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课例研究

2020-09-10 07:22植钦冰
高考·中 2020年3期
关键词:离子反应课例研究高中化学

植钦冰

摘 要:在高中的理科科目中,化学学科是一项复杂性较强的学科,然而因为当前很多化学老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依旧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故而教学效果往往不尽人意。因此,为了提高化学教学的效率,以此培养学生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采用“课例研究”的方式进行教学则成为化学老师重点研究的方向。本文通过简要阐述课例研究设计思路的基础上,然后进一步对“离子反应”的教学步骤进行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例研究;离子反应;教学步骤

引言:对于“课例研究”这一种教学研究方式,当前受到很多学科教学的青睐,而化学学科也不例外。因此,为了能够高效利用这一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教师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对此进行探究。如此一来,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不仅能够得到有效的增强,而且对化学教学的质量而言也可带来积极的影响作用。

一、阐述课例研究设计思路

在进行“离子反应”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时,为了让高中生能够更好的掌握这一内容,在对“课例研究”进行设计时,其思路应该如下:第一,注重对课例的选择,即保证课题具有化学核心素养发展的价值。第二,对于化学教学的目标教师要予以明确,并且对于如下的两个方面,即一是化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二是教学内容,教师要善于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挖掘。第三,为了能够高效的培养高中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创设问题情境是重要的手段。因此,在对问题情境进行创设的过程中要保证具备一定的真实性、价值性。第四,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离子反应”这一知识点,教师应该积极的对相关的实验探究活动进行开展。

二、“离子反应”的教学步骤

(一)引入概念

在进行“离子反应”的教学时,掌握概念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因此为了能够让学生对“离子反应”的知识进行掌握,教师首先可以通过如下例子引入概念:比如对动物机体而言,其离不开铜元素,因此为了促进动物的生长,饲养员则在食物中加入适当的硫酸铜。然而有些饲养员由于没有具备相应的化学知识,故而认为投入的量越多,那么就能更好的促进动物的成长。然而铜离子刻意和蛋白质发生化学反应,很容易导致动物中毒。那么当动物中毒时要如何处理?

针对上述问题,学生提出可以通过沉淀铜离子的方式进行处理。因此,老师可以准备如下几种试剂,即CuSO4、NaCl、BaCl2这三种溶液,然后将CuSO4溶液分别放入两个烧杯中,让学生思考将其他两种试剂分别加入CuSO4溶液后会有什么现象,并分析发生离子反应的離子是哪些。通过观察烧杯的现象,不难发现加入NaCl溶液的烧杯无明显反应,而另一个烧杯则明显有白色沉淀生成。由此便可以判断在装有CuSO4、NaCl这两种溶液的烧杯中,它们在溶液中发生电离后产生的离子间并没有发生“离子反应”。而在另一个烧杯中由于SO42-可以和Ba2+发生离子反应,因此烧杯中则有BaSO4沉淀生成[1]。通过这一例子,学生就能清楚的了解到“离子反应”的相关概念,以及学会判断在溶液中有没有发生“离子反应。”

(二)引导学生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

在“离子反应”的教学中,如何才能深一步理解离子反应以及学会书写离子方程式则是教学的重难点。因此,在了解“离子反应”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上文的阐述,我们已经知道当CuSO4溶液和BaCl2溶液混合在一起时发生反应的实际是SO42-和Ba2+。为此,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离子反应,教师可以提供如下方程式:Ba2++SO42-=BaSO4↓,然后让学生思考,除了上述的两种溶液可以用这一方程式表示它们的离子反应外,还有哪些物质也可以运用。

比如,学生可以找出含有SO42-和Ba2+的化合物,比如H2SO4、Ba(OH)2,然后让学生写出这两种水溶液电离出的离子方程式。而在此过程中发生离子反应的除了SO42-和Ba2+以外,H+和OH-也会发生离子反应。这时学生可以根据上述的方法并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他们就能很好的写出相关的离子方程式:H++OH-=H2O。而为了能够完整的写出这两种溶液发生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这两个离子方程式融合起来,即可以具体写成:Ba2++2OH-+2H++SO42-=BaSO4↓+2H2O[2]。如此一来,学生不仅能够充分的掌握这一类型离子反应的知识,而且通过举一反三,学生也能掌握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有效方法。

(三)探讨离子反应的条件和实质

由上可知,并不是所有离子都能发生化学反应,因此若想离子发生反应那么都应该具备什么条件?而对于离子反应的实质又是什么?为了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探讨,教师可以这样进行教学:

比如,对于CuSO4溶液,加入NaCl溶液后就无明显变化,但是加入BaCl2溶液后明显会有沉淀生成。因此,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沉淀的生成可以意味着什么?学生经过深思后不难发现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是降低的。由此可见,离子反应在发生的过程中,从本质上看就是离子浓度减少的过程。有了这样的思维后,接下来教师则可以让学生思考:能够减少离子浓度的方式都有哪些?学生经过思考,则可以回答出:生产气体、水和沉淀都能减少离子的浓度。如此一来,对于离子反应的条件和实际学生就能清楚的掌握和了解,进而就能进一步加深对“离子反应”这一知识的掌握。

三、结束语

“离子反应”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是尤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因此为了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效率,以此让高中生在高考时能够考到理想的分数,采用“课例研究”的方式进行教学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如此一来,学生在掌握相关化学知识时不仅能够更加全面,同时还能很好的培养他们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工作时为了能够充分发挥“课例研究”这一教学方式的作用,投入更多精力对该方面进行研究有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鹏飞,陈敏,陈凯.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课例研究——以“离子反应”为例[J].化学教育(中英文),2018,39(23):39-44.

[2]赵洪彬.立足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J].基础教育参考,2018(3):58-59.

猜你喜欢
离子反应课例研究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高级化学教师话题PCK表征研究
关注细节?灵动分享?打造生态课堂
依托课例研究 成就高效课堂
基于课例研究下的高校英语教师学习反思
《离子反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拾级而上 顺流而下
2015年高考“离子反应”试题分类例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