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秀芳
课前思考: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8~29页“拔萝卜”。本节课的内容是在整十数加减法,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先提供了小兔拔萝卜的情境,从中引出问题:“一共拔了多少?”让学生自己列式尝试计算,并在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中探索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充分体现算法多样化和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这里要重点强调的是教材中注重用计数单位直观模型和计数器来帮助学生演示计算的过程,其目的是使学生在计算时头脑中有具体模型表示计算的表象作支持,当学生在探索运算的抽象过程中遇到困难时,直观操作可以帮助学生由抽象到具体。另外,教材在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过程中,第一次出现竖式计算方法,竖式计算教学时,我们如何指导解释:为什么列竖式计算要从个位加起(而不从十位加起)?竖式计算是一种重要而又易被学生接受的计算方法,是学生学习笔算的开始,也是以后学习多位数笔算加法的基础,引导学生在分析比较中理解并接受这种方法,体现了一定的算法优化的思想。
教学目标:
1.会计算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2.掌握竖式的书写格式和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竖式的书写格式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会用竖式进行加法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 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课件演示:
师:(结合动画情境)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想听吗? (想)
森林里住着小兔一家人。兔妈妈对小白兔和小黑兔说:“又到了收获的季节,你们两个都长大了,帮妈妈做些事,好吗?”。小白兔和小黑兔拍着手高兴地说:“当然好了,妈妈快告诉我们,做什么事呢?”。兔妈妈说:“去菜园帮妈妈拔萝卜吧!”两只小兔听后,高高兴兴地去了菜园。
(设计意图:通过生动形象的故事情境集中学生注意力,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兴趣。)
二、引导探索、动手操作
1、多媒体播放动画:拔萝卜。
师:你们瞧,两只小兔拔了好多萝卜啊!它们在干什么?
生:它们在数自己拔了多少个萝卜?
师:(出示)白兔说:我拔了23个萝卜。
黑兔说:我拔了36个萝卜。
2、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呀!同学们,根据小兔拔萝卜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生: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
生:白兔比黑兔少拔多少个萝卜?
生:黑兔比白兔多拔多少个萝卜?
3、師:同学们提出了好多问题,咱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
4、请学生说怎样列算式。
生:36+23=?
(有的学生已报出结果。)
师:算出结果的同学想一想自己是怎么算出来的。
(学生动手探究,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引导、帮助。)
5、学生汇报自己的计算方法。
生1:利用计数器:先拨36,再在上面拨23。
生2: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30+20=50 6+3=9 50+9=59
生3:利用前面学过的知识:36+20=56 56+3=59
6、师:我没有用计数器也能对这个算式进行计算,你们知道我是怎样算的吗?
列竖式计算。
36
+23
师:讲解列竖式的方法。
7、师:出示两个问题,请学生试着解决。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探索36-23的算法。
师:你们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生:学生汇报
8、师再指导学生列减法算式。
36
-23
----13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充分尊重学生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亲自经历知识、结论的形成过程,探索计算36+23的方法,发展思维能力。算法多样化的过程中,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同时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又注意算法的优化,使学生在比较中选择较为简便快捷的方法。)
三、巩固提高、发展思维
1.师: (课件出示教材第56页“练一练”第5题)
生试做,师巡视,指名到黑板上板演。
2.(课件出示教材第56页“练一练”第4题)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培养了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首先,通过"拔萝卜“这个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机会,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其次,在学生经历探索算法多样化的过程中,能积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引导学生运用多种算法,在实践反思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这节课的教学对今后学习进位加减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听课老师的意见和自身的反思,针对教学中失败之处作如下改进:
1、该放手时就放手。大胆放手让学生参与研究的整个过程,不要怕学生出错,教学本身就是在纠错的过程中不断创新。让学生自己先思考用多种算法计算结果,再用计数器过度到列竖式,然后在汇报中师生共同纠正。学生汇报时候老师要起引导作用,而不是主导。
2.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体验的时间和空间。要把主导权还给学生,要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