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幼儿教育心理学》的教学方法

2020-09-10 23:23:46张君丽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2020年8期
关键词:学前教育中职教学方法

张君丽

摘要:在学前教育专业,了解幼儿的心理状态,明确幼儿的心理特征,才能有理有据地指导幼儿的成长发展,做好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幼儿教育心理学》是一门非常重要且核心的课程,优化其教学方法,提高其教学质量,是教师的重要研究课题。特别是在新课改深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进行教育模式的创新探索是当前的迫切任务。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幼儿教育心理学》;教学方法

中职院校需要为社会培养优质的应用型人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幼儿教育得到普遍发展,对幼师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幼儿教育心理学》是其必须课程,通过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的了解,可以为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坚实的理论支持。以下将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对有效的教学方法展开简要分析论述,希望能发挥借鉴参考价值。

一、进行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应该是学生主动吸收和理解的过程,进而形成个性化的成长收获,而不是被动的接受信息和记忆信息,然后进行生搬硬套。有效的教学活动必须强调学生的学习兴趣,内在潜能的充分挖掘。中职阶段的学生,多数都在文化知识和理论学习方面的基础不太理想,在课堂学习中往往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借助情境创设,把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参与兴趣,为良好的师生互动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合理设置活动情境,使学生以主体的身份参与进来,实现学习潜能的有效开发。

比如,在学习“幼儿应形成的基本美感”的知识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学生播放幼儿一日生活中会经常接触到的各种现象,这里面有美感的因素,也有非美感的因素。之后,教师要求学生结合视频内容和个人认知展开分析探讨,在交流探讨中实现思维的发散和活跃,逐步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转化身份,从幼儿园教师的身份思考,可以采取怎样的教学措施促进幼儿实现良好的美感熏陶和培养。这样,课堂就从学生死气沉沉的被动学习状态,转变为主动的探索求知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还在无形之中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协调能力,有利于促进全面的发展和进步,为进入幼儿园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进行习惯培养,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

“人有知学,则有力矣”。在如今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终身学习的理念得到普遍认可,教师要交给学生的不只是知识和技能,更是学习的方法和习惯。这样,学生才能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紧随时代发展的需要。在中职专业的《幼儿教育心理学》的课堂当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有多方面的作用和价值。首先,就是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知识学习,实现和教师的良好互动,认知视野不局限在仅有的课本内容当中,不断丰富专业知识和提升专业能力。另外,幼儿教育也处在飞速发展的时期,这个专业的学生必须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保持教育思想的与时俱进,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才能在未来的工作参与中获得良好的工作成就和社会价值。基于此,教师要进行良好的习惯引导,不断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将来的工作生活奠定良好的能力基础。

比如,教师要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进行初步的知识归纳和问题总结,能够提升问题意识,明确个人的学习弱点,进而提高课堂的专注程度。还有,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课外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从而和课本知识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深化思维认知和理解效果。另外,为了发挥良好的督促效果,切实提高习惯引导的有效性。教师还可以通过思想引导和制度引导提高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教师可以借用优秀的幼师人物形象进行文化宣讲,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自觉抵制以前懒散、放荡的不良学习习惯。还有,教师可以通过预习检查小组的设立,各种奖惩措施的明确规定,保证学生自学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从而在日积月累中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三、引入教学案例,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幼儿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不仅内容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还容易和复杂多变的幼儿实际情况产生很大的差距。学生不仅需要了解课本知识,还要提高实际的教育能力,形成个性化的专业素养。基于此,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引入相关的教学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分析探讨,从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并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的幼儿工作参与奠定坚实的基础。

比如,在“培养幼儿的求知兴趣”的知识学习中,教师就可以引入这样的一个案例“在儿歌的学习活动中,有的幼儿就是东张西望,不肯配合。面对这种情况,你应该怎样办?”这样的问题可以使学生明确教学活动要以幼儿为主体,不能以教师的主观判断为标准,深入了解幼儿的内心活动状态,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学生只有认识到幼儿教育中实际会遇到的各种情况,才能不断提升理论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而且案例的引入,丰富了教学内容,更是把学生放在了幼儿教师的角色位置上,有利于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和仔细的思考,在实效有效学习的基础上,还提高了成就感和自信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搜集真实案例的搜集,通过查阅资料、到幼儿园考察、 跟踪调查毕业生等途径,做到从实际情况出发,选取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案例,使更加具有说服力和教育价值。

四、给予科学点评,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

学习信心是一种优秀的学习情感,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并实现良好的潜能挖掘,是现代化教学的重要学习方式。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太理想,在以前很容易受到教师的忽视,他们自身也普遍缺乏对自我的认可和信心,导致学习的潜能难以充分挖掘。基于此,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科学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信心,从而以更加主动良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

比如在知识学完之后,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创新性的思维表达,良好的学习结果等进行多元化、多层次的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优势,提高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对于学生表现中的不足,教师也要温和地提出来,并给予解决方案,用信任的态度让他们能够自觉进行改善提高。除此之外,在心理学当中,积极的暗示也是提升学生学习信心的重要方式。中职阶段的学生有时候敏感而又多疑,积极暗示可以起到一种无形的促进作用。你的语言组织能力比较好,向大家演示一下这个活动;你的书写很棒,进行一下黑板报的设计;你的组织能力很好,可以进行这场活动的設计。这些都可以提升学生的参与信心,实现良好的学习效果。

五、灵活作业形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作业是巩固学生知识学习效果,不断提高综合素养水平的重要途径。《幼儿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繁琐,内容多,仅靠课堂时间难以实现深刻的理解和记忆。而传统的抄抄背背的形式,学生的参与兴趣不高,而且意义也不大。基于此,教师可以通过灵活布置作业的形式,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比如,在一章知识学完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将整体的框架体系和重难点问题以及延伸获得的相关知识展现出来,并进行定期的展评。又比如,在理论知识学完之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主查找相关的案例故事,然后进行小组式的分析探讨,深化专业素养能力。这样不仅可以巩固学生的知识学习效果,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交际能力,为参与实践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心理学教学策略探讨[J]. 陈翠红.  留学生. 2016(09)

[2]调动中职学生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积极性[J]. 于林.  华夏教师. 2016(02)

[3]浅谈中职幼儿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J]. 钟茹.  职业. 2014(36)

作者单位:陕西省韩城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猜你喜欢
学前教育中职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42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中职学校学前体育课调查研究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19:20:25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10:06:39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8:09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6:03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18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8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河南科技(2014年11期)2014-02-27 14: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