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
摘要:初中语文教师针对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必须要充分利用好互动教学模式对课堂的积极促进作用,探索更好的课堂教学方案,因材施教,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和交流空间,互动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教学意义,通过对初中语文课程教学进行创新和交流,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師生情谊和学生集体意识,创建文明和谐的课堂环境,实现语文素质的提高和学生的综合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互动教学;模式运用
一、创设情境课堂,搭建互动桥梁
以往的教学模式都以教师为课堂主体,语文课堂变成教师的“独角戏”舞台,这使得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并不理想。语文教师应该着眼于学生需求,增强初中语文课堂当中的互动性和沟通性,其中,教师在课堂当中合理运用互动教学模式可以实现活跃氛围、强化课堂交流、增强课堂趣味性等,创建活跃的互动语文课堂,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使得语文课堂不再枯燥无趣。以《皇帝的新装》一课的互动教学为例,教师要通过互动教学当中根据童话故事的内容,组织创建相应的教学情境或是虚拟环境,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提高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互动,从而实现学生对课堂的参与。首先,教师必须要对该课的生字和词汇精心讲解,指导学生熟悉故事情节、简单复述出课文,了解各个人物形象。然后,教师布置装饰童话情景,创建情景课堂,主要分为皇宫内和大典街道两个布景,并准备好的课堂道具如:皇冠、官帽、裁缝帽等,各个童话人物角色进行一一对应道具饰物,组织展开一个大型的童话情景剧课堂,学生进行分角色演绎《皇帝的新装》。教师在情景剧中作为旁白,引导着故事的进展,对互动教学进行把控。例如如情景剧进行到老大臣视察骗子织布的滑稽一幕,在学生的哄堂大笑当中,教师可以借机学生提问“同学们,大家知道为什么老大臣要说谎吗?”,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回答,探讨剧情的细节和发展,从剖析老大臣的心理活动上更进一步了解人物形象。教师通过课文分析还可以指导表演的学生进行表演,将老大臣的丰富而滑稽的表情变化和课文描写的眼神流转进行剖析,也让其余学生积极参与发言互动。
二、开展分组学习,加强生生互动
现今大多数学生为独生子女,其具有鲜明的个性,在家长的溺爱之下,容易养成较为“独立”的个性,导致其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喜欢完全依靠个人的力量完成,虽然这体现了其独立自主的人格,但是对于人际交往有不利的影响。在学习上,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是学生接受知识教学的主要方式,前者学生可自行掌握此学习方法,后者则需要教师创设机会对学生进行引导。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按照语文水平的高低将全班学生进行分组,每组5-6个人为佳,每组需包括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然后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以《桃花源记》为例,此课文的教学重难点其中之一是让学生理解并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对于学困生来说,其不懂何为“实词”,导致其在课文的学习初期便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针对此情况,优等生可以担负起组内教学的责任,告知学困生“实词”的含义为“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词”,其可以单独充当句法成分,一般包括名词、形容词、代词、动词、副词、量词、数词等。接着,语文基础优秀的学生可向学困生列举出课文中的几个例子,比如“落英”、“芳草”是名词;“平”为“平坦的”、“旷”为“宽广的”,二者皆为形容词;“耕”、“作”、“云”为动词;“何”是疑问代词,以上词语均为实词。经过优等生的一番解释与引导,可以帮助学困生理清思路,知道文言实词是什么,从而找出《桃花源记》中的实词,这能促使学困生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三、紧密联系生活,深入研究探讨
初中生处于成长中的自我中心的心理时期,需要大量的认可和鼓励。初中语文教师可以从日常生活实际作为增加师生互动和沟通的切入点,寻找与学生的话题和思想共鸣,从而增加课堂交流。语文教师可以将课堂内容和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通过主题的延伸和扩展,有效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谈论分析,从而实现有效的互动教学实施。如《猫》这类课文就可以利用实际生活素材展开互动教学。在“云养猫”、“云吸猫”文化流行的今天,由该篇课文引出的课堂互动必定获得学生的积极响应。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中布置预习任务,鼓励学生展示和提供自家猫的精彩视频或图片,附上一段简短的生活化的描述说明,由此展开课堂。教师可以在互动教学过程中亦分享自身收集到的具有代表性的猫相关的数个趣味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猫的种类和习性,并各自简单阐述其对猫的观点和态度。通过学生的精彩观点和反言,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踊跃发言进行补充提问“同学们,觉得XXX同学对猫的喜爱就像课文中的谁呢?”“有养猫的同学来说说自家猫是否有同样的性情习性呢?”再由“猫”这一主题的生活互动拓展,从生活实践经验中将讨论内容回归到课文的分析。
四、完善评价方式,形成良性循环
部分教师在教授完一篇课文或一个单元的知识后,没有总结的习惯,只能通过考试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导致教学反馈具有严重的滞后性,教师不能及时根据教学反馈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或者不能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学习指导,最终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理想,因此,教师在每个章节教学完成后,必须要养成总结的习惯,对课文核心内容的梳理整合,并及时反馈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学习态度,以便其可以根据反馈及时对教学方法、手段等进行改进,之后再将新的教学方法、手段运用于课堂上,从而形成良好的教学循环。以《背影》一课作为互动教学的评价说明。在《背影》一课的课堂最后一个环节,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主动畅谈本文的看法和感悟,讲讲自己与父亲的故事,描述一下与作者的情感共鸣。在学生分享中感受父爱如山如磐石的沉重,再回读课文细细品味文章的感情流露。课文作者与现代学生生活环境的隔阂性,可以根据学生的教师可以情感、状态、参与度等全面评价。
结束语
综上述,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运用互动教学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互动交流,及时得到解困释疑,在学生群体中取长补短,在学习中查缺补漏,积极向教师反馈课堂成效。因此,在初中语文教育中语文教师必须要重视互动教学法的有效运用。
参考文献
[1]论初中语文互动教学模式构建方法略谈[J].王艳. 考试周刊. 2019(70)
[2]分析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陈尚芹.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19(18)
李 慧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88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