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共生:网络影像实践的主体性挑战

2020-09-10 07:22程晓杰罗琴月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21期
关键词:主体性青少年

程晓杰 罗琴月

摘要:在数字移动媒介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冲击下,网民越来越低龄化,媒介不断深入介入生活,这样的网络现状对青少年的影响到底如何?网络文化学习账户(study account)展示出了青少年网络生活中,媒介介入具有积极意义的一面。学习账户的表达需要结合复杂多样的媒介手段,如录制视频、作图与文案等,这种将复杂的网络媒介应用、参与到生活的网络表达,可以证明当代青少年更具有网络自信,他们将这种自信自如地应用在日常议题中,并且以自己认同的方式向大家展示出来,可见青少年与数字媒介的关系在向着成年人无法预估与控制的全新方向发展。

关键词:媒介共生;青少年;主体性;学习账户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21-0100-02

主体性是相对于客体性而言的。所谓主体性,是指主体的特征,是指主体区别于客体并使主体之所以成为主客体关系中的主体的特殊本质[1]。几十年前,马尔库塞、弗洛姆等人因为科技革命导致现代社会与现代人的异化而忧心忡忡,而人的异化的消除与人的主体性的增强是一致的[2]。然而在网络时代,青少年也在网络实践中开始表现出更多的主体性。

学习账户(Study account)以学习为中心内容,以视频记录学习过程、图片打卡学习片段或学习经验贴分享等作为主要的呈现形式。本研究选取微博社交平台中以“study account”为名的超话作为主要的网络媒体社群平台,从中随机选择了9位密切关注此超话的博主,进行线上访谈。基于访谈内容,以被访谈对象与网络、媒介互动作用的关系作为着眼点,对“study account”作出如下分析。

一、以应试为目的学习账户建立——量化自我的短期快感

拥有学习账户(study account)的博主大多数集中在受教育阶段(初中、高中、大学),他们初建学习账户,本能地试图通过学习账户以现实中的应试为主要目的,以短期、间断的形式发布自己的学习记录。他们期待通过学习账户在短时间内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也很容易从量化成文字、图像,甚至视频的“学习结果”中感受到极大的心理满足。

对象一:闫女士 23 女 应届毕业待业人员(考公)可支配收入:0~2000

“之前觉得学习很枯燥,每次学的时候很烦,现在会觉得每天学的时间越久,看着视频录制的时间越久越满足。”

对象二:林女士 女 23 大学毕业两年 考研二战中 可支配收入:0~2000

“看着自己一天天打卡的内容,感受到自己的努力,重新建立了自信。”

可见,这一部分群体需要短期频繁的成就感来刺激自我继续学习。选择建立学习账户这一行为,是个体自身对学习形式的主动探索,是从学习形式开始的积极的主体性建设。然而,应试教育给一部分个体带来的主体性缺位的现象也体现在了学习账户的制作中,个体无法凭借自我尺度衡量自己的阶段性学习成果,只能通过其他客观尺度增强对学习的效能感。

对象三:周沫 女 20岁 学生 可支配收入:2001~4000

“发现这类记录形式很容易让人陷入假努力吧……不可否认SA确实有起到一个自我激励的作用,但有时候会遇到明明没学多少,但看起来学了很多很努力的情况,但被成绩单敲醒。”

对象四:张卓妮 18 女 英国留学生 可支配收入:10000以上

“我去年一直有关注一个小女孩,今年高考,她就是让人觉得很努力,花很多时间在学习上,很完美很厉害的。但实际上她会花很多时间在微博上跟别人聊天,跟别人回消息。”

学习形式是学习内容的附属,基于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更加有效的学习形式会事半功倍。显然,微博超话中的网络媒介社群展示出的学习形式是非常鲜明的、具有互联网交互特色的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学习内容,运用网络学习账户这种形式,如果主体不加以思辨完全以学习账户中的内容作为学习成果的凭证,就很容易被冠以“冠冕堂皇却无用”的名头,这是缺乏主体性的必然结果。

二、以自律为目的的媒介反抗

媒介美国文化研究的代表格罗斯伯格提出了“媒介建构(Media Making)”概念,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媒介建构的世界而非媒介世界[3]。当下网络、媒介无孔不入,个人主体不断或主动或被动地得到网络、媒介的建构。当然,在形式达成的过程中,不可或缺地要利用网络与媒介,而当代社会主体本身就很容易被网络、媒介“绑架”。一部分访谈对象做学习账户的原因,是为了抵抗网络、媒体的“绑架”。

对象一:闫女士 23 女 应届毕业待业人员(考公)可支配收入:0~2000

“(我会)用手机录像防止我玩手机的心。”

对象二:林月 女 23 大学毕业两年 考研二战中可支配收入:0~2000

“在近一个月的视频录制里,我的坐姿改变了,不再趴着写字。”

