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贝
摘要:幼儿园歌唱活动作为最基本、最重要的音乐教育活动,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和教育价值。《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幼儿园歌唱活动的开展具有导向作用,本文以《指南》的精神要求为指导,在《指南》的审视下,揭示出了幼儿园歌唱活动存在如下问题:活动过程忽视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教学方式割裂幼儿发展的整体性、教学评价漠视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其解决对策为更新教师歌唱活动教学观念、优化歌唱活动教学方法、注重个性化的教学评价。
关键词:《指南》视域下;幼儿园歌唱活动;问题与对策
引言
陈鹤琴先生非常看重音乐的价值,将音乐看作人生不可缺少的一种抒发情感的活动,是儿童生活中的灵魂。而歌唱是音乐最基本的表现形式。由于随时随地可以展开,歌唱活动不受学生发展水平和外部条件限制,因此是艺术课程中最普遍的活动,贯穿基础教育各个阶段。幼儿园艺术领域活动分为绘画活动和音乐活动两种,其中歌唱活动是音乐活动的一种形式。通过有意识的选取优秀音乐作品作为教学内容,歌唱教学活动不仅可以陶冶情操、启迪心智,而且还可以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2020年12月笔者到长沙市S幼儿园进行了集体教学活动观摩调研,发现S幼儿园歌唱教学活动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以中班歌唱活动“新年钟声”为例,揭示《指南》审视下幼儿园歌唱活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指南》的精神要求
2012年出版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是指导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幼儿教师和家长支持并理解幼儿的学习起指明方向的作用。分析理解《指南》的精神要求,有助于幼儿园一线教师高效运用《指南》,提高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一)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
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表现为幼儿在与周围环境互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的是身体与认知、情感、意志、社会性、个性等之间的身心整体发展。这是幼儿阶段最重要的发展特点。
根据幼儿整体性的发展特点,《指南》选择了对幼儿学习与发展来说最重要的五大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教师应结合《指南》背景下各领域的目标与教学建议,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主题教学活动,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二)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
个体的发展受到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的相互影响。作为人这一个体,每个人都有相似的生理基础和机能,其发展沿着相同的路径进行,但由于后天所受教育水平、营养水平、所处环境的不同,个体达到同一发展水平的程度和所用的时间不同,个体的发展优势也不同,由此产生发展的个体差异。
《指南》对幼儿发展提出了合理期望,目标维度下“各年龄段典型表现”是大多数幼儿能普遍表现的发展特征,但普遍性不能排除特殊性。尊重幼儿发展的个别差异,教师应在以《指南》为抓手促进幼儿五大领域全面发展的同时,也要引导幼儿富有特色的个性化发展。
(三)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与特点
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决定了其学习方式是玩中学、做中学、生活中学。首先,玩中学,爱玩是儿童的天性,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一方面复演生活经验,另一方面收获新的经验,学会如何解决问题,如何与他人相处等。其次,做中学,由于具体形象的思维特点,幼儿通过直接与环境或者环境中的事物相互作用获得直接经验。最后,生活中学,由于认知发展的限制,幼儿无法理解抽象的间接经验,因此,生活是幼儿学习的内容与途径。
《指南》基于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提出五大领域的“教育建议”。教师应借助“教育建议”和幼儿学习特点有针对性的指导幼儿学习。
(四)重视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
学习品质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1]如:好奇心、学习兴趣、坚持性、专注性、主动性等。学习品质的重要性不容小觑,其好坏决定了幼儿现在和今后学习发展的质量。
《指南》没有在五大领域中明确提及培养幼儿具体哪一方面的学习品质,而是将学习品质融入五大领域的各项目标中。重视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要求教师在所有教学活动中关注幼儿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的养成。
二、《指南》审视下幼儿园歌唱活动存在的问题
歌唱活动是艺术领域最重要、最基本的活动形式之一,从《指南》精神要求出發,可以发现幼儿园歌唱活动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有必要正视问题,提高歌唱活动的质量。
(一)活动过程忽视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
