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
摘要: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在现代社会,个人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学校教育,越来越决定于学校教育。所以,学校教育应尽可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教育打好基础。
关键词: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
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1坚持“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现代教学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以育人为本”而不是“以知识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以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本,把人的发展放在第一位,在教学中要真正把学生视为具有学习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和发展潜能的生命个体,并将教学实施的重心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注并调动其积极情感、激励其不断上进、促进其全面和谐发展上,培养学生自信,乐观,勤奋,善于思考等优秀个性品质,健全其人格,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人,发展的人。因此,我们一是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尊重差异才是真正的尊重。要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我们必须尊重学生,树立服务意识,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这也是为师之道。二是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在活动中有不同的情感体验,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不同的情绪情感表现,充满爱心地去赏识每一个学生。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三是要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课堂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地方,更是学生心灵、人格成长的地方。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和显现教学内容中的教育成分,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道德行为表现,要用爱心滋润学生的心灵,让知识与人格同步成长。
2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
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的必要保证,对师生双方良好品质的形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会对学生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充分挖掘并发展每个学生独特的察赋与潜能,唤起他们内在的求知欲望和创造激情,产生强烈的自信和自尊。师生之间如果缺乏积极的情感联系,不仅会使一直为人们所珍视的师生情谊黯然失色,也会使教学活动失去宝贵的动力源泉。因此,优化师生情感关系,建立和谐、温馨、感人的师生情谊,构建和谐教育氛围,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更是其内容和仟务。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情感,学生的心理障碍、心理疾患和由此引发的事故,甚至悲剧是很多的。因此,我们应该把培养健康的心态看作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一个重要方面。
3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自主发展
学会学习是人的自主发展的重要条件;学会学习,也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我们就是要通过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改变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实现“我要学习”“乐于学习”“学会学习”,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学习方式不仅包括相关的学习方法及其关系,而且涉及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新的学习方式主要为发现学习方式和探究学习方式。在发现和探究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而不是对定论的被动接受与记忆。新的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發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种学习过程中,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学会学习”有了现实的土壤,将有助于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要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调动其求知欲望,让其获得求知方法,使其亲历求知过程,促其在求知中“自主”,教师都尽可以大胆去尝试,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真正地、实实在在地得以体现,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能“自读自悟”的最佳境界。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应该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改革和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和谐、自由的发展。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希望以上建议能有助于平衡学生的发展,扭转传统只关注学生学业成绩好坏的观念,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让素质教育不再是纸上谈兵的东西,而让它真正成为当今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实行模式从而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罗江久.利用课程资源分层教学 全面促进学生个性发展[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01):54-56.
[2]杨丽霞.高校德育应在全面发展下引领学生个性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2011(19):39-42.
[3]杨秀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03):143-144.
西华县昆山学校 河南省周口市 466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