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鉴
摘 要:学生是教学主体,本论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课前导学案,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生物学科前概念情况科将知识分层,以学案作为依据开展知识分层教学策略。通过课前预习,学生自主掌握较容易的知识点,课堂45分钟采取不同教学手段解决学生无法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解决的知识点,以求达到突出重难点的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
关键词:知识分层;教学实践;高中生物学
生物学科包含众多的原理、概念,知识点较碎片化,如与细胞相关的知识点必修1、2、3中都有,但是唯度各不相同。日常教学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科学地将知识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目标,将知识按照难度、重要度进行分层,编制学案,让学生结合学案有目的地自主学习,接着以小组合作学习,最后由老师在课堂中以错题做重点讲解,解决重难点。在整个过程中,让学生的头脑保持清晰的思路,明确自身问题所在,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并能收获学习的成就感。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性得以体现,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形成良性循环。
分层教学有利于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在编写学案、教案时要清楚地将知识等级作细分。通过课前导学案检测,把握学生自主学习问题关键,准确找出教学的重难点。将课堂教学更多的时间和最大精力分配在困难知识点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为只有在真正理解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深度学习的转变使学生理解地掌握知识而非死记硬背知识点,有利于以后复习建立知识点的联系。
《新课程标准》提倡教学过程注重实践,也就是注重学生成为学习主体,注重学生主动参与构建生物学知识点,形成概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积极动脑,主动思考问题提出自身困难点。这就要求学生真正落实课前预习和准备,為课堂上小组的合作学习打下基础。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过多个不同的中间水平,如果能采用知识分层教学地方法让学生一层一层、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会逐渐发展,最终上升为核心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学生在每一层次的知识学习后通过自身深度加工构建后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建构形成新的知识体系,更好的为下一层次知识的学习打基础做准备,最终能掌握本节内容的学习目标并实现迁移,以最终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为标准,作为真正掌握知识的指标。在知识习得过程中注重过程学习,生物核心素养得以提高。
以什么为标准将知识进行划分,怎么确定知识的重要程度为本研究课题的一个重要点。今年有一件事情我给我很深的触动:暑假某日傍晚,女儿心血来潮要拆去自行车上安装的辅助轮,学骑两轮自行车。我就带着她带修车店把轮子拆了。本来想说很容易应该学一下就会了,因为《小猪佩奇》里有一个场景:猪爸爸扶着佩琪自行车的后座,佩琪踩踏板,自行车缓缓前行。悄悄地猪爸爸放开扶着后座的双手,佩琪不知道,她无暇顾及猪爸爸的动作。待到骑得流畅些时,佩琪嘱咐猪爸爸说:“爸爸你千万别放手。”猪爸爸告诉她:“爸爸已经放手了,你现在是自己在骑车。”可是女儿来回试了几次,连车的平衡都控制不好,脚刚上踏板车就往一边倒。完全没有预料到过程是曲折的,我还把二宝也带着。现实的场景是我一手拖着弟弟,一手帮忙姐姐扶自行车,心里的火就冒上来,声调也不是刚开始和谐的鼓励,而是飙高的音量开始边吼。想着说佩琪那么棒一下子就会了,怎么你这么笨,试了这么多次连平衡都控制不好。女儿的情绪自然受到影响,兴致骤减,甚至说:“爸爸,我是学不会自行车的。”我突然意识到不对,虽然我没直接说你怎么这么笨,但我的情绪很明显已经影响到孩子。我把她带到学校的操场,在宽敞的空间里,安排好二宝自己玩,认真地陪着姐姐,慢慢地终于能够上踏板,那一刻孩子是激动的。我鼓励她说:“宝贝太棒了,你知道爸爸以前学了多久才学会的吗?爸爸学了一个星期,你一天就学会了。”女儿说:“因为我有好爸爸,你是我的好老师。”这话让我很忏愧,在陪伴的过程中,我明显缺乏耐心。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更关注过程的,我们真正关心的应该是孩子的成长和收获。作为老师,面对坐在高三的教室里的孩子,他们有一天会毕业走上社会,开始自己面对风雨,我们的孩子真正要面对的是10年、20年后的生活。我们如何能够让他们在高中的生活中不只是做题和考试,还是能够提升自身的素养,真正学会学习,在将来的某一天他们可能完全忘记了高中学的知识,但那种能力却一直都在。根据《新课程标准》将核心知识展开形成确定其行为动词和概念体系,并进一步细分成具体的学习目标。根据高考知识反推平时的教学过程,分析考试热点,再结合《标准》进一步确定知识重要度等级,将目标先指向考试,让学生获得成绩的成就感,进一步转化为学习的内化动力,将更有利于教学的铺展。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知识难度进行界定,以学生的需求、问题和疑难为主。除此以外结合认知规律中教材中所建议的教学难点和教师的教学经验来确定知识的难度,将知识划分为简单、一般、难三个等级。简单的知识包括学习背景知识和一般了解性的知识等,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相关内容。学生通过课外预习如观看慕课,阅读课本,网上搜集资料后,可以自行掌握。一般等级的知识包括大部分学生在讨论合作学习后能够理解习得的知识,对于大部分学生比较好接受。难的知识一般包括使大多数学生感到困难的教学内容,在考试中遇到相关知识点得分较低的知识点,这部分知识在小组讨论中不能解决,需要教师重点梳理、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