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2020-09-10 05:53:43周文珺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0年37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小组合作运用

周文珺

【摘要】随着新课改步伐的加快,教师也要不断的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授课模式,要与教育部门的部署任务同频共振。当前,教育界指出,历史教学中有效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探索能力。更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提炼出符合学生自己人生需求的历史核心素养。因此,教师需要将学习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放在第一位,通过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优化学生历史课堂教学的任务和教学模式,从而为学生的历史学习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

【关键词】小组合作;初中历史;运用

一、引言

教育部门对历史教工作者严明指出,需要及时转变对学生传统的教学模式,要重视教学的过程和学习方法的教导。重点不在于学生学会了具体章节的知识,应对考试。而是要通过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能力,借古思今,能更好的指导生活实践。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常见问题

(一 ) 老师对小组合作学习不重视

近几年来,每个阶段的学习探索都在推进新课改。使其历史学科的地位已经可以和语文、数学等重要学科相持平。与初中其他文化科目相比,历史具有趣味性和故事性,是大部分学生喜爱度较高的科目。在历史课堂开展环节,老师可按教学需要将学生进行小组划分,并分配各小组的学习任务,[1] 让每个小组进行不同侧重点的知识讨论。但小组合作学习这种需要老师一对多的教学模式,对教师而言精力有限,持续跟进较少,导致学生分组过于流程化。看似热烈的知识讨论,部分小组实际上是学生在进行无关学习的闲聊。也有部分学生的关注点只停留在老师小组分配时提出的问题上,对于后续提出的问题,学生置若罔闻,并不关注。这种现象的存在足以说明课堂分组讨论缺乏实效性,造成了宝贵课堂时间的消耗。

(二)老师对小组合作的问题设立不够突出

历史教师工作者在将学生分设小组自主学习时,多数提出的问题是学生带着已知的答应而开展的讨论。此现象在历史课堂中较为常见,介于此,对学生进行分组学习是没有丝毫价值的。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改进方法

(一)根据学生的兴趣点提设问题

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趣,取决于老师提设的问题是否有趣。兴趣是推动课堂成效的首要因素,学生对课堂的兴趣一方面取决于对老师的喜欢程度,这主要是由老师的语言魅力和教学水平决定的。另一方面,是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在每门学科里面都有相应的趣味点,老师要擅长抓住学科知识的趣味点开展教学。由此得出,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老师要做好充分的课堂准备,以学生的兴趣点提设问题。另外老师需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根据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做出的反馈及时课堂调整。优秀的历史教育工作者,应该具备教学方案 a 和教学方案 b,在方案 a 效果不理想的时候,及时调整为方案 b,确保老师的课程设计具有科学合理性。最新版初中历史教材里面,包含了较多趣味性的课后问题,值得老师在课堂提出,交由学生小组之间交流挖掘,探析具体事件的教训和历史意义。举例:西安事变,杨与张将蒋介石扣押, 国共停止十年内战,民族统一抗日战线的成立。这个事件, 可以让学生以自己的观点去探析,到底扣押对还是错?假如不扣押,任由蒋为之,持续国共内战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局面? 历史改写,今天的我们将面对什么样的生活场景?通过学生对知识的反思、总结与创新,不同的历史事件对学生对世界问题的看待具备一定的参考意义。

(二)小组合作科学化分组

初中生处于青春期,思维敏感多变,自尊心强,不喜欢教师强行灌输的思想。随着新课改的提出和发展,对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之间的合作也可以有序开展。尽可能教师给予学生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小组之间进行章节知识的学习和探索,让学生多表达自己的心声,把自己的知识分享于他人,赢得别人的掌声与赞誉。[2] 只有教师迎合了学生的需求,顺应学生自身的性格特点来开展教学,就一定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知识。另外,老师在分组时,当以优差生互相搭配的方法进行小组划分,不能重点培养尖子生。在参与小组讨论时,尽可能让差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与帮助,欣赏与重视。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老师可以选由成绩落后的学生为组内学生进行知识讲解,有助于学生增强学习信心。有时候老师一个善意的举动,就能为学生打开一扇开启智慧的大门。所以,老师不仅要在教学中扮演好知识的传播者,更要做好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三)将老师指导贯穿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全程

小组合作的目的是为了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若老师抛出相关问题,任由学生互动,坐在一旁静待渔翁收利,是不可取的。一方面,初中生的历史积淀较弱, 缺乏站在更高维度去看待问题,所以对历史问题分析容易断章取义。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对历史知识学习章节化,只知道某一个事件的存在,但对事件的导火线、以及历史意义不能客观的认识和判断。[3] 此时,就需要老师参与到讨论中, 用心聆听学生的看法。对其错误的观点及时给予引导,避免学生以偏激的心理学习知识,形成扭曲的价值观。由此得出, 教师作为整节课堂的设计师,要及时给予学生知识学习的点拨,又要在学生发散思维,有独特见解时给予积极引导,让学生始终处于一个积极正面的历史学习维度。

总结:相较于传统教学方法,新课标下的历史课堂摒弃了“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转而换为“学生的知识, 学生自己来取”的先进理念。小组合作学习是顺应教育需求而提出的,历史教师在学习新教育思想的同时,教学模式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理论促实践,以实践促实效。唯有对学生“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方能耕耘见成效,培育出优秀的历史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小芬 . 立足核心素养 , 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J].文理导航 ,2017:71.

[2]李体芹 . 小组合作学习 , 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J].都市家教 ( 下半月 ),2017

[3]路紹军 . 促进课改 , 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J]. 人文之友 ,2019:208.

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忙丙中学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小组合作运用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文评改“五步曲”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PBL与小组合作教学法在流行病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探析集约化管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43:16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26:45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51:22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