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琳
摘要:社会情感能力是学生对自我、他人和社会进行认知和管理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学生健康成长、幸福生活的必要条件。小学阶段通过优化学校管理、融洽学下氛围、创造健康氛围等途径,能有效提升小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
关键词:社会情感能力;小学生;提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50-278
特定年龄段特征显示,小学生具有社会互动性、主体性、阶段性和个体差异性特征,大部分小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较好,中高年级较稳定,但也存在性别之间、城乡之间、家庭因素等的不平衡性。立足于校园,可以更好地为小学生营造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学生有较强的安全感,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优化管理中影响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
家庭、学校、社会环境对于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起整体影响,因此,优化管理环境,注入情感力量,才能形成教育合力。
(一)管理主体多元化
单一的管理不利于培养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学校可以建立了以家长、教师、社区等构成的社会情感能力学习委员会,基于学生需要,发挥家校合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寻求通过社会情感学习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听取多方意见,制定学校社会情感能力学习实施的具体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这样能有力监管社会情感学习实施过程。
(二)沟通交流多维化
从学校到社区到家庭,学校有计划地开展活动,设立“开放日”等,听取不同的“声音”,鼓励教师利用课堂、课余组织相关活动,关注学生需求,重视学生诉求,在提升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同时,教师的社会情感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师生关系、家校关系更加和谐融洽。在学校里,校长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者”,教师不是单一的“授业者”,学校角色成为“促进者”“合作者”“引领者”。
(三)校园环境和谐化
学校、课堂的氛围不仅影响到教师的教,还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心理状态,它是教育教学顺利进行的心理基础。学校可以利用文化长廊、教学楼走廊展出学生书法、绘画作品,展出六一活动各星;班级利用书柜展出学生作品;甚至普通的电井门也能用成语绘画营造和谐氛围……当校园环境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和谐氛围让学生倍感亲切。
二、学习氛围中提升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
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可以让学生主动学习知识、解决问题,利用氛围促进学生获得健康的心理,更可以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尊重他人、感恩社会。
(1)课堂教学体验性
在教学中,教师不再是“满堂灌”“一言堂”“唱独角戏”,而是充分发挥主体性,尊重差异性,使学生在充满乐趣的活动中,采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认识自我、了解他人;主动学习的氛围中,学生承担不同的任务,在与同学的沟通、交流、矛盾中,做到主动学习,学会理解他人;合作学习的氛围中,学生懂得分享、接纳、包容,知道学习他人之长,学会与他人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能够与他人和谐相处。
(二)激励学生主动性
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手段有: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引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感受、体验、成长;教师尊重学生的独特认知和个性特征,创设符合学生年龄、心理特点的学习情境,不仅激发学生产生求知欲望,主动参与,更吸引学生积极思考、探索、发现。
(三)校园活动中心性
在教学中,教师用有趣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积极的学习态度,学生能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活动方式,获得自主支配权;学生还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保护学生的学习愿望、学习动机、学习热情;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启发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充分利用课余活动与课堂活动,一切以满足学生心理需求为中心,给学生创造出有利的学习氛围。
三、健康氛围中滋养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
(一)创设轻松的心理氛围
学校应当以小学生的视角创设轻松、和谐、无压力感的心理氛围。课堂教学不再是对学生“三二一,坐整齐”“小手放在小腿上”的严苛要求,可以是让学生围坐在一起,甚至是无桌子的体验活动,孩子们有疑问或要求可直接举手示意。科任教师主动创建相互关爱、轻松愉悦的氛围,使学生在有心理安全感的状态下学习和成长。
(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不仅是教育者和学习者的关系,更是人與人之间平等、互动的关系。师生的交往是基于尊重、热爱等情感投入的互动,在这样的互动中,师生和生生彼此喜爱、认可;教师在与学生交往中真诚地开放自我,教师不是讲大话、真理、神圣不可侵犯的“神”,而是一位有优点、缺点、个性和喜怒哀乐的真实的“人”,以身作则,发挥正面榜样作用。
(三)搭建班级容纳平台
社会情感学习视角的校园是和谐融洽的,同学间是互相帮助、彼此欣赏的,在这样的环境中,利于学生在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包容他人、赞赏他人的同时,逐步形成自我激励的品质和能力,减少校园欺凌的发生,帮助学生恰当地表达自身的情绪与需要。一个健康的班级氛围,可以增加学生的正向归属感,更有利于滋养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
在小学阶段,提升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需要多方面的合力,才能对学生、家庭、校园、社会起到积极向上的作用,促进其身心的全面协调发展,在学生心里埋下“悦纳自己、理解他人”的种子,让其“健康、快乐、有智慧”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杜媛,毛亚庆.基于关系视角的学生社会情感能力构建及发展研究[J].教育研究,2018,(8):43-50.
[2]李博.课堂积极心理环境的体系化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14):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