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产品可追溯系统分析及对策建议

2020-09-10 07:22李松旭
商展经济·上半月 2020年9期
关键词:食品安全

李松旭

摘 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尤其是生鲜产品的质量安全。建立一套有效的可追溯系统,对生鲜产品生产及流通环节的全方位监控,以及提升食品安全,维护消费者信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生鲜产品可追溯系统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出了建立我国生鲜产品可追溯系统的具体对策建议。

关键词:生鲜产品;可追溯系统;食品安全

中图分类号:F407.8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5/j.issn.2096-6776.2020.09.14

1 生鲜产品可追溯系统发展现状

畜产品是农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动物产品及其直接加工品,包括食用和非食用两种类型,本文主要探讨生鲜肉类产品。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包括对食物品质和安全的追求的不断提高。近年来发生的诸多肉类食品安全事件,使消费者对生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度也随之提高。2011年“3·15”消费者权益日被曝光部分养殖场采用违禁动物药品的“双汇瘦肉精事件”、2014年快餐连锁供应商出售过期劣质肉的“上海福禧事件”等一系列生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发生触目惊心[1],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生活品质,降低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质量监管的信心。因此,建立一套完整的生鲜产品可追溯系统将有效解决生鲜产品来源、销售渠道等生产、流通信息的透明化问题,使其可监督,可稽查,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1.1 可追溯含义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与国际标准ISO(8042:1994)将可追溯性定义为“通过登记的识别码,对商品或行为的历史和使用或位置予以追踪的能力”。可追溯性是利用已记录的标识追溯产品的历史、应用情况、所处场所或类似产品或活动的能力[2]。那么,生鲜产品可追溯系统,就是对生鲜产品的养殖、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的监督与质量保障,当肉食品安全问题发生时,在第一时间、以最快的速度使人们得到真实可靠的信息,实现对生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全程供应链的信息化、透明化,同时,对我国的生鲜产品可追溯系统的建立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2 我国生鲜产品可追溯系统现状

近年来,中国农业部已经颁布和实施了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制度,即在动物防疫注射时须佩戴免疫耳标,实现一畜一号。因此,在现有动物标识基础上改造,建立生鲜产品可追溯系统具有较大的经济可行性及实用和推广价值[3]。例如,二维条码技术可适用于养殖场,条码的符号形状、尺寸大小比例可变,具有成本低、易制作、持久耐用的优点,并且有纠正错误的功能,当二维条码因为穿孔、污染和破损等导致局部损坏时,依旧可以得到正确的识读,当损毁的面积达到50%时仍然可以恢复条码上牲畜的信息。再利用激光打标设备刻在动物的耳标上,使牲畜的标识得以实现,奠定了建立廉價、有效的生鲜产品可追溯系统的基础[4]。但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生鲜产品可追溯系统的发展较为滞后,需要一个长期的学习和努力过程。

1.3 国外生鲜产品可追溯系统现状

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农业部动植物卫生检验局就开始允许使用耳标、皮肤或面部纹刻等方法标识动物,逐渐成为美国联邦法律的强制要求。2004年,美国政府利用国家动物标识系统(NAIS),对饲养场的牲畜进行标识,明确了牲畜的出生地以及移动的信息,以保证在发生外来疫病的情况下48小时内确定牲畜的流向地以及具有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的企业。

日本政府在生鲜产品可追溯问题上,审查核定了新的立法,新立法规定日本的肉牛行业必须实行强制性的零售点到牧场的可追溯系统,消费者通过该追溯系统,可以在网上输入食品外包装上肉牛的身份信息,得知肉牛的养殖基地和生产加工工厂。为了防止疯牛病历史的再次重演,日本的此项法规要求畜牧业加工者在屠宰牲畜时,采集并保存每头牲畜的DNA样本[5]。

在欧盟,很早就已经有成熟的生鲜产品可追溯系统,此系统在牛肉的生产与流通领域的应用相对比较广泛,因为牛肉的食用价值高,个体标记也比较容易,牛肉的生产和包装等特点决定了它可以做到个体的追溯。如果将这一追溯系统做到全面、细致,那么肯定能在客观条件上实行较为完善、严格的追溯制度。欧盟对盟国的生鲜产品进入市场要求非常严格,早在21世纪初,就要求店内销售的生鲜产品必须贴有可追溯的标签,标签包括以下条件:家畜的出生国家、养殖国家、与牲畜有联系的引用数码标识、宰杀国家、屠宰工厂、分割国以及分割工厂的厂次批号[6]。

2 生鲜产品可追溯系统存在的问题

2.1 技术相对落后

通过对发达国家生鲜产品可追溯系统的研究,可以看出我国生鲜产品可追溯系统相对不完善、不成熟,缺少具体的技术支持及实战性操作。2002年9月,北京畜牧兽医学会举办动物产品全程监控和可追溯制度的建立研讨会,认为在当前形式下,实施动物产品全程质量监控并建立可追溯制度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2002年5月24日,农业部令第13号发布《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规定猪、牛、羊必须佩戴免疫耳标,建立免疫档案管理制度。已有部分城市初步建立农产品可追溯系统,如南京农产品质量安全IC卡监管系统(www.njapsm.com)[7]。

