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美
摘要:影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效的主要因素有学生情感不积极、学习力不高、方法不符合认知规律等。基于这样的学情分析,本文就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出四点建议:第一是关注学生学习心理的调节,第二是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第三是组织开放的合作式学习,第四是采用感性直观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建议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3-252
当前,影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效的问题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学生的学习情感偏于消极。因为数学知识较抽象,趣味性低,理解难度大,大多学生不太喜欢数学。这样,学生在课上的思维投入率较低,表现为思维不集中、不活跃;第二,不重视对学生学习力培养。教师沿袭传统的灌输教育理念,自己投入精力很大。但学生思维跟不上节奏,接收知识速率低、“消化”能力弱;第三,教学方法不符合学生学习数学的理解、认知规律。
基于以上分析,建议关注以下策略以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调节学习心理
初中学生的年龄说在不大、说小不小,其学习观其实还没有完全形成。学习的主动性受情绪影响很大。高兴了、喜欢了,很短时间学习成绩就能大幅提升。不高兴了、情绪不好了,成绩迅速下滑并不鲜见。所以说,课堂教学的有效,不仅是与教师教学能力有关,而且与学生情感的相关性很高。通常,基于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师可关注两个着力点。一是要放下身段,别总是保持着“师道尊严”,想办法和学生去交朋友,提升其“向师性”;二是在课堂上多采用一些趣味、开放、活跃的教学法。比如游戏、辩论、探讨、互动、比赛等等,使学生感到数学学习的有趣。
二、训练思维能力
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什么是学生学习质效的“宝刀”呢?就是他们的学习能力。教师很能讲,但学生不会学,师生间知识传递不在一个水平层面上,课堂效率当然达不到预期。当下,不少教师将学习效率低、成绩差的学生归因为“脑子笨”,而其实,除了个别学生之外,大多学生之间的智商差异并不大。体现为“脑子慢”,主要就是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不足。所以,教师除了要想着如何教,而且要花费时间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专项训练。比如,教师遮挡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只展示一个角(通常是直角或钝角),让学生猜“另外两个角是什么角”——有些教师只给学生几秒时间思考,就马上揭晓答案并解释。认为这样“节省时间”,教学速率高。但其实,不少“脑子慢”的学生还来不急思考,听老师一讲“因为内角和是180度,一个角大于或等于90度,另两个角只能是锐角”马上能明白。但,没有经过思维,学习能力得不到训练。所以,通常情况下,教师应在提出问题后,给学生多留点时间思考。甚至,让他们在纸上去画一下,看看当一个内角是90度时,另两个角还有没有可能大于等于90度。这样,看起来是消耗了课堂时间,但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课堂效率会越来越高。
三、组织合作学习
不少教师特别不喜欢学生在课堂上“交头接耳”,认为这使课堂氛围显得散乱无序。但其实,就大多学生来说,课堂上说话并不是在聊闲篇,而是因为没听懂或没跟上节奏而向旁边同学求教。既然这种现象在课堂上是经常和普遍存在的,那为什么教师不可以就把这种学情变为一种学法呢?因为学生学习能力存在着差异,有些学生确实经常跟不上节奏,时间一长,就轮为“差生”,越来越跟不上。而如果教师采用开放的姿态,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给他们专门的时间去进行交流、探讨、消化,那么,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说的现象基本可以杜绝。而且,由于合作学习开放、活跃,又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一个三角形缺失了一个角,如何画出这个角的垂线?”有的学生百思不得其解。经过小组同学提示,马上就能学会利用“三角形三条垂线相交于一点”这个知识点来解决问题——以合作形式完成学习和解题,比起教师点拨来说,除了使学生乐学和训练思维外,还可起到培养学生交流、协作、表达能力的作用。
四、采用直观方法
初中学生的思维特征与小学生比较相近,比较突出的就是抽象思维能力弱,而习惯于感性直观思维,这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形成了一对矛盾,是影响其接收、理解数学知识的主要障碍之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应有意识将所教授的知识进行直观化处理。比较常用的方法有实物展示、动手操作和创设情境。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的时候,无论是轴对称现象的认知还是轴对称性质的探究,教师都不要采用单纯地让学生看屏幕(黑板)上图示的方法进行讲授,而是始终让学生手里拿着一张纸、一把尺子、一只笔,一边听教师讲,一边自己在手里折纸、画线、测量。这样,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速度快,而且同步完成了关键理论记忆。
综上所述,当下,影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效的主要问题有学生积极性低、学习力水平低以及教法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等。针对这些,要想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建议教师在教学中注意调节学生学习心理、重视培养思維能力、组织合作学习和采用直观化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雷丽青.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 数学教学通讯, 2010(18).
[2]刘炜.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探析[J]. 新课程(下), 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