在歌唱教学活动“新年钟声”中,有将近一半的教学时间教师用来带领幼儿一字一句的念歌词,还有将近10分钟,让幼儿看着图谱回忆歌词,反复训练幼儿记忆歌词。活动结束后,我以“你认为歌唱活动中幼儿应该收获到什么”为话题与教师进行访谈,带班教师认为歌唱活动一节课下来,幼儿应该记住歌词。可以发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幼儿的技能性学习,没有培养幼儿歌唱兴趣、歌曲感受与表现等的学习品质的意识。
技能性的歌曲学习收获的是即时效应,学习品质的培养收获的是长远效应。歌唱活动中,歌唱兴趣、专注地倾听感受歌曲,认真观看老师和同伴的表演,积极想象和表现创造是必要的音乐学习品质。[2]歌唱兴趣是幼儿歌曲学习的基础,倾听歌曲并认真观看他人表演是学好一首歌的前提,想象和创造是幼儿生命活力的自然体现。
(二)教学方式割裂幼儿发展的整体性
在歌唱教学活动“新年钟声”中,图谱的应用伴随活动全过程。教师首先将歌词内容转化成图片,其次随机取走图片,加深幼儿对歌词的记忆,最后,让幼儿看着图谱巩固歌词。可以发现,教师使用图谱的策略存在问题,教学中,全程呈现图谱而不退出图谱的方式不利于幼儿音乐能力的全面发展。与听觉刺激相比,视觉刺激不需要耗费过多的精力,一直强调跟着图谱演唱,会导致幼儿将注意力集中在图片上,过于重视记忆歌词内容,忽视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幼儿的发展是整体性的身心全面发展,幼儿歌唱能力的发展包括歌词、音域、节奏、音准、呼吸、情感体验与表达、独立性、合作性以及创造性等几个方面,[3]教学方法的使用要注意以幼儿为本,采用正确的策略,保证幼儿发展的整体性。
(三)教学评价漠视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
在歌唱教学活动“新年钟声”中,教师对幼儿演唱情况的评价大多是:“圆圆唱的真好”“果果唱的好、表情也好”,可以发现,教师使用的的评价语言基本一致,有一定的话术,大多是评价某某幼儿唱的好,表情好,语言苍白且抽象,忽视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漠视每个幼儿实际的歌唱表现,幼儿接受评价后的反应是淡淡的,没有愉悦的情绪表现。
有效的评价建立在反映幼儿实际的发展情况上,每个人的学习能力、学习优势不同,对同一首歌曲的学习情况也不尽相同。教师的评价应是动态的,针对幼儿歌唱活动中的具体表现,针对幼儿以前和现在的发展变化,做出个别化的评价。
三、解决对策
(一)更新教师歌唱活动教学观念
教学观念决定教学目标的制定,影响教学质量。不同于其他活动,歌唱是听觉的艺术,强调听和唱,歌唱活动应以培养幼儿音乐学习品质为本位,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和歌唱习惯。良好的倾听习惯即在教师范唱或同伴表演时,引导幼儿认真安静的听歌曲的旋律、节奏,学习教师的歌唱姿势;正确的歌唱习惯包括歌唱的呼吸、姿势和音量,正确的歌唱姿势指无论站着还是坐着唱歌,都要保持身体和头部的正直、放松;两臂自然下垂或者放在腿上;双眼平视前方,两肩放松,其次正确的呼吸方法是自然的吸气,均匀的用气,最后是发声,要告诉幼儿下巴放松、嘴巴自然打开、不大声喊叫,也不过分的克制音量,用自然的声音歌唱。[4]
教师需要结合《指南》的精神要求,深入的理解和思考歌唱教学活动的本质,处理好幼儿歌曲学习和学习品质培养的关系。此外,教师也应充分认识本班幼儿的歌唱水平,尊重幼儿歌唱学习规律,更新歌唱教学理念。
(二)优化歌唱活动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了帮助幼儿更好的学习而采用的策略,出发点以幼儿为本位。歌唱活动中使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两个用途:一是帮助幼儿记忆歌词,如使用图谱支架再现歌词内容、借助动作表示歌词内容、巧用故事渗透歌词内容;二是帮助幼儿感受歌曲,如边听歌曲边用肢体动作或绘画表达感受、边听歌曲边打节奏。
优化歌唱活动教学方法应回答“如何有效选择方法”以及“如何正确使用方法”两个问题。教学方法的选择应以幼儿为本位,适合幼儿歌唱学习规律和兴趣,同时考虑方法的用途,贴近歌曲风格。使用教学方法要把握时机,密切关注幼儿的学习动态。
(三)注重个性化的教学评价
个性化的教学评价是有效评价的基础,符合幼儿实际学习情况,能提供幼儿正面积极的活动反馈,有效引导幼儿的发展。幼儿的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性,因此个性化评价要求发现每个幼儿的独特之处,表达对不同幼儿不同方面的欣赏,这些方面既包括歌唱中幼儿的兴趣、注意力、坚持性等学习品质,也包括歌唱中的表情、动作等。
有效评价的前提以一定的歌唱知识为基础,教师应了解一定的歌唱知識、熟悉幼儿的歌唱发展规律。此外,最重要的是教师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歌唱中的音乐表现,善于发现幼儿的进步,并及时给予鼓励。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音乐教育对于健康心灵的培育和完整人格的形成具有极大的作用。《指南》对幼儿园歌唱活动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教师应结合《指南》的精神要求,帮助幼儿发展良好的歌唱能力,形成良好的歌唱习惯,同时也可将歌唱活动中学习的经验迁移到其他活动中,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为幼儿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东颖.“走”出去,“带”进来——浅谈在社会考察中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J].早期教育(教育教学版),2018(10):50-51.
[2]许卓娅.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3]秦建勋. 幼儿歌唱教学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
[4]曹玉霞. 幼儿歌唱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
(湖南师范大学 长沙 41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