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杜娟
摘要:“立象以尽意”由古人文论的“言意”关系中逐渐发展而来,并形成了以“意象”为核心的艺术理论,随着禅宗思想观念的盛行,中国美学思想的核心范畴也发展了变化,“意境”一词逐步走入中国绘画的基本语言,并对中国绘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意境”作为联系“意”与“象”的中介,在中国画要素的“象”与中国画所承载的理想情感形成的“意”之间起到重要的纽带作用。在不同时期,中国画立意有不同的侧重,意境创作也随之改变。以当代工笔画创作为载体,以此展开“意”和“象”在创作中的关系与应用。
关键词:中国画;意象;意境;“新工笔”画
一、“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
“立象以尽意”是《周易》关于意象关系问题的文艺心理观点。认为言所不能尽的“意”可以通过“象”来清晰表达。《系辞》:“子日:‘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日:‘圣人立象以尽意’。”立象以尽意是指对于客观事物,不只是单纯的形象描写,还要追求言外之意,从本我角度出发,创作带有主观联想的独特作品,使画面完成再创造。在中国传统审美思想中,“意境”是一个极重要的范畴,它强调客观物象与主观意象的相互融合,对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风格与特点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通常,绘画分为抽象与具象两种,“象”是客观存在的物象,是寄托主观情感的形象,“意”是指“象”所要表达或蕴含的寓意。中国传统绘画可通过有限语言来表现无尽的深蕴。中国传统绘画追求的是意境和神韵,力求达到“立象以尽意”的画面效果,艺术的最高境界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立象以尽意”的核心思想在于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观察客观事物的外在显现来揭示其内在规律。“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之说在古人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找那个占据主导地位,形成了中国人“取象”的思维方式与“尚意”的文化传统。朝代发展,思维进步,古代画家将传统绘画从侧重客观物象的描摹转向注重主观精神的表现,“以情构境”的创作倾向促进了意境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意境论使中国传统绘画进一步朝着抒发心灵发展。随着艺术与现代文明的发展、交流与碰撞,中国传统美学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与融合,在现代艺术语境中寻找传统美学恰当的表达方式成为中国绘画创新发展的前提。
二、以徐累为例浅析当代工笔画发展
当代艺术发展下,艺术家的思想与审美观念逐渐发生转变,艺术家们更加关照自我内心与人文情怀。进入二十一世纪,许多工笔画艺术家在画面的构图、设色与意境当面进行了革新。社会上涌现出一批与众不同的工笔画家,其艺术特征在于艺术语言与观念的现代表现型,表现的不仅仅是现实题材与情节,更表达了艺术家对自我、生命、哲学与文化的思考与反思。当代艺术家徐累涉猎各类领域,通过搜集的各种信息,在思维中相互关联,进而产生自己的想法。多种原因使徐累在艺术上更注重想法而不是画法,并且徐累主张艺术作品必须要有明确的表达意图,即使整体思想可能是晦涩的。就徐累而言,绘画成为了一种表达观念的方式。在经历了八十年代的思考后,徐累确立了自己的艺术方向,即借用工笔的方式对中国古典意境作现代演绎。同时,徐累秉承着对观念性艺术理论的重视进行创作,他的每幅作品中都有明确的表达意图,以及一套缜密的阐释逻辑。
“立象以尽意”是人对自然形神的精神追求,只不过工笔画以“尽精微”为主要特征,但工笔画同样注重“意象精神”的表达,工笔画艺术家将精湛的技法与主观情感融为一体,每一笔都是情感外化的体现。意象精神是中国画创作中重要的观念和语言形态,始终贯穿在工笔画的发展之中。
三、“立象以尽意”在国画《北京印象-美丽乡村》创作中的表达
意境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将艺术家的创作重心进一步引向客观物象之外,从关注客观物象的再现转变为注重主观意象的表现,追求将有限的客观物象转变为无限的主观情感,为艺术家开辟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审美意象已经深深打上了主观意识的烙印,成为心物统一的整体系统。在“立象以尽意”的思想传统之下,逐步形成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境理论。
传统村落是国家的文化积淀,也是大自然的馈赠,保护传统村落就要传承其蕴藏的文化内涵。本人以北京为切入点并以传统村落为主要表现内容,采用兼工带写的技法将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与现代社会相融合并完成此次国画创作。并将本人在北京生活的所观所感融入到画面中,使古村落更加日常化的出现在大众视线中,绘制一系列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中国画作品。同时深入研究国画中工笔画与写意画的技法运用,钻研国画的现代特殊技法并运用到本次创作中。百年老村充满了历史和文化的韵味,传统村落贯穿着华夏文明。希望本系列创作能够更好地宣扬北京的红色文化与传统村落的民俗文化,让大家对北京的历史与红色文化有更深地了解,对传统村落承载的民俗文化有更多的认识,更加悉心爱护红色文化遗产。
经探究,了解每個村落都有其传承的历史文化与独特的文化内涵,究其不变的是它所承载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最终决定以九处传统村落为表现内容来表现创作内容;为了更好的表现村落的历史感,笔者以暖色调为主要色调。九幅画面中以房屋为主要表现内容,远处有山和树木等远景,借用村民、鸡鸭等实物来点缀画面。经过观察思考,笔者在画面中增加了些许现代感的杂物:交通工具、卫星信号接收器、空调外机等现代城市的代表性物件,使全幅画面达成过去与现在的融合。
随着历史的发展演变,现代工笔画创作已不再局限于以“写真”为目的,而是集中在超越物象层面的真情感与真精神。现代工笔画在本质上仍与传统绘画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其所蕴含的意象精神适应时代发展,工笔绘画的创作渐行渐远。继承和发扬工笔画的“意象精神”,创作出更好的中国话作品,依旧是当代画家需要思考的问题与前进方向。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山东济南 25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