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小进 黄英华
摘 要:深度报道是新闻报道中的一种,系统地反映社会中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或社会问题,通过记者的深入调查,挖掘事件前后的因果关系、结构或说明某种问题,追踪其发展趋势的一种报道。本文从全媒体背景下分析深度报道出现的原因、相关特征以及社会效果,并归纳深度报道写作中的一些规律和写作特点。
关键词:深度报道;特征;写作手法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8-0168-02
一、引言
深度报道这种报道形式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20世纪80年代,我国一些报纸出现了比较著名的深度报道,如1987年《中国青年报》刊发的“三色”报道——《红色警告》《黑色的咏叹》《绿色的悲哀》。进入21世纪,由于新闻竞争日益激烈、读者阅读层次提高、社会转型,深度报道成为吸引读者、提升媒体品牌影响力的利器,一些媒体的深度报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如《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南方周末》《财经》《财新》等。在全媒体背景下,深度报道在重大主题报道和社会热点报道中依然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二、深度报道的特征
(一)内容深刻
何为深度报道?简单地说,深度报道就是对某一新闻事件进行系统、完整、深入的报道,通常新闻事件内部关系复杂、情节迂回起伏。
美国哈钦斯委员会编写的《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认为:所谓深度报道,就是围绕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把新闻事件呈现在一种可以表现真正意义的脉络中。《新闻学大词典》对深度报道的定义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的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陈作平在《新闻报道新思路》中认为,深度报道没有固定的格式,也不应过多地受篇幅长短的限制,只要能从深层反映新闻事实真相,不管是什么文体,只要它立意高远,对问题反映深刻,也可被看作是深度报道。[1]
虽然中外学者对深度报道的定义有所不同,但深度报道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深”,不同于普通的消息报道,它能完整地反映某一新闻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以及与此相关联的既定事实,揭示某一社会问题或现象,引发读者深入思考和回味。
《南方都市报》2003年的深度报道《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记述了湖北青年孙志刚因没有暂住证,被送到广州市收容遣送中转站收容,之后被收容救治站工作人员和其他收容人员殴打致死的事件。报道刊发后引发广泛关注,有力推动了国务院废除收容遣送条例。这篇深度报道聚焦我国的收容遣送制度,揭示了收容遣送制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读后引发深刻的思考,思想深刻,成为我国深度报道的经典作品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原有的社会格局迅速瓦解,社会利益重新分配,社会转型不断推进,这也引发了诸多的社會矛盾。新闻是社会事件真实的记录,深度报道则是社会问题的深度思考,以思想性见长,读后会让人产生较为明显的痛感或快感。
(二)细节丰富
一般的新闻报道,把一个新闻事件真实、完整地记录下来就达到了目的。深度报道则突破了一般新闻报道一人一地一事的模式,将新闻事件中人物的心理、复杂的关系、曲折的过程记录下来,观察细致入微,细节丰富,人物形象饱满,令人印象深刻。
《春城晚报》2010年刊发的深度报道《昔日烟草大王褚时健东山再起 82岁成“橙王”》,讲述了褚时健种的橙子热销后,他在哀牢山种橙的过程和生活的本真状态。褚时健种植橙子非常精细,会详细分析橙子的糖分、可溶性物质等等。在生活中,褚时健显得有些粗放,吃饭时很快,有些囫囵吞枣。记者观察到,褚时健虽然名气很大,但在日常生活中和普通老人没有什么区别,在田埂翻看果实的褚时健,穿的皮鞋“后跟皮已破,露出了绒毛”。这一细致入微的观察,丰富了报道的细节,让褚时健的人物形象非常丰满。
