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的比背的好

2020-09-10 13:53沈苏婷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49期
关键词:教学创新诗歌小学语文

沈苏婷

摘要:诗歌不仅是中国文人表情达意的一种手段,更是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发展变迁,是中华优秀文化宝库中大放熠彩的瑰宝。在中国,无论是谁总能吟上两句古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忧伤,‘‘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壮,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语文课堂也自然成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诗歌的重要载体。然而,从我自身实践而言,诗歌教学工具性太强,目的只有一个——考试。于是课堂上充斥着解词释意和机械背诵,诗歌的韵律美,音乐美荡然无存。九月中旬,在听了赵志祥老师的吟诵示范课和徐健顺教授‘‘国学体系与方法’’的讲座后,我大胆的对自己的课堂进行了创新。

关键词:小学语文;诗歌;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9-266

一、教育背景

1.教材分析

《山行》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文3《古诗两首》的第一首,是唐朝大诗人杜牧的作品,诗人仅用28个字便勾勒出一幅气势磅礴的“山林秋色图”,教学目标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注解诗句的意思;欣赏大自然的魅力景色,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教育资源分析

多媒体教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各学科教学,发达的网络技术使教学资源更丰富,各种优美的图片,各种悦耳的录音数不胜数。在这节课上,我便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所学。

3.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孩子已经明白何为古诗,也背诵过不少古诗,对诗也有了一定了解。我们班的孩子经过两节课的学习已经知道诗歌朗诵有轻重缓急之分,能简单的断句。但并不知道何为平仄,更不明白为什么这样断句。

4.案例整体说明

在学习《山行》课中我先简单介绍了作者,突出诗人在文坛重要的历史地位,接着讲了一些“平仄”的知识,让孩子们知道平長仄短的原则,了解“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法则。再领着孩子们一起诵读,感悟“平仄”的节奏美,最后让孩子们跟着视频学着“唱”诗。

二、教学准备

小黑板上书《山行》课件“婷婷唱古义”专辑

三、教学目标

1.知道汉语拼音中第一、二声为平声,第三、四声为仄声,知道平长仄短

2.知道知道“斜”的押韵为变声

3.能感受到诗中所描绘的山林秋色美景,感悟诗人的喜悦之情

4.能熟读成诵《山行》

四、教学过程

上课伊始,我便给孩子们看了课本插图,询问道:“你们看到了什么?能用一句话说么?”孩子们便一股脑的将图中所绘全说了出来,很顺利地引出诗人杜牧。与以往不同,我特意给学生们讲了诗人的字和号,告诉他们古人有名有姓,有字有号,孩子都觉得很新奇,原来人不是只有一个名字。在讲“老杜”与“小杜”时,我便用班上同姓的同学做例子,笑过之余也区分了杜甫与杜牧。后来的一次诵读课上,读杜甫的诗,学生们立即反应这就是“老杜”。

孩子们读完全诗后,我便说:“同学们,老师特别喜欢古诗,因为她总是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深刻的内涵。”孩子们不知所措,我便直接将诗的大意显示在屏幕上。通过对比,在一声“哇”之余,他们便也若有所得的点点头。

可是话锋一转,我说道:“可是我们今天不去看这翻译,我们要做一回真正的古人,用最原始的方法去诵读。”然后诵了一遍给孩子们听。一听我读得与平时不同,还很“奇怪”,孩子们先是哈哈大笑,小声讨论后,一个孩子高声叫道:“老师,你怎么这样读!”我便将从赵志祥老师那里所学的平仄知识教于学生,带着他们画平仄,带着他们“平长仄短”地读。读到“斜”时,让孩子们想一想“家”“晚”“花”在读音上的共同之处。“原来是这样!”孩子们仿佛发现新大陆我顺势简单地总结——这便是押韵。

我发现,孩子们特别喜欢这样读,找平仄的速度很快,手势动作也不由自主地跟着我做了起来。每张小脸上都挂着一股“稚嫩”的“苍老”,时而皱眉,时而微笑。

时间很快过去了,还有7、8分钟便下课了,我有些急了。先前让孩子们用不同的诗找平仄让不同的孩子去诵。后来的教学计划还有不少没说,突然我想跳过对那些诗句的逐字逐词分析,直接用“唱”!毕竟我的课堂从未响起过这样的歌声。打开事先准备好的“婷婷唱古文”专辑,孩子们的表情告诉我,他们很兴奋。一遍放完,有孩子已经会哼唱了。在他们的强烈要求下,第二遍、第三遍开始了。第四遍时,孩子们居然已经会唱了。学的相当快。

那天放学的路上,不知是谁起了头,孩子们一个个都唱了起来,其他老师纷纷侧目。我的孩子抬起头,挺着胸,那份骄傲劲呀,小脸都放光。后来我又用此方法学了《枫桥夜泊》《饮湖上初晴后雨》等诗歌。我以为孩子们只是那一天记住了,无意中,听到他们课间居然唱了起来!并配上了手舞足蹈!在学习课文6《西湖》一课时,一个孩子突然举起了手,显得十分急切。按照惯例(我规定过,上课有新想法或问题,可以随时举手),我停下讲课询问他什么事,他用手比划着说:“老师,这篇课文让我想起了上周学过的一句诗!”我饶有兴致地问:“是哪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他用标准的“平长仄短”诵了出来。虽是课堂上的一个小插曲,但是我却很欣慰,甚至是欣喜,因为用最古老的方法,最短的时间,孩子们就已经记住了诗文,且能将它与现实联系起来,这难道不是一种成功吗?

五、教学反思

《山行》一课的教学,虽不是中规中矩,虽最后依旧按老方法又讲解了一遍,但我依旧很喜欢孩子们一起诵,一起吟一起唱的欢乐。那是一种思想火花迸发的快乐,那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继承的使命感,那是一种积极汲取知识的上进,但是由于本身对中国古典国学知识的欠缺,对传统文化的钻研不够,我只让学生接触到了国学的皮毛,且用现代化音律代替了原本的吟诵,是好是坏没有认真思考。虽然学生们喜欢,也有一定的成效,但更希望今后能多学习,多钻研,带着学生们学习“真正”的语文。

参考文献

[1]潘永未.试谈小学诗歌教学的创新[J].吉林教育,2017(47):57.

[2]牛秀双.语文教学中的诗歌教学研究[J].成才之路,2016(11):26.

[3]邵文丽.小学语文创新教学探析[J].学周刊,2015(07):65.

安徽省合肥市郎溪路小学

猜你喜欢
教学创新诗歌小学语文
我和诗歌的关系(创作手记)
七月诗歌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