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梓校
摘要:活潑好动、思维开阔是儿童的天性,儿童会被各种游戏所吸引是不可避免的。如今游戏式教学、课程游戏化已经成为了幼儿教育的趋势,对于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的衔接也有着非常良好的效果,为小学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对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教学模式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幼儿教育;课程游戏化;游戏情境构建
引言
近年来,很多学校和教师都对传统的教育理念做出了反思,开始减少死记硬背、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更加注重儿童的兴趣启蒙和综合素质。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幼儿教育阶段,使用游戏式教学能够激发儿童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能力,能够让儿童更加适应小学教育。
一、游戏化教学在幼儿园与小学衔接中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工业水平不断提高,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培养更多全方位的人才,教育部对小学阶段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求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外,还要求儿童有独立思考、自主探索、逻辑推理的能力。幼儿教育作为小学教育的启蒙,需要注重儿童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幼儿教育阶段,儿童好奇心重,思维活跃,缺少常识的积累,自制力不足,非常容易受外界因素所影响,被游戏所吸引是十分正常的事情。但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教师也可以反过来利用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寓教于乐,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从而爱上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如何构建游戏化课程
(一)学习情境设置
游戏式教学中,游戏化课程的构建十分重要,直接影响着幼儿教育的教学质量。在幼儿教育阶段,环境对儿童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可以说是儿童的第二个老师。在课程构建中要注意对学习情境的设置,要让儿童尽可能的与环境互动和交流,营造出快乐、轻松、科学的学习环境。比如教师可以在班级举办手工、绘画等主题活动,让学生自己观察、构思,并亲自动手参与制作,在作品中充分体现自己的性格和爱好。然后将这些作品在班级中展示出来,并让学生相互讨论,从而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学习范围。
(二)融合传统游戏
我国当前网络和智能手机高度普及,网络上的许多信息都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不但会分散儿童的注意力,还可能会让儿童染上一些不良风气。教师在游戏化课程的构建上,要避免手机和网络的使用,与传统游戏相融合。传统游戏多种多样,而且经过了漫长岁月的洗礼,能保证其可玩性。比如“跳房子”游戏,不仅能提高儿童的反应能力,还可以通过在“房子”中标数字的方法,提高儿童的计算能力,加深儿童对数字的理解[1]。教师应该发扬传统游戏的优点,与班级实际情况相结合,构建出符合儿童年龄的游戏化课程。
(三)联系生活实际情境
课程游戏化使学生在相对快乐、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不但满足了儿童在当前年龄段的学习需求,还顺应了儿童的生长规律和心理变化。很多幼儿园大班的同学已经积累的一些生活经验,但比较零散,还不能形成清晰的结构。在构架游戏课程时,教师可以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儿童多一些对实际生活的观察和了解,完善学生的常识,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方法论,让学生可以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在生活中,为下一阶段的小学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幼儿教育方法
(一)以游戏比赛的方式,锻炼幼儿综合能力
课程游戏化的教育背景下,教师的教学手段丰富了许多,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性的使用一些游戏化课程,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游戏化课程具有一定的竞技性和互动性,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特点,以游戏比赛的方式,合理引导,适当的激起儿童的竞争意识,提高儿童的参与度和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比如在认字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认字游戏,让学生从课本中挑选文字,并将其写在纸片上。之后将学生分成两人一组,每轮各选出一张纸片,让另一个人说出纸片上文字的读音和意思,答对了得一分,打错了扣一分,对胜出的同学,教师要给予一定的奖励[2]。
(二)让幼儿参与游戏材料制作,培养儿童实践能力
幼儿教育阶段,儿童的年级较小,普遍缺乏社会生活经验,因此对各种新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同时这个阶段也是学生学习能力最强、实践意愿最充足的阶段,教师应该利用这一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对此,教师不仅可以让儿童进行游戏,还可以让儿童参与到游戏的准备工作来,亲手准备、制作游戏所需要的材料和道具,进一步提高儿童的兴趣和参与度。学生使用自己制作的道具展开游戏,能够产生极强的满足感,有利于培养儿童的自信心。比如,教师可以以“春节”为主体,组织儿童装饰教室。教师只提供一些工具,让儿童自己构思装饰教师需要用到什么材料,并着手准备,最后亲自布置,给学生最大程度的发挥空间。
(三)通过幼儿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儿童协同互助的能力
幼儿教育阶段,儿童的兴趣大多十分广泛,而且更新速度快,每隔一段时间,儿童中便会流行新的兴趣和爱好,可能是动漫、游戏或者电视剧。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以儿童的喜好为出发点,深入儿童的兴趣和爱好,开展教学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利用这些儿童共同的兴趣,来培养学生交流的能力,让学生熟悉协同互助。比如,有一段时间儿童中非常流行“喜洋洋与灰太狼”的动画,对动画中的角色耳熟能详。教师可以举办角色扮演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动画中的角色,并以舞台剧或者短剧的形式表演出来。剧本上,教师可以让儿童自行创作。儿童都很愿意参加到这样的活动中来,每个儿童都有自己想要扮演的角色,在剧本的创作上,儿童也都会提出自己的想法。
结论:课程游戏化结合了幼儿时期儿童的性格特点,更符合儿童的天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方法。游戏化课程的设计上,要注意情景设置,联系生活经验。教师也要利用游戏化课程的特点不断优化和改革教学手段,培养儿童全面发展,为下一阶段的小学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海英.优化“幼小衔接”阶段语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才智,2019(13):7.
[2]吴慧婷.“幼小衔接”教学方式的对接与实践——“0~9的认识”磨课历程与思考[J].小学数学教育,2018(23):40-42.
江苏省常州市机关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