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洪
摘要:教育体制不断改革,德育已经成为现阶段普遍流行的一个话题,已经有很多学校对于德育教学加强关注,并将其运用于日常教育中来,其可将教学效果增强。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一个核心阶段,教师应对学生更加重视,可以在进行德育时,加强对学生实施激励策略,让学生对于德育知识理解更充分。本文是针对小学德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小学德育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学;有效;激励策略
引言
小学是学生启蒙教育的一个关键阶段,学校与教师应对于小学生健康成长更关心,了解学生日常生活以及教育情况,在注重德育效果增强的同时,要将小学课堂德育效率提升,创新教学方式,可以利用激励策略对于学生进行科学教育,将德育效率提升,使德育知识可被学生更深的理解。本篇文章是笔者针对小学德育教学的现状、以及小学德育教学中激励措施的实现途径的简单介绍。
一、小学德育教学策略实施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问题
小学阶段,针对学生实施德育其可促进学生的心理更快的成长,现阶段多数的德育教师基础教学技能不足,学生无法从教师的教学中领悟到德育教学对于自己的价值,因此,学习积极性不高。加上教师自己本身教学技能欠缺,导致教学效率难以提高,德育课堂难以顺利开展。部分教师在教学中纯粹进行理论教育,缺乏实践性,学生好奇心无法被真正的激发。
(二)学校问题
近几年来,德育教学已经成为众多小学关心的一个焦点问题,其履行也已经有一个良好的效果,但是依然存在一部分小学对德育认识不够深刻,甚至没有德育教学课堂的开展,更别说是激励政策以及策略的落实,造成学生德育水平难以得到提升,学生在漫无目的的小学教育中无法得到德育,其可能会产生严重的精神以及道德问题。还有部分学校已经开设德育课堂,但是其只是表面内容的教学,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教师采取的德育激励政策以及措施無法真正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对于德育知识探索欲望受到较大的影响[1]。
(三)学生问题
小学时期,学生多数会沉迷于游戏或是贪玩,其对于教学兴致本身就不是很高,教师在进行德育教学时 ,部分学生认为德育教学与自己无关,因此就会产生对于德育教学产生不良的认识,认知偏差导致其对于德育教学兴趣缺缺,造成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教师在针对德育实施激励策略中,经常会发现学生课堂注意不集中,导致教学效果受到严重影响。
二、小学德育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
(一)德育激励策略的实践
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科学的激励策略,可以将学生对于德育知识的积极性最大限度的增强,对于课堂教学中德育质量的提高很有帮助。德育教学应以学生的基本需求以及年龄为主,要表现出德育课堂教学的生活化。由于德育教学主要目标就是让学生可以将自己德育学习成果,直接运用于生活以及实践过程中,这就可以让学生对于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处理,要求教师将课堂质量提升,不断完善教学形式,课堂教育应注意体现出生活化,并实施激励策略[2]。
例如在德育教学中,教师在进行《守株待兔》教学中,帮助学生明确守株待兔这则故事告诉人们的意义。在学习本篇文章中,教师可以通过德育,让学生可在组内开展活动,对不同学生进行无私帮助,教师对于帮助他人的学生进行激励策略的运用。之后教师可以对于本节教育内容进行总结,将与德育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记录以及总结,并要求学生依据理论知识中的规范,对于自身行为进行严格要求,进而确保自身的全面发展。
(二)完善激励策略
小学德育其他的教学学科相比较更特别,小学教育要保证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偏向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对于学生思想道德健康更加重视,德育就是对学生健康人格进行塑造,属于精神上的教育工作,因此,就需要学校积极开展德育教学激励课程,并提出较多的激励政策,完善激励策略,让学生对于德育内容更加的重视。另外,教师应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不断更新自己的德育教学知识,积累丰富教学经验,为德育教学激励策略的应用提供基础的知识保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3]。
激励策略的提出以及落实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应了解学生日常课堂以及教育工作中的需求,通过多加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真实内心世界,并依此为基础,对激励政策进行完善与改良,进而与学生内心产生共鸣,促进教学效果的增强。教师需要在激励策略的落实中,让学生对于德育知识有一个更深的认识,增加学生对于德育课堂教学的印象,提升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三)加强对关注特殊人群的德育激励
教师应在德育策略的实施中,体现出对于德育的认同感,提升学生对于德育知识的的了解。对于部分学生出现的与德育相关的教学问题,教师需要分析其出现德育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对应的解决规划。如果发现自己班级里出现家庭缺失、留守儿童等德育问题,教师就应以身作则,利用教学中涉及到的德育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激励,并在激励中明确学生的内心的精神世界,及时消除其心理问题。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应给与其特殊的关心,并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不断完善激励策略,确保小学德育教学效率的提高。另外,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德育教学活动,关心爱护性格较为内向的单亲家庭学生,帮助其走出自己不良的内心状态以及精神世界,使学生的德育水平得到提升,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结束语
小学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关键阶段,教师能应对其德育教学更加了解,并对于德育激励策略进行良好的落实与实践,使学生对于德育知识更加了解,将教学效率提高,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对于学生日后的成长有很大影响,教师以及学校应对德育更加重视,完善激励策略,对于部分学生的生活加强了解,并及时解决班级里特殊群体的学生的心理问题,使其可以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促进其德育教学效果的增强。
参考文献:
[1]姚中华. 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 才智.2017.12(23):93-93.
[2]龚妙娥.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激励策略的有效实施[J]. 新课程研究(上旬刊), 2018(7).62-63.
[3]任橹燕. 小学教师德育中有效实施激励策略的途径分析[J]. 吉林教育.2017(14):14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