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育生
摘 要:进入新时代,世界经济社会纵深发展,人才尤其是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各国抢占发展的制高点。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决定了其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高校辅导员的职责任务,铸就了其作为大学生人生导师的社会形象。高校辅导员职责使命的完成和人生导师社会形象的实现,需要培养创新能力。其必要性可主要概括为三点:着眼科学发展,实现自身发展的需要;适应新时代,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创新能力;思想政治教育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之间的发展竞争日趋白热化。发展关键在创新,创新关键在于人才,因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就一直以来是各国发展竞争之焦点。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与选拔,坚持实行“任人唯贤”的选拔机制。进入新时代,党中央提出了以创新为首的“五位一体”发展新理念。习近平强调:“中国如果不走创新驱动道路,新旧动能不能顺利转换,是不可能真正强大起来的,只能是大而不强。强起来靠创新,创新靠人才。”这不但为广东提出创新发展新要求,而且为全国发出人才创新驱动发展的强烈信号。
作为党和国家的重要人才资源,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深刻影响国家发展前途和民族繁荣昌盛。做好大学生教育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把他们培养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创新型人才,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基本要求。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决定了其负有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职责。从一定程度上说,高校辅导员创新能力与其开展教育工作效果成正比关系。因此,大力培养高校辅导员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但事关高校辅导员自身发展,而且事关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更事关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一、着眼科学发展,实现自身发展的需要
所谓发展,是指事物在质和量上的变化过程。发展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动态性是发展的最本质特征。邓小平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重要论断,开创了发展新境界。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发展,形成了新成果。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进党章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推动了世界治理和科学发展迈向了新征程。科学发展是指事物的正向发展,它不但具有动态性,而且还具有全面性和差异性。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具有科学性。中华民族5000年优秀文化中有“天人合一”发展之说,这是自然与社会的高度融合,是科学发展的最高水平。科学发展不仅仅指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包括人的发展。而人的科学发展实际上就是指人的各方面要素的全面健康发展,简言之就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具有逻辑统一性。主动追求发展是人区别于一般动物的最本质的特征。马克思指出,“代替那个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显然,这深刻描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逻辑、应然图景和实现条件。而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个体自由发展的客观规律,又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充分体现了高度发达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高校辅导员的全面发展既指每个辅导员的各方面素质全面发展,又指不同辅导员不同个性的差别化发展。
首先,辅导员个体的全面发展。这主要是指辅导员德智体美劳等要素的协调发展。从德来看,辅导员要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从智来看,辅导员要有较高的文化知识素质、能力水平和法律素养;从体来看,辅导员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从美来看,辅导员要具备较好的审美素养,这既包括内在心灵美,又包括对事物的价值态度与审美能力,源于对真与善的发展超越;从劳来看,辅导员要具备较强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通过劳动实现生活自理与独立。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发展统一于人,融为一体,其发展是由辅导员的社会性决定的,离不开具体的社会实践。因此,它们虽然有先后,但各有不同,不可偏废。而这种社会实践在现实中主要表现为接受教育、培训和工作锻炼等。辅导员的社会性主要体现在辅导员职业要求上,这种要求是思想政治素质过硬,日常业务能力好,工作作风正派,遵守工作生活纪律。辅导员个体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一刻也离不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其次,不同辅导员的个性发展。一个人的个性是指个人爱好、特长或擅长等特点。引导、培养和发展每一个人的个性是不但是新时代教育的重要使命,而且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要旨归。不同辅导员有不同的个性特征,据此采用不同的办法进行分类培养发展辅导员,这不但是辅导员对自身科学发展的期望,而且是新时代辅导员队伍科学化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事实上,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正是围绕辅导员的职业功能来展开的。当前,我国正根据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有关规定,按照不同学科专业特点,针对不同专业特长和实践优势培养和发展辅导员队伍。具体来说就是: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指导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型辅导员队伍;运用党团建设理论指导建设党团和班级建设型辅导员队伍;运用管理理论指导建设日常事务管理型辅导员队伍;运用学习理论与方法指导建设学业指导型辅导员队伍;运用心理学理论指导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型辅导员队伍;运用就业创业理论与方法指导建设就业指导型辅导员队伍;运用新媒体及网络文化理论指导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型辅导员队伍等。为深入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科学化发展,全国各地高校进行了广泛实践探索。如:2018年,教育部高校輔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华南师范大学)明确将以这九大类科学化模式列为辅导员队伍建设发展目标,在全省范围开展“名辅导员工作室”立项建设研究工作。这既是广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精神的具体体现,又是广东率先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措施。当然,这一规划发展行动所涉及的学科理论多、实践领域广、建设要求高、实践经验少、基础薄弱。要想根据不同辅导员的个性优势分别培养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队伍,这不但要求辅导员队伍主管部门要有创新思维,而且要求辅导员自身要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适应新时代,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