2.2 各行为主体参与度不高

首先,政府支持不足。政府对生鲜产品可追溯系统的宣传较少,使得人们对可追溯系统的认识尚未达到更高更细致化的水平,政府对生鲜产品可追溯系统的研究财政支持较少,生鲜产品可追溯系统的前期成本投入不确定,预期效益也无从考证,导致许多生产者信心不足。

其次,企业参与度不高。整个生鲜产品的供应链,包含家畜的养殖公司、生产公司、流通公司和销售公司,缺少多数企业的积极参与,导致生鲜产品的标识信息不完整,采集不到完整的动物生产加工和流通信息,无法完善生鲜产品可追溯系统。当真正发生疫病时,国家又会投入巨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去查询,不仅增加了国库财政支出,导致信息的滞后,相对的应急管理办法也无法及时有效地实施,从而引发疫病的蔓延。

最后,养殖户参与度不高。研究发现,因为对生鲜产品可追溯系统的使用成本及系统效用的了解不全面、不深入,造成许多养殖户的参与意愿不高。而养殖户是整个生鲜产品供应链的源头,也是整个生鲜产品可追溯系统的根源所在,对整个系统的完整呈现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2.3 缺少信息化系统的支持

信息化系统的支持,最关键是技术上的支持。目前来看,国内大多数运用的是条码技术和二维码技术,由于自身缺乏创新,导致从欧盟及发达国家引进相关先进技术和系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引入及运行成本居高不下,对于后续的开发极为不利。

2.4 追溯信息的完整度不高

追溯信息的完整度包括:各主体追溯信息的完整度、生产过程追溯信息的完整度和流通过程追溯信息的完整度。如果这三大块的追溯信息其中之一提供的不完整,都会导致整个追溯系统的不连贯,最终无法实现全透明的生鲜产品可追溯系统。

3 促进生鲜产品可追溯系统发展的对策

3.1 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与研究

要想完善我国生鲜产品可追溯系统,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技术。在引进欧盟及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生鲜产品养殖的特点,制定一套符合我国生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可追溯系统。可以建立相关生鲜产品溯源信息管理网站,利用互联网技术,形成生鲜产品的养殖、生产、防疫、检疫为一体的互联网电子信息監督体系,构成既便捷又精准明确的生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系统,利用小程序等先进科技手段,方便每一位消费者在购买时第一时间得知生鲜产品的产地、生产日期以及加工地点,让百姓吃上“放心肉”。

3.2 政府给予相关政策和财政支持

政府是整个社会正常运行的保障,政府只有将“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相结合,把生鲜产品可追溯系统的宣传做到人人知晓,人人熟悉,大到企业,小到个人,加大对可追溯系统的资金支持,才能让相关人才有信心去研究,让生产者不再望而却步。通过整体利用财政政策、系统管理和服务等有效手段,增强政府的扶持力度,积极推动生鲜产品可追溯系统的科技进步和创新。

3.3 提高追溯信息的完整度

完善主体追溯信息、生产过程追溯信息、流通过程追溯信息的完整度。首先,针对生鲜产品各个生产主体,包括牲畜的养殖者、生产者、加工者和销售者,应当把齐备的牲畜信息跟随系统发送到消费者手中,当肉制品出现问题时,可以通过可追溯系统在第一时间找到相关生产责任人,把危害降到最低。其次,生产过程是三种追溯信息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也是生鲜产品安全最为关键的信息,更是消费者最关心的信息。对于畜禽类农产品来说,包括饲料、用药、防疫等信息,这些都是最容易产生质量安全问题的环节,把握好其中的关键信息,才能对建立完善的生鲜产品可追溯系统提供最重要的元素。最后,生鲜产品的流通环节包括生鲜产品的加工、批发、零售和消费环节,每个环节的信息都需要具备完整性、传递性。比如生牛的宰杀环节,包括养殖户对生牛基本饲养信息、宰杀前的检疫信息、宰后的检疫检验信息、牛肉的出厂登记信息、批发和零售商的追溯信息等都需要有完整的记录,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可或缺。

4 结语

我国对生鲜产品可追溯系统的研究还处于发展阶段,国内对可追溯系统的试行试点刚刚起步,目前的技术和方法还不完善、不成熟,相比发达国家较为落后,还不能满足大部分消费者对于此系统的运用,部分牲畜的标识方法和其相关的溯源系统设备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考证。相关技术的落后和资金承受能力的限制,使得在我国建立广泛性、强制性、权威性的生鲜产品可追溯系统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严莉,陆一资.“瘦肉精”与畜产食品安全[J].肉品卫生,2011(04).

任美霞,郑爱敏,王玉方.可追溯系统在生鲜电商发展中的应用[J].中国商论,2016(36):11-12.

张倩.我国畜产品安全可追溯系统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7(04).

王官云.基于RFID与二维码技术的畜产品可追溯系统设计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8,36(09):126-127.

邓蓉,郑文堂,肖红波.超大城市生鲜猪肉产品安全过程控制及可追溯体系探索[J].中国猪业,2016,11(01):56-59.

唐顺利.用区块链技术解决食品追溯信任危机[J].中国自动识别技术,2020(01):65-66.

周朝晖,曹倩,王世民.生鲜肉类产品可追溯系统研究[J].食品工业,2017,38(12):207-211.

猜你喜欢
食品安全
完善我国食品召回制度的法律思考
网购食品安全监管策略
浅析食品安全犯罪的成因及其对策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市场经济下食品安全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分析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