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渗透策略

2020-09-10 15:23:40杨健山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47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策略

杨健山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已经成为我们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理念,给高中数学的整体教学环境也带来了重要的影响。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使用更具有开放性的教学策略去渗透核心素养的理念,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帮助学生掌握满足自身终身发展以及社会发展需求的必备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策略

高中数学教学受到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出现了过于重视学生考试成绩、忽视学生自主发展的问题,导致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也得不到真正的培养。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和数据分析是数学核心素养的六个组成部分,在高中数学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分析数学核心素养各个概念的具体内涵,将其切实地落实到数学教学活动中去,帮助学生学习,使学生获得充分的培养。以下就是对此的一些具体看法。

一、加强兴趣引导

兴趣是最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潜能的一个因素,尤其对于高中学生来讲,由于他们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在面对数学时很有可能会产生厌烦的心理,仅将数学学习当做一件不能不完成的工作,导致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无法发展的问题。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兴趣上的引导,给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契机,使学生可以在充满趣味性的环境的引导下去展开数学学习,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

比如,在学习“集合的含义与表示”这一节内容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我首先告诉学生本节课我们先要做一个小游戏,然后让学生仔细听我的指令,接着让教室后三排戴眼镜的男同学站起来,再让教室第一排长头发的女同学站起来……随着游戏的进行,我发布指令的速度也会越来越快,学生的注意力也会越来越集中,这样,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踊跃地参与进来。在经过了一番游戏之后,我再结合游戏的内容引出集合的概念,帮助学生从具体的现象中抽象出数学知识,促使学生的数学抽象等核心素养得到发展。因此,教师一定要灵活处理教学内容,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引导,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地获取知识。

二、增强课后作业的开放性

课后作业同样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在过去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设计的课后作业大多是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或者说考试成绩为目的,导致学生对课后作业的态度十分消极,完成课后作业的效率也十分的低,丧失了课后作业的教育价值。课后作业是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重要途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学生的实际特点,设计出开放性的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在课下进行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比如,在学习“用样本估计总体”这一节内容时,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项调查类的课后任务,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首先对学生进行了分组,然后让学生利用少量的时间确定自己小组想要调查的方向,可以是任何方面的,如学校爱喝奶茶的学生数量统计、中学生零花钱的使用、普通家庭每月收支等,在确定好了调查方向之后,学生就要展开实践活动,每个小组成员都要確保自己有任务可做,通过合作的方式调查出所需的数据,并结合教材上的知识和自己的理解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结论。这样,就充分地锻炼了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水平,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创设游戏情景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创设游戏的情景,可以将原本枯燥乏味的说教过程转变为具有艺术性的教学,从而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有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继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合理地利用教学内容创设游戏情景,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所学知识,从游戏中获得启发,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兴趣。

比如,在学习“集合”这一节内容时,由于这是高中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第一个概念,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可以使用游戏情景创设的方法,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首先将学生分成各个小组,告诉学生每个小组中的男生为集合1,女生为集合2,戴眼镜的学生为集合3,不戴眼镜的学生为集合4,然后再由教师提出要求,如果题目是“集合1与集合3的交集”,那么每个小组中相应的学生就要马上站起来。这样,就利用游戏的方法让学生掌握了所学知识,并营造了温馨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乐趣,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创设有效的自主学习情景

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对所学内容充满兴趣。因此,为了启发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更好地展开自主学习活动,我们一定要积极为学生创设有价值的自主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使学生不自觉的沉浸在数学知识营造出的氛围中,从而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过程当中,实现自主学习。

比如,在学习“椭圆”的过程中,我给学生播放了一小段视频,向学生展示了“卫星运行时的轨迹是椭圆形的”“大部分老花镜、放大镜和远视眼镜等的形状都是椭圆的”“用手拉着绳子的一段拽着另一个东西转圈,画出来的形状接近椭圆”等动态的信息,引起了学生强烈的讨论兴趣。这样,通过视频营造出来的氛围,学生对椭圆的性质产生了浓厚的探索兴趣,接下来,我再给予学生适合的时间让学生针对视频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和疑惑,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本文针对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渗透策略展开了一番叙述。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核心素养具有很重要的价值,需要得到教师的足够重视。教师一定要认真地分析高中学生的性格以及认知特点,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使用有效的核心素养渗透策略去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数学知识,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获得更高的数学教学质量,让学生可以更加充分地参与进来,在数学的学习中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喻平.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课程目标与学业评价[J].课程.教材.教法,2018,38(01).

[2]赵琪.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章起始课教学[D].聊城大学,2017.

四川省沐川中学校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数学大世界(2018年1期)2018-04-12 05:39:14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0:58:31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4:54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20:33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5:46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今日教育(2016年7期)2016-10-08 09:44:23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