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蔚君
摘 要:中國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体现在文化品格、思维品格、语言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四个方面。因此,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成为我们一线英语教师必须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了。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英语;策略
核心素养超越知识与技能,它通过统筹利用心理社会学资源(包括技巧与态度)达到具备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这是1997年OECD提出的核心素养概念。我国教育部在2014年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也第一次提出“核心素养体系概念”。
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组成
必备品格,包括文化品格和思维品质以及关键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构建成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是这样解读这四个方面的:
文化品格是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知识素质、人文修养和行为取向。
思维品质是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在其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水平和特点。
语言能力是指在社会情境中,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意图和情感态度的能力。
学习能力是指学生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拓宽英语学习渠道,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
二、英语课程内容
英语课程内容包含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六个要素。《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中提到,六要素整合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是指学生在主题意义引领下,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一系列体现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使学生基于已有的知识,依托不同类型的语篇,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文化内涵理解、多元思维发展、价值取向判断和学习策略运用。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教学策略
1.布鲁姆认知层次理论
根据布鲁姆认知层次理论,识记(remembering)和理解(understanding)属于学习理解层面,应用(applying)和分析(analyzing)属于应用实践层面的,而更高的思维技能创造(creating)和评价(evaluating)是迁移创新的体现。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可以依据布鲁姆认知理论层级,设计的教学环节既能促使学生低层级思维能力的发展,又能提升高层级思维技能,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要在学生提取文本信息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以事实为依托来表达个人观点。例如,教师在设计北师大版高中英语Unit 7 Lesson4 Sea Stories阅读教学环节时,就可以分为六个层次。Who...What... When... Where...是学生必须要remember的内容,Why...和What’s the main idea?则需要学生在阅读故事后进行understand。在此之后,What would you do?教师抛出的这个问题又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从简单的读上升到了apply的层面,学生也可以通过对故事中人物性格的分类这个环节来训练的思维analyze的能力。在最后的迁移创新方面,教师可以让学生谈谈整个故事最喜欢哪个环节?并说明为什么。这样的一个步骤就是学生对故事进行evaluate的载体。如果想要体现create的话,也可让学生重新为故事写一个不一样的结局,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2.审辩式阅读
审辩式阅读最主要是发展学生的审辩式思维。通过其定义,不难发现,审辩式思维要凭证据讲话,要合乎逻辑地证明自己的观点,既要质疑也要反思。教师在依据这个理论设计阅读教学环节时,可把握6个质疑。(Who ?/What?/Where?/When?/Why?/How?)
3.互惠教学法
互惠教学法Reciprocal Teaching (RT)经常被用于阅读教学。它是Palinesar和Brown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种阅读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包含四个阶段。
预测(predict): 通过题目来预测文章,并记录相关信息。
理清(clarify): 对不懂的词和短语,不清楚意思的句子要明确。
提问(question): 以文章内容为基础,提出问题。可以是文章中可以找到的答案的,也可以是开放性的问题。
总结(summarize): 概括主题,总结拓展。
教师在互惠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上进行英语阅读环节设计时,可以按照以下的步骤来实行:第一步:课前把班级的学生分成5个小组,每个小组阅读的文章不同;第二步:要求每个学生在上课前先阅读,并按照四个阶段的要求提前写好自己对文章内容的看法;第三步:课堂上进行各个小组之间的讨论;第四步:学生总结。这样的阅读模式不仅强调师生之间的对话,更加强调生生之间的交流,指导者的角色就不再是教师来扮演,学生亦可以。
四、英语学习活动设计的注意事项
1.创设情境要与学生所学知识联合起来,尽量创设真实的情境,务求让学生能利用已知的知识去索求新的知识。同时也要提示学生要根据语境来选择交际语言。
维由低阶向高阶稳步发展,并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3.通过现代化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来完成教学设计的环节,教师也可引导学生利用mind map来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梳理和整合。
参考文献:
[1]谢小庆. 审辩式思维 【M】上海:学林出版社. 2016.
[2]吴国军.基于思维素养培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J].英语教师2016(12)13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