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环
摘要:在数学学习中,数学思维是对数学知识、理论、方法和规律的基本理解,是从数学理论中抽象出來的,并用作解决数学问题的参考思想。将数字和图形结合起来的想法是依靠图形,思考数学问题,使学生能够直观,生动地学习抽象的数学问题,从而增强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为此,本文基于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方式为题,通过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实践感悟基础上,谈论自己的教学看法,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参考性价值。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形结合;方式应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数学教学越来越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但是,数学老师过分强调学生对数学公式的记忆,他们缺乏数学思想的渗透。这也造成多数学生面对抽象的数学问题而恐惧和退缩,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改变教学思路,渗透数形结合的教学思想,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从而实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本文基于数形结合的教学思想渗透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参考性价值。
1. 数形结合的思想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时要考虑的问题
与传统的教学思想不同,将数形结合起来的思想不仅需要教师的引导,更重要的是需要学生的协作。因此,在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时,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的思维习惯。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观念迫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习惯于被动地接受和记忆,他们没有机会改变各种抽象的教科书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要用数形结合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解决新知识,养成数形相结合的思维习惯,这样将会有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理论。第二,学生的问题解决模式。数形结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更重要的是,数形结合的实际应用是使学生摆脱传统的固定式解决问题模型的基础,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进行逻辑思维的可能性。第三,传统教学方式。传统教学方式无法真正发挥数形结合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应当以学生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变教学观念,并充分利用各种设备和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学习将数字思维与形体思维结合起来,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2.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中的运用关键在于教师的精心引导
(1)提高教学知识,加强理论学习
为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将数字和形状组合在一起的想法,教师需要了解将数字和形状组合起来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的重要性。但是,教师将迫使学生机械地,反复地记住数学知识点,公式定理和数学问题,以达到教学目标并为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通过这种学习方法,学生很难增加对数学的兴趣,并且他们将减少学习数学的动力。另外,一些小学数学老师的专业技能差,在数学教学中,学生没有扎根或很少渗透数形结合相结合的思想。因此,教师必须不断提高他们的理论学习能力,并可以参加学校的培训,数学研讨会,讲座和其他活动,以便教师深刻理解数形结合的概念和意义以及重要性。同时,它还可以改变教师的传统观念和落后观念,并通过不断学习来增强他们的数学观念。通过对数学思维的系统研究,教师提高了专业素养,纠正了自己的不足,以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渗透数学思维,帮助学生获得充分的数学技能。
(2)趣味例子激发学生对数学文化的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和思考的重要因素。数学的概念是抽象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多数学生都有难以理解的学习现象,单调的教学方法很难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这也不利于数学思想的渗透。因此,创建一个有趣而生动的例子是有效渗透数学思维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在学习中,数学老师可以举例说明数形结合的组合,通过历史的起源和演变,唤起学生对丰富学习方法的兴趣。例如,让学生充分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之前,教师应使用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教学从互联网上收集数形结合思想有关的历史数学故事,并将其添加到课程,并使用文字帮助学生了解和吸收,这样通过趣味的、直观的教学方式,将会大大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3)做好数形结合的推广与各个知识模块相联系
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优势,所以教师要积极做好数形结合的推广工作,将数形结合充分落实到数学各个知识点和模块的教学中。如教师可以在数学应用题的训练中融入数形结合的思想,有这样一道数学题目:“三角形的底和高分别为9厘米,现在有长72厘米、宽12厘米的纸板,可以剪裁出多少个三角形?”在解答这种应用题时,教师可以积极利用数形结合教学思想,引导学生画出三角形的图形,直观地解答问题。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实践应用能力,還可以为学生开辟多元化的解题思路,提高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效率。
(4)融入数形结合思想提高生活化应用
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是一种的新的教学模式,教师需要将理论知识与生活中的事例有效地结合,使课堂内容更加贴近实际生活,进而全面提高教学有效性。因此,教师在五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适当的拓展知识点,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活情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
例如,在进行“圆的面积”教学时,为了加强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创设出生活情境,如,学校要在墙的一边用15.7米长的篱笆围一个半圆形的花池,那么同学们能算出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画图,帮助学生理解。教学中引入学生比较熟悉的教学生活情境去理解和运用圆的面积进行相关的计算,加深学生对圆的面积的理解,培养学生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再如:在进行“分数的性质和意义”教学时,教师给出一道题:观察一下今年的日历,算一算,十月份的法定假日占这个月天数的几分之几?上学天数呢?通过学生自己统计分析,动手操作,自我创造等主动探究活动,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灵活的综合运用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将抽象的分数知识具象化,加深中小学生对分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成绩。
总而言之,将数形结合组合起来的想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的原理和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因此,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应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力求渗透数字与形式相结合的思想,组织学生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他们提供的便利和好处,学生才能具有信心和动力进行有效学习。同时,教师应该建立人本教学观,以围绕学生、激发学生、发展学生的角度去优化自己的教学过程,这样才能提高自己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最终实现小学数学教学高效化、优质化。
参考文献:
[1]王颖.浅析“数形结合”的数学教育意义[J].教学与管理,1998(2).
[2]郑毓信.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4(4).
[3]司光辉.小学数学数形结合法在五年级教学中的具体运用[J].中外交流,2018,000(036):131-132.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第一实验小学 25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