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广胜
摘要:阅读是小学生所需学习的基础性内容,小学低段语文中的阅读,往往是用 “以读代写”的形式而呈现的。小学低段语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能够帮助学生汲取到更多的语文知识,促使学生更好地体会文章情感,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经验,从多方面谈一谈小学低段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希望能够助力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低段语文;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处在小学低段阶段的学生,正面临着语文知识学习的关键时期,此时的学生需要好好学习知识,巩固好语文基础,以应对之后的语文知识的学习,甚至是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在小学低段语文中,阅读是基础性的教学内容,教师需要从发展阅读效率出发,设计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让自身的阅读教学更为有效。基于此,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谈一谈小学低段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一、创设情境,提高阅读兴趣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往往不知道学习的意义,积极学习知识的动力来自于兴趣。因此,小学低段语文教师有必要从阅读兴趣激发出发,创设情境,促使学生在情境的引导下,更为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知识。
如,教授《小蝌蚪找妈妈》这篇文章时,笔者便会再现文章所营造的情景。课堂上,笔者会借助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现与本篇文章相关的动画片。动画片所展现的直观画面,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意境,学生能够深入到意境中,更好地體会文章所展现的内容。动画片展示完后,笔者便会鼓励学生阅读本篇文章,促使学生自由组成小组,根据文章所涉及的具体内容进行角色扮演。动画片的引入已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能够积极观看课文,并认真进行角色扮演,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文章,提升了学生的阅读效果。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有必要采用多样性的方法,营造良好的情境,以此吸引学生,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使学生具备学习的主动性,以此有效增强学生的阅读效率。
二、问题提问,培养思维能力
良好的思维能力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让学生取得良好的阅读效果。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有必要重视问题的提问,以引导学生思考,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在教授《曹冲称象》这篇文章时,笔者便会重视对学生的问题提问。课堂上,笔者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学生纷纷表示见过。笔者接着说:“你们知道大象吗?”学生表示知道。于是,笔者对学生说:“那么,请思考一下,如何称大象的体重?”笔者的问题引发了学生思考,但是由于难度过大,学生纷纷摇头表示找不到有效的方法。笔者便对学生说:“请阅读本篇文章,说一说文章中‘曹冲’这个主人公称大象的方法。”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纷纷进行了文章的阅读,并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学生阅读完后,笔者让学生说出了他们的阅读结果,并对学生的阅读结果进行了评价。评价完后,笔者便对学生说:“你们认为文章中的曹冲的性格特点是什么?”学生结合文章中曹冲所做的事情,进行了一定的思考,说出了自认为的曹冲的性格特点。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因笔者的问题而进行思考,思维获得了有效的训练,思维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有效的提升。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有必要结合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问题提问,让学生能够在良好的问题引导下,进行有效的思考,以此有效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重视朗读,品味语言魅力
朗读是阅读学习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有必要重视朗读,引导学生进行不断性的朗读,促使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有效品味语言的魅力,以此让学生能够获得良好的阅读效果。
如,《找春天》这篇文章借助优美的语言展现了美丽的春天,蕴含着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笔者在教授这篇文章时,便会引导学生进行文章的朗读。课堂上,笔者首先会向学生教授与本篇文章相关的基础性生字,让学生因此能够巩固好基础性的知识。接着,笔者便会对学生进行本篇文章的示范性朗读,促使学生根据笔者所采用的朗读形式,进行文章的重复性的朗读。这样,学生能够在笔者的引导下,更具备感情的朗读文章。在学生进行朗读时,笔者还会向学生播放与文章所营造的意境相关的纯音乐,促使学生在音乐所营造的良好氛围渲染下,能够更好地感受本篇文章所营造的意境,更好地体会文章中所涉及的优美文字。在学生阅读完后,笔者还会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内心中对本篇文章的感受,并会鼓励学生说一说自己所喜欢的文章中所涉及的语句。这样,学生能够在笔者的引导下,更好地体会文章的语言魅力,取得了良好的知识学习效果。总之,小学语文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朗读,促使学生通过朗读更好地感知语言魅力,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综上,对小学低段阶段的学生而言,语文中的阅读内容学习十分重要。小学语文教师有必要结合小学生的特点,优化阅读教学策略,并将其合理地应用到阅读教学中,以促使学生好好学习语文知识,让学生获得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邵桂琳,虞姗姗.从阅读能力培养的角度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6(33).
[2]刘京菊.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方法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