2017年10月1日修订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高校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双重身份,主要负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工作包括学生思想价值引领、党团建设、学风建设、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校园安全、就业指导、社会实践等。这些工作具有所涉及的内容思想性强、价值性指向明确、学科领域多、理论难度大、实践操作难、时效性明显、辐射面广等特点。显然,要做好这些工作,辅导员要具备的素质能力和专业知识要比一个普通专业教师多,工作难度也比專业教师大。此外,除了要具备多种专业理论知识和较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外,辅导员还必须要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策划能力、协调共事能力等,而这些能力的本质都归结于创新能力。
从工作对象看,高校辅导员工作面临巨大的挑战。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扩大,社会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校辅导员工作对象也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从价值观来看,当代大学生的表现已由重社会价值向追求自我价值偏转,集体主义观念比较淡化,个人主义倾向较浓重。从政治意识角度看,当代大学生由重思想政治向重经济利益转变,由重精神向重物质转变,政治意识有淡化的趋势。从道德素质上看,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虽然整体上是好的,但也有不少大学生的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失去了平衡。从心理素质角度看,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生活条件整体上说比较优越,心理承受力和抗挫力差,自我调适方法不够,能力不足,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日益增多,由心理危机导致自杀的案例明显增多,高校安全稳定形势比较严峻。新时代新形势和新矛盾的产生,使我们认识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再不是过去单一的理论内容、现实途径与课堂方式,而是理论与实践、现实与虚拟、社会与学校、课堂与课外等各个生活层面高度综合化、社会化的体系。”
从工作任务来看,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和主要职责决定了高校辅导员要具备良好的文化专业知识。但由于高校人才编制、招聘要求等各种原因,不少高校辅导员并不是教育学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的毕业生,而且辅导员都比较年轻,缺乏工作经验,学历相对较低,科研能力并不强,专业素质、知识结构、人生阅历等都相当有限。在开展学生工作时,他们往往习惯于把自己当学生干部时的经验进行复制,千方百计通过纪律和制度来教育管理学生。毫无疑问,这有其合理之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辅导员往往缺乏人文关怀、方法简单、手段单一,从而陷入越来越多的事务性管理工作的漩涡,难以做好专业性的服务。对此,郑永廷教授指出:“辅导员工作这一领域具有日常性与综合性特点,学科研究或因平常而忽视,或因综合而放弃,致使这一领域长期处于自发、经验状态。学生的日常生活,主要靠自己运作和摸索,难以得到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指导,高校不少辅导员往往忙于事务而疏忽教育,陷于经验化管理而缺乏专业化咨询。正是因为这一原因,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不大,辅导员在高校的地位不高,德育首位难以得到保证。”可见,大学生教育要想取得实效,高校辅导员必须要与时俱进,因势而新,敢于创新,善于创新。
三、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判断一个国家是不是一个创新国家,主要指标是该国创新要素的组成,主要包括创新观念、创新精神、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这五个要素。创新型国家建设是判断国与国之间综合实力强弱的核心指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20世纪初就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我国21世纪初才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进入新时代,党中央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大战略决策。当前,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实践正如火如荼地开展,成绩喜人。继超级计算机、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伟大工程领先世界后,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5G技术等纷纷实现历史突破。而这一切的实现,核心依靠必然是大批创新型人才的伟大创新实践,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依靠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
为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早在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就提出了创新型人才培养任务要求,明确赋予了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光荣使命,强调“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特别是一批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我国加速科技创新、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需要。”进入新世纪,大学文化传承创新职能的提出,实际上是实施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具体体现。事实上,自古代以来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过程。显然,创新既包括了知识灌输问题,又内涵了思想道德教化问题,而且思想上的教化对知识上的灌输必然地起到支撑性作用。知识灌输是内容,而思想教化则是动力。学界有“精神动论”之言,工界则有“创新动力论”之语。江泽民同志曾说:“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要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要培养创新精神和提高创新能力,推动教育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创新发展,关键得靠创新型教师。而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和职责功能决定了其在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中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环境下,高校辅导员要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肩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他们既要管课内,又要管课外;既要做好“思政课程”,又要做好“课程思政”;既要做好日常事务管理,又要注重校园文化熏陶,还要做好生活服务;既要抓好政治安全,又要注意心理安全,等等。基于当下这样的社会背景和面临的工作职责,如果缺少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辅导员将很难胜任这样的工作。所以,培养和提高高校辅导员创新能力,既是辅导员队伍自身创新发展的需要,又是创新大学生教育工作的需要,更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参加全国“两会”广东代表团讨论时的重要讲话[EB/OL].(2018-03-07)[2018-12-01].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lh/2018-03/07/c_1122502719.htm.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22.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EB/OL].(2017-09-29)[2018-12-01].http://www.moe.gov.cn/srcsite/A02/s5911/moe_621/201709/t20170929_315781.html.
[4][5]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重点与难点辨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7(5):6.
[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71.
[7]江泽民.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教育振兴全民有责[N].人民日报,1999-06-16(01).
责任编辑 姜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