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文
摘要:解方程在小学教育中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苏教版五年级数学解方程教学中遇到一道解方程120÷3x=8,该方程解答过程中一般解法是把3x看作一个整体,先求出3x的值是多少,再求出x是多少;可是一个孩子说出来自己的想法:联系之前学的“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理解:3和x之间省略了乘号,如此一想,不是可以先算120÷3吗?这时候就出现两种不同的答案,一道数学题的答案不应该出现两种,这两个答案中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后者的想法如果是错的,那么错在哪?这就出现数学中的困惑,如何解决这个困惑?需要展开大讨论,最终形成有说服力的结果。
关键词:解方程 约定俗成 省略 单项式 系数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50-196
执教苏教版五年级数学的我在讲解一道解方程:120÷3x=8,讲评过程中我鼓励学生们说出自己的想法,于是大部分学生的做法是:3x=120÷8 3x=15 x=5,其中一個孩子的做法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他的想法与众不同:他先算120÷3=40 40x=8 x=0.2,他的理由:3x之间省略了“×”,因此应该先算120÷3得到40x=8,从而得出x=0.2的结果。而绝大部分同学的答案是把3x看作一个整体先算出3x的值是120÷8=15,于是就出现x=0.2和x=5两种结果(这两个结果中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虽然我知道大部分人的做法是符合约定俗成,包括我自己也是这么去做的。事实上,这个孩子的想法对吗?如果是对的,那么另一种大家通行的做法不就有问题?如果是错的,那又错在哪?我迷茫了,陷入无限的困惑中……
当困惑产生时作为老师,更要迎难而上,努力解决困惑,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于是从讲评题目困惑产生开始的那一刻,我就主动和其他的数学老师(同年级的、其他年级的、其他学校的)进行交流、请教,结果老师们一致认为:把3x看作整体的解法更接地气。至于这个孩子的做法错在哪里?也不能说出个合理的理由;于是我又请教区数学教研员:这种的想法可行不?如果不可行,错在哪里?他们都觉得约定俗成的把3x看作整体(至于为什么把3X看作一个整体也说不出所以然);前面没有得到合理的能说服自己的解释,我不甘心。于是向苏教版小学教材编辑部的一些编辑提出咨询,结果大家一致认为:对省略乘号的想法也说不出具体不对劲的地方,(不过都倾向于约定俗成的说法)
以上种种解释(其实归结为约定俗成的说法支撑点不够结实)这就让我产生困惑(这孩子的想法错了?错在哪里?要不我也跟孩子说约定俗成一下?)此时开始进入学习知识的“迷途”阶段。
学习和教学中有了不同想法,是时候祭出“学问”一词,学问一词太有讲究了:有学有问、边学边问、多学多问……
固执的我在没有得到明确的(或者说更能让自己信服的)理由,我不甘心!峰回路转总在最困惑时出现:直到一个偶然的时机,一位数学特级老师陈特的观点改变了我的想法:我的想法是有误的。
这位特级教师的观点:120÷3x=8这是一道解方程,联系到初中的知识,实际是一道求单项式的值的题目。求单项式的值,就要考虑到单项式的系数问题。单项式的系数是指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X前的系数只能是一个数(本题中是3,也就是大家所说的约定俗成把3x看作一个整体的道理),不可以是一个算式。陈特的解释让我茅塞顿开,找到了原因自然就迷途知返!
至此我终于明白那个先算120÷3的想法错在哪了。正确的解方程过程:
120÷3x=8
解:3x=15
x=5。
通过这件事使我明白在工作(学习)中,我们(老师和学生)都应该做到:
1、不懂就问、不耻下问(向不同的人提出问题也是一种进步,哪怕问题暂时得不到解决,总会在某个时机,某个空间得到解决);不懂的问题一定要弄懂为止(切忌:不懂装懂、一知半解)
2、工作(学习)中要多思善问,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正如清代散文家刘正[1]说的:君子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结语:在小学数学解方程教学的思考中,我们知道小学数学解方程教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解方程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进步,不能被以往的知识体系束缚。从“迷途”到“知返”过程是艰辛的,结果是欢快的!成就感满满!
参考文献
[1]梁冠殷.小学数学方程解法略谈[J].试题与研究,2020(17):86.
[2]孟茹云.探讨基于小学数学解方程知识的教学策略[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01):40.
[3]彭琳.关于小学简易方程教学方法探讨[J].小学生(下旬刊),2019(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