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春芬 陈思 雷杰
摘要:为了解在校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所面临的压力,以及同学们对面临的压力和困扰的态度和看法,特展开此次大学生心理压力专项调研。通过线下线上结合的问卷调研,深入探索在校大学生心理压力问题,以及同学们对现有的心理压力的解决办法。通过对调研问卷结果的分析,找出个人心理压力的“始作俑者”,并探索有效的途径缓解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促进在校学子养成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质量,度过一个幸福快乐的大学时光。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压力
1.调研背景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快节奏高效率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面对这种生活节奏,每个人不仅要面对自己的期望值,还要面对来自各方的期待、质疑,这也就使得现在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来源范围越来越广。而当代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社会发展的精英人才,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他们面临着来自各方的压力,承受着非常大的心理压力,而其中包括学业、就业、家庭和在校情感等方面的压力,当然,也有一部分同学面临着社会交际压力和经济压力。
因此,在校大学生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是多方面的,有的人有自己的解压方式,但也有些人在面临压力时不知所措。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个人成长,而且对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了解大学生心理压力来源并提出相应缓解措施,及时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压力问题刻不容缓。
2.问卷研究及其结果分析
2.1样本选取和问卷调查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和抽样调查的方式,调查对象为各专科、本科和985/211高校大学生,主要集中在本科生。问卷的有效调查时间为2019年5月26日至2019年6月30日,一共发放问卷300份,其中回收有效问卷289份,有效高达96.33%。学生专业覆盖各大学科门类,范围广、层次多,问卷可信度高。
2.2问卷内容分析
为确保问卷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小组成员通过权威新闻媒体等途径查找有关高校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基础资料,整合多方数据资料,综合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意见,由此确定了问卷的内容。
2.2.1大学生心理压力来源
在有效调研的289名大学生中,有101人认为自己的心理压力来自于学业方面,占比约35%;有86人认为自己的心理压力来自就业方面,占比约30%;有37人认为自己的心理压力来自于恋爱感情,占比约12.8%,有41人认为自己的心理压力来自于周围优秀学生,占比约14%;其余24人认为心理压力来自于经济、家庭、人际交往等其他方面。数据显示在校大学生的主要心理压力来自就业和学业,可见学习还是当下大学生最关注的问题。其中按照年级分析,有1/3的大一学生认为恋爱感情是大学生的主要压力来源,而大二学生认为自己的生活碌碌无为毫无规划,产生迷茫,大三、大四学生则是因为学业和工作以及周围优秀同学对自身产生较大压力。按照性别分析,男生较女生来说较大压力来源于经济状况以及碌碌无为的生活,女生恋爱问题产生较大压力。
2.2.2心理压力对大学生造成的影响
针对心理压力带来的影响这一问题,有161人认为心理压力可以通过自我调节化压力为动力,促进自身进步,占比约55.7%;有86人认为心理压力会带来一定的负面情绪并影响自己日常焦虑,影响正常学习生活,占比约30%;有31人认为心理压力会造成食欲不振进而损害身体健康,占比约10.7%;甚至有4人出现精神崩溃、自暴自弃现象;仅有7人认为心理压力对自己毫无影响。
2.2.3心理压力的缓解方式
当被问到怎么处理心理压力时,有121人选择找朋友或者家人倾诉谈心,占比约42%;有75人倾向个人想办法释放压力(如运动、听歌、看书、旅游等),占比约26%;选择这两种处理办法的人远比找家长、老师或心理医生的要多。绝大多数的同学认为学校应该多开有关心理健康问题的讲座和组织针对心理压力辅导活动来解决他们存在的心理压力问题,还有一部分的同学认为学校应该每天开放心理咨询室和多进行心理测试,为学生提供正確的有针对的缓解心理压力的方法。同时,还有一少部分的同学认为学校应当多举行一些有关心理方面的知识竞赛来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总之,同学们是觉得自己对心理有关方面的知识了解的不多,希望学校能够提供一些渠道让他们学习相关的内容,由此解决个人可能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
3.分析与建议
通过本次调研发现,大学生主要的心理压力来源于就业和学业两个方面,且参与调研的大学生在不同方面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压力,但大学生在应对自身心理压力时,不到2/3的同学能以积极的态度应对。基于以上调查结果,要有效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学校、学生本人、家庭、社会等诸多方面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3.1学校全方位、深层次、多方面帮助大学生应当心理压力问题
3.1.1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新生入学时学校通过建立相应的心理健康档案,持续追踪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学校要坚持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队伍体系,提高心理辅导人员自身素质,针对于不同大学生群体使用不同方式的解决办法。同时,还应该建立健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讲座、开放心理咨询室、组织心理辅导活动、开设系统的心理健康课程等,给学生灌输正确的观念,使广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的正确意识,了解缓解心理压力的方法,以便学生在遇到心理压力时可以正确对待和有效缓解。
3.1.2疏通就业渠道,缓解大学生主要心理压力
针对社会就业的大环境,学校应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使其与社会需求相匹配,避免脱节情况。通过课程改革,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通过帮助大学生找准自我定位,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实习实践活动,积累相关经验,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
3.2学生要树立正确的认识观,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
3.2.1正确认识压力
我们不能用狭隘的思维看待压力,压力有大有小,要注重“中庸”,不能走极端。压力太小,人往往就不会学会努力,所有事情都以“佛系”态度支撑一切,所有的东西得到心安理得,得不到就就此放过,而学习往往就是需要压力来支撑。压力过大不仅对生理产生影响,对心理的影响更是巨大。
3.2.2学会自主学习
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我们在大学很大一部分心理压力来自于学业方面。大学与中学的教学模式相差甚远,这要求大学生转变学习方法以适应大学教学,改变过去那种态度上的被动从而做到主动自觉。大学生的可塑性强,只要经过努力很大程度上可以使自己适应大学的学习,从根源上解决学业带来的心理压力问题。
3.2.3确定合理目标
确定一个自我激励的合理目标。由目标引起的心理不健康的问题,是目标缺乏、目标冲突、实现目标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大学生往往因缺乏目标而痛苦。合适的目标是符合实际,又能引起学习兴趣,提高自己的抱负水平的目标,最常见的错误就是确定了不切实际的目标,目标过高,难以达成,或者目标太低,没有激励作用。
3.3社会保障措施
国家以及社会大环境方面,应继续加大现行教育体制改革力度,切实开展素质教育,同时加强社会舆论管理,树立真确社会舆论,避免因社会原因导致加大大学生心理压力。
3.4家庭方面
最后,家庭也要起到教育学生的作用,不应过多的给予学生压力,对大学生的教育要起到积极的正面影响,家长更要学习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从家庭层面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徐长江,钟晨音.浙江省大学生心理压力总体状况与来源的调查研究[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7(6):100-104.
[2]陈磊,袁慧,陈燕,等.在校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5,34(2):193-196.
[3]金盛华,张杰.当代社会心理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5] 張艳琼,杨丽梅,刘文斐.大学生压力管理探析[J].青春岁月,2014(3):142-143.
[6] 赵冬梅,苟增强.当代大学生的压力分析及管理策略初探[J].教育与职业,2010(24):73-75.
[7]周方遒.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
[8]张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基金项目:本文受到武汉工程大学第十期大学生校长基金(项目编号:201810)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