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
摘要:随着时代和教学的发展,如何提高教学效果一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追求的问题。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对教学实效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的教育教学形势下,有必要结合新课程理念开展有效的教学策略研究。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分析了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的策略和路径。
关键词: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
物理课程对学生认识客观世界、树立科学思维、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和责任担当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实验方法和手段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我国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全面实施之际,物理在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国家科技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高中物理教师应该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探索和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课
情境的创设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可以减少学生对物理概念的抽象化,使学生在更加轻松直观的环境中学习应用物理概念。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一系列思维广度较小的问题,激发学生的解题欲望,为学生提供成功解题的可能性。同时,通过一系列环环相扣的问题,让学生们“跳桃摘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完成知识的提升和思维的飞跃。
例如,在教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时,高中物理的学习过程通常比较枯燥,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在这种枯燥的氛围中很容易丢失,对此,笔者设置了导入环节。在导入环节中,笔者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们展示了一些相关的图片,通过图片的直观性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在这段时间里,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更加高涨,这也体现了信息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随着课程的推进,笔者再正式引出本節课程的内容,带领学生们学习本节课程的知识,进而促进学生们对物理学习的学习效果。这样,笔者通过创设情境引出新课,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重视实验教学的发展
1.设计演示实验,规范引导学生
演示实验是教师在课堂上使用最多的实验方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就地取材,灵活性很高。通过实验演示,可以将枯燥的教学内容抽象为具体,同时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前,首先要做好充分准备,精心设置实验环节,多次调试实验仪器,能够准确估计教学时间,提前完成向学生展示的一些不必要的环节。此外,教师应尽量使实验仪器的尺寸更大,并仔细设计仪器的位置和物体的摆放位置方向。必要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借助投影设备,将实验过程呈现在大屏幕上,或者采用小实验放大的方法,使实验现象更加突出和明显。
例如,在教授《力的合成》时,本节课程涉及到一些实验,但由于实验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很难完成,对此,笔者设计了演示实验教学。课程开始后,笔者先为学生们介绍了本节课程的实验内容,让学生们初步了解力的合成的概念,随后,笔者再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们详细演示实验的过程,通过视频的详细介绍,学生们可以直观了解力的合成的条件。在实验演示的过程中,笔者会将难点进行多次演示,并基于详细的讲解,帮助学生们快速理解本节课程的实验内容。这样,笔者通过设计演示实验,规范引导学生,加快了学生的理解速度。
2.组织探究性实验,教师指导纠错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探究过程中,才会对实验的内容产生更为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实验时,可以遵循提出实验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操作实验仪器、观察实验现象、收集实验数据、进行实验评价等具体步骤。保证师生参与探究的过程,并在实验结束后,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处理和对实验现象的总结,得出实验结论。让学生在探索中感受到合作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分析问题、推理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授《动能的改变》时,本节课程的内容主要以实验探究为主,对此,笔者在课堂中开展了实验探究活动。课程开始后,笔者先带领学生们对实验内容进行熟悉,了解实验流程,然后,笔者再给予学生们独立实验的空间,锻炼学生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在学生们实验的过程中,笔者则会在一旁观察,指导学生们的实验方法,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们都发挥了自身的创新能力,对实验数据进行记录。这样,笔者通过组织探究性实验,教师指导纠错,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促进学生全面参与
在有效的课堂中,必须有学生思维的积极参与,才能产生偶然甚至意想不到的教学生成。如果老师在课堂上太过强势,不能给学生充分思考和表达的机会,那么学生的思维能力必然会在很大程度上被“抹杀”,课堂上就会出现科学错误。在课堂上放手,你说的每一句话,甚至很多话,涉及思考的教学代,都能时不时地激发思考,让师生一起体验这个过程,进而让越来越多的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因此,在物理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参与,注重教学,促进学生思维的参与和发展。教师给学生更多的空间,更注重教学的生成,教师的课堂就会更加丰富和完善。
例如,在教授《能量守恒定律》时,笔者在课程中设置了学生自主学习环节,在这段时间里,学生们可以自由探索本节课程的内容,通过预习的方式学习课程知识。在学生们预习结束后,笔者会检验学生们的预习成果,当发现学生们的问题时,笔者则会给予学生们指导,完善学生们的学习方法,进而促进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这样,笔者通过设置学生自主学习空间,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参与。
总的来说,有效的教学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学习上,学生不累也能学,他们对学习物理感兴趣,会不断探索学习物理的方法。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在教学上花费大量时间,耗尽了自己的十八般武艺教学效果依然不佳,学生的学习负担越来越重,兴趣有待提高。因此,实现高中物理有效教学是关键,这需要每一位高中物理教师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杨明军.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J].华夏教师,2018(02):73.
[2]徐发林,李莉.高中物理课堂教学难点突破有效教学策略初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1):70.
福建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福建省漳州市 36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