深度报道,人是主角。细节丰富,可以再现新闻事件的人物状态,反映人物表情、情绪等在事件发展过程中的细微变化,从而以小见大,从细微处反映出人物的大格局。
此外,深度报道通常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将曲折跌宕的新闻事件娓娓道来,引人入胜。2018年1月9日,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转山包村的一个满头冰花求学的男孩引发广泛关注,他叫王福满,是一名留守儿童,当天穿着并不厚实的冬衣在-9℃的低温赶路上学,到学校后头发上满是冰霜,让人心疼不已。2018年1月23日,《都市时报》刊发的深度报道《鲁甸转山包:“冰花”们的求学与谋生之路》,详细记述了鲁甸县转山包村和王福满一样的孩子们的求学和家庭境况,他们求学都不容易,有的要走近两个小时的山路。但对于他们来说,上学的路其实并不是最难走的,山村孩子面对的难题是在求知与生活的夹缝中寻找人生的未来,在“冰花男孩”的背后,还有一群“冰花孩子”。这篇报道挖掘出新闻热点事件背后的一群人的故事,从一个人扩展至一个群体,文字间充满张力。报道获得2018年度云南省新闻奖报刊通讯与深度报道二等奖。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每个个体不可知的未来是最容易引发关注的。
三、写作手法和误区
在写作深度报道之前,确定新闻选题是关键步骤。如今,新闻同质化严重,同题新闻差别不大,难以引发读者的广泛关注。深度报道的选题,要在题材和角度上下功夫,一个新闻题材,是不是重大主题背景下的新闻事件,是不是多数读者关心的话题,是否有较高的新闻价值,是深度报道确定选题的一个标准。重大主题,如改革开放40周年、决胜脱贫攻坚等,都是某一个时期党和国家的重点工作,读者关注度高、持续性好、新闻性强。在宏大背景下,选择某一个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线索进行报道,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18年是脱贫攻坚关键年。《昆明日报》典型人物报道《用生命兑现承诺——追记东川区汤丹镇扶贫办副主任、中河村党支部书记吴国良》,选取主人公生前一周、一月、一年3个时间段的生活和工作状态,生动反映了主人公心忧、心系扶贫事业的感人故事,获得2018年度云南省新闻奖报刊通讯与深度报道一等奖。
同时,深度报道以细节见长。深度报道记者要全面、完整、立体反映某一新闻事件,观察和表达是报道能否达到预期目标的关键因素。“一些事件和情形是如此复杂,只有给予长期关注才行得通。读者、观众和听众将全程跟踪,为每一个意想不到的改变和转机而着迷。”[2]
因此,深度报道既要表现大时间、大空间、大主题,同时要微观、宏观兼备,多侧面、多角度进行观察和透视。记者观察一定要细致入微,看到别人没有看到或忽视的细节,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见新闻事件背后的真相。
深度报道思想深刻,写作时要避免一些难以成为深度报道的题材硬性拔高。新闻价值的大小是深度报道取材的重要标准。当一个新闻题材深入调查后,可能出现与预期有较大出入的情况,不具备深度报道的价值,就应及时改变报道方案,切忌无病呻吟、故作高深,“为赋新词强说愁”,不能为了深度而深度。在写作上,深度报道切忌平铺直叙。人物的命运起伏是读者最关心的,如果一个新闻人物故事性强,记者就要发挥出与之匹配的能力和才情,将人物命运与家国命运紧密联系起来,用引人入胜的写作手法展现出来。
四、结语
任何新闻报道形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深度报道已经有多年的历史,也要与时俱进、革新求变,符合新时代的传播规律和读者的阅读习惯。当今的中国,社会在高速发展、转型,可以预见,未来热点新闻事件仍会层出不穷。记者在掌握深度报道的规律的同时,要借助全媒体技术和平台,用多样的表现形式、独特深刻的观点吸引新时代的广大读者。
参考文献:
[1] 陈作平.新闻报道新思路[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157.
[2] 梅尔文·门彻(美).新闻报道与写作[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192.
作者简介:高小进(1981—),男,湖北孝感人,本科,研究方向:新闻传播。
黄英华(1982—),女,云南昆明人,本科,研究方向: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