数据的全面感知、收集、分析、共享,我们会有一种全新的研究方法,这样的研究方法,将会对我们的教育产生巨大变革。正如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加里·金对“大数据分析”这样评价:“这是一场革命,庞大的数据资源使得各个领域开始了量化进程,无论学术界、商界还是政府,所有领域都将开始这种进程。”将来我们的教育教学该是怎样的,我们目前还不清楚,但我们不应只做看客,我们要有整合教学数据的能力,要有探索数据背后的价值和制定精确行动纲领的能力,要有进行精确快速实时行动的能力,我们应努力做一个创新的实践者。[3]
只要教师在数学课堂内外有意识加强训练和培养,“数学抽象”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就能做到润物细无声,积小胜为大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王林全《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 2008 (z2)
[3]吴晓鹏。数据分析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以一道高三模考应用题为例《文理导航(中旬)》 2016年05期
作者简介:汪冰(1976.3)男,汉族,安徽省宿州人,学历;本科,职称;中级,从事一线高中数学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