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梅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逐渐完善和发展,小学数学的课堂也逐渐鲜活和生动起来,数学这门 学科不再是枯燥的公式和定理,也不再是难理解的概念和几何图形。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可以从各个方面提升数学课堂的质量,以下是关于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整合
1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重要意义
1.1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严谨性,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可以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让学生在观看和学习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稳步提升。信息技术满足小学阶段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可以有效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与好奇心。小学阶段的学生都非常喜欢各种各样的动漫,信息技术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将数学知识通过动画、视频、图片等形式呈现出来,彻底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实现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稳步提升。
1.2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新的教育形式下,教师必须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自己的辅助作用,激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需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和微课视频等,锁定学生的目光,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1.3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也能给探究教学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第一,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搜集更多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和信息,将多种不同元素的素材整合起来,设计出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多媒体课件与微课视频;第二,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平台,促使学生搜集到更多适合自己的资料和资源,线上和线下教学可以有效融合起来,更快更好地实现学习目标,还能增进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在此过程中可以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1.4带给学生更多的学习动力
在过去,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课堂氛围较为沉闷,学生在课堂中经常出现昏昏欲睡的情况。在新形势下,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将原本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直观和形象,而这不仅可以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还能带给学生更多的学习动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能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充满动力后,可以自行利用信息技术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
2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方法
2.1现代信息技术与在授课过程中的用处
由于数学学科的抽象性,导致很多概念不能被很好的理解,而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若想给学生灌输几何体的概念,只能用一些生活中的事务进行举例,如:房屋对应长方体,足球对应球体等。而对于更复杂的几何体往往束手无策。再将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整合后,一面白板和一架投影仪便可解决大部分问题。同样在讲授几何体的情况下,通过投影仪和白板,可以展示出各类立体图形的不同角度,以便小学生进行全方位立体的观察。同时,利用Flash动画的可变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点、线、面、体”等相关概念,例如:在屏幕上绘制出一个点;利用Flash动画技术将该点向两侧无限延伸,可以形成一条线;将这条线在平面内移动,会形成一个直观的平面;再将平面沿着法线的方向移动,会形成一个立体空间,也就是立体图形……而这些,是刻板的口述或板书不能表达的视觉效果。
2.2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互动
信息技术的注入,是的小学数学课堂的互动不再干瘪没有活力。虽然小学生性格单纯,思维活跃,但是仅仅依靠老师的板书和表达,很难描绘出各类数学场景和问题以供小学生思考和解答。但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多媒体的优势得以发挥,教师能够借助器材创建各类问题的情景,以便激发小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更能激发其学习热情,引领其在数学的太空中继续遨游,并在此过程中寻找同伴,互相探究和帮助。例如,在学习“几何图形的面积”时,教师可以先讲授基础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如正方形、长方形等。再将一些复杂图形,如平行四边形,在多媒體帮助下演示切割为若干份,再对小学生进行提问,引导他们回答出这若干份图形可以拼接成什么形状,最后通过动画将若干份拼接为常规的长方形。再如,时间的观念是很抽象难以理解的,尤其对于时钟的运转,很难口头进行描述,只能实际演示,此时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性便束缚了教师的授课,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与小学生进行互动,动画展示时针、分针、秒针的旋转,并在不同角度停下,令小学生读出当前时间。如此直观的演示和互动可以给小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带给学生更加具体动态的学习效果。因此,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之间的整合与互补,让小学生在课堂上更加喜爱互动,更加热爱思考,极大地增强了小学生的学习自信和学习能力。
2.3通过信息技术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
现代信息技术对应用软件的开发可谓驾轻就熟,因此,针对小学数学的学习软件也层出不穷,而第三方软件的合理使用可以更加科学透明地测试小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引入第三方学习软件之后,教师可以令学生进行章节测试,形式为线上答题。这种测试方式具有便捷,可定时,防止抄袭等优点,督促小学生独立思考,完成练习。而统计技术的使用可以让老师对学生的成绩一目了然,无论是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还是众数,都统计在册,方便教师了解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和了解个别同学的弱项和不足。此外,通过第三方学习软件,教师对自身的教学水平也会有所反思,倘若学生对某些章节的题目整体掌握程度较差,那么教师则需要适当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更加通透有逻辑地讲述相关章节的知识点。
3结束语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了较多便利,也为课堂教学提供了较多的机遇。因此,教师需要了解信息技术的作用和价值,将数学知识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起来,运用微课视频与学习任务单帮助学生完成课前预习,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创设教学情境,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蓝秋芬.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有效整合的实践与思考[J].考试周刊,2021(11):87-88.
[2]程建.探究如何实现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J].天津教育,2021(03):56-57.
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白泉镇第二中心小学校 吉林省辽源市 136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