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玉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对于初中化学教师所开展的教学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当前教育领域中不断强调的教学理念,教师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中学生在化学课堂感受个性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时,重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采用多种方式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有效提升初中化学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进行了研究,以期能够帮助学生实现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初中化学;思维能力;策略研究
初中化学学科不仅让学生熟练掌握化学知识,还能提升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能力以及化学学科专业素养。现阶段,初中化学教学中,依旧有部分教师将重点放在解题方法和实验技巧上,忽视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及时转变现状,提升化学教学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给学生带来更好的教学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切合生活实际,教师通过视频、图片、实验等多种形式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从中提出相关问题,主动找寻线索并得出相应的结论。因此,教师本身应具备创新思维的能力,正确引导学生思维,全心投入于学习知识的境界中,让学生能够形成多思多问的良好习惯,使其在学习过程中有自己独特见解。化学学科的抽象性丰富学生想象空间,让学生具备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不仅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升他们的思维灵敏度和应用意识。以下是对初中化学教学中该如何渗透创新思维培养的理念进行深入探讨。
一、运用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创意思维
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发散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主要表现形式,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在不同的思维方式下得出不同的结论。现阶段,初中化学学科与众多基础文化课相比,更突显了化学学科的创新性。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资源,将创新思维教育落实到课堂中并得以运用,组织学生参与多种形式的化学实验。这样,学生在进行化学实验操作时,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利用多种思维方式探索化学实验产生的问题。他们通过亲自操作寻求化学实验的奥妙,展开想象空间,提升创新思维能力,用多种途径和多种方法尝试解决,取得既丰富又全面的化学成果。
例如: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将理论知识讲解完毕后,将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划分,要求按照讲解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第一,学生按要求用托盘取出5克粗盐,将提前准备好10毫升的水倒入烧杯中,用药匙取一匙粗盐加入水中,再用玻璃棒搅拌。之后再加入粗盐,一边搅拌一边加入,直到粗盐不再溶解时为止。第二,把过滤纸折成漏斗状放入烧杯里的漏斗中,将洗液全部转移到漏斗中进行过滤。第三,把过滤后的滤液倒入蒸发皿,使用酒精灯加热的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滤液,等到蒸发皿中有多量固体呈现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最后,用玻璃棒将固体转移到纸上,放置在指定容器中,检测重量后,来比较食盐提纯前后的状态并计算出精盐的产率。这是标准试验的做法,而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可带领学生共同将实验步骤进行改良和创新,让他们在亲身实践中体验创新,在他们的意识中树立创新思维。为了加快实验的溶解时间,完全可以在实验溶解这一步骤中进行改进,把烧杯中的水换作热水,这样可以大大缩短酒精灯加热的时间。而在粗盐溶解之后,在进行蒸发皿加热蒸发这一步骤时,可以用生活中常见的吹风机向蒸发皿中吹热风,通过加快溶液表面空气流动的方法缩短蒸发时间。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时,应该从身边常见的工具着手,让学生们产生“原来还可以这么做”的体验,从而为他们培养出思维发散能力和创新能力,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切实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
二、创设多元化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深入探究
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课堂活跃氛围是初中化学教学行之有效的教学载体,为教师创新教学形式、优化课堂设计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條件,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理解途径。在课堂初期,为了能够让学生在短时间集中注意力,进入到上课的氛围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教师需要在备课环节,找到化学核心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搜集资料和素材,利用生活现象或者生活事件导入新课程。常用的方法就是教师利用视频或者照片为学生展示生活中产生的现象,并深入挖掘这个现象背后的化学问题,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去学习,找到相符合的答案。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采用情境式教学手段,应尊重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倡学生在课堂中发挥自身想象力,结合所学内容主动、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例如: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内容时,教师先为学生播放了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的短视频。在播放视频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清晰的看到埃菲尔铁塔远观依旧壮丽,但是将镜头拉近后,却发现铁塔上许多地方已经锈迹斑斑,严重影响了埃菲尔铁塔的美观和安全。为了防止埃菲尔铁塔进一步被腐蚀,工人们对铁塔进行修复,在外面刷上了一层油漆。通过让学生观看这个短视频,教师向学生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埃菲尔铁塔为什么会出现锈迹斑斑的情况?第二,工人们在铁塔表面刷上油漆有什么用处呢?学生们对这样的问题充满着新鲜感和好奇心,开启课堂上激烈地探讨,他们带着好奇心和问题,开始在教材中寻找答案。由此可见,教师利用化学探究的方法为学生解答现实生活中的难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化学应用能力。在化学实验活动中,学生们能够感受到化学学科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产生化学兴趣和求知欲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化学教学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教育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初中化学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拓展教学资源融入新颖的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为了增加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往往会在教学中融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和化学实验时,可以熟练掌握化学实验步骤,开展化学规律的探究,增添化学教学的趣味性,使其全身心投入到化学教学活动之中,从而提升初中化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建红.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构建“有效提问”的策略[J].中国新通信,2020,22(03):202.
[2]龙 鑫. 创建生活情境,培养初中生的思维能力[J]. 新时代教育,2019,1(4).
[3]高松林.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17):98-99.
重庆市酉阳县大溪初级中学校 重庆市酉阳县 409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