不论是本能地想要把自我好的一面展现出来,还是主动利用优势树立标签,它包含着不同主体的不同期待,期待的强弱不同,对学习效率的影响程度也不同。而社交媒体中的各色人设呈现,很容易让缺乏客观世界经验,但逐渐拥有一定主体性的低龄青年无法自洽。因为主体性缺乏对事物真实性、客观性以及合理性的判断,在判断力不足的情况下,尽管个体拥有一定的主体性,但在社群产生的“环境效果”中,很容易将自我放到一个错误的判断标准之中,造成自我否定继而进入虚幻的困境之中。

三、以自律为起点的媒介共生

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网络、媒介却是当下最容易堕落的“陷阱”。学习账户尽管被不少人诟病,但是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发現,利用学习账户实现积极作用的大有人在。

对象一:翟晨旭 男 22 大学本科 医学生 可支配收入:2001~4000

“个人录制延迟拍摄Vlog ,时间单位约为60分钟,将手机放在一边进行拍摄,自己则专注学习。文字可以总结一下这个学习过程中的得失和下一段计划,写给自己,总结自己,激励自己,形成一个侧面自我引导闭环,如果幸运或许还可以用某些情景影响他人,感觉还不错。”

翟晨旭是本次访谈中唯一的男性,从得到的访谈反馈来看,他的思维逻辑非常严谨理智,形成的视频记录基本不加太多修饰,拍摄的角度、场地选择都比较随机,是所有访谈对象中“仪式化”程度最低的一位。他使用学习账户不过两个星期左右,视频打卡的数量达25条,相较于其他博主,这是非常高的频率。

“在没有其他活动,自主安排时间充裕的情况下,每日四到五次,与每天学习时长相关。(带来的影响是)每天的学习时长、学习的目的性、总结带来的整体收益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他在现实情境中其实已经确立好了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计划,在微博超话中进行视频打卡是为了在一天中挖掘更多高效的时间。这种最大限度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不在乎过多仪式化的行为,反而实现了学习账户效果的最大化。

对象二:曹女士 20岁 女留学生 可支配收入:2001~4000

“不只是学校那些死板的和自己规划的学习任务,学习其实还包括很多方面。”

“要看学习者更加关注学习这件事的哪个方面,关注结果的人觉得这些都很无所谓,关注过程的人会觉得很有意思。”

与其他访谈者不同的是,曹女士对学习有更宽泛的理解,她不以应试、激励自我学习为目的,反而提出了结果虽然重要,但享受这个过程更重要的观点。

对象三:周沫 女 20岁 学生 可支配收入: 2001~4000

“不可否认学习账户确实有起到一个自我激励的作用,但被成绩单敲醒发现自己是在假努力之后,就开始学着摆正自己的心态了。”

“后来更注重效率而不是学习时长,也慢慢摸索出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打卡对我来说有自我监督的作用,如果没有学习打卡的话,按照我之前每天疯玩的性格,我现在可能连大学都上不了。”

周沫在年龄较小的时候就开始建立自己的学习账户,且持续了3年左右的时间。她在这个过程中走过弯路,但在不断的经验积累和反思之中,找到了利用学习账户匹配自己学习任务,进行高效合作的方法。在长期的网络实践下,她利用学习账户实现了高效学习。

对象四:熊女士 年龄未知(30岁左右) 西安高校老师 可支配收入:4001~6000

“(这个过程)对自己来说很享受,随手拍就好,存在手机里没事的时候翻一翻,觉得哇原来自己每天都还挺认真挺充实的。看到其他的博主那么认真,我可不能掉队。”

首先本研究中唯一的青年教师群体的代表熊女士,在面对学习账户的时候,拥有较为客观的理解和判断。她将学习打卡行为作为一种自我提醒、自我勉励、自我约束的一种手段,从而利用学习账户这个社群,不断地刺激自我长期学习的活力与动力。

四、结语

由此可见,将主体性发挥在自我与学习账户相互作用的认知中,利用以往经验或不断摸索,可以平衡媒介、网络的适己性,利用其便捷、信息丰富等优势达成自己的规划。学习账户不是单纯的工具或形式,它是网络媒介下的以当代青少年为主要群體所呈现的特有景观,是当代青少年与网络媒体共生成长的时代阶段。网络、媒介改变了当下人群日常的生活方式,更在无形之中改变了低龄化人群的主体建构模式,其主体性的表现也区分于其他年代的人群。面对网络媒体的机遇与挑战,年轻的一代会给予社会更丰富、多维的自我表达。

参考文献:

[1] 余文森.略谈主体性与自我学习[J].教育探索,2001(12):32-33.

[2] 万林艳.网络时代的主体作用[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02):40-45.

[3] 罗成.“中介的潜能”——格罗斯伯格的媒介文化研究极其思想意义[J].中国文学研究,2019(04):1-8.

作者简介:程晓杰(1996—),女,辽宁大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传播学。

罗琴月(1997—),女,江西赣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传播学。

猜你喜欢
主体性青少年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偶像崇拜 与青少年成长
幸福感强的青少年更健康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
第二单元 做自立自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