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学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实践探索

2020-09-10 12:23:38巩凡
高考·中 2020年9期
关键词:高中政治立德树人

巩凡

摘 要:新课改的落实,立德树人教学理念在高中政治教学中不断渗透,逐渐成为当下高中政治教學的重点内容。高中政治教学,教师首先要树立立德树人教学理念,同时明确立德树人在高中政治课上的三个理念,分别是德育为先、师德为率以及全面发展三个教育理念,在次基础上建立完善的教育机制,创新教学手段,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从而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高中政治;立德树人;渗透实践

高中政治教学和德育活动的相互融合,是未来学科教学的必然趋势,同时对政治教学活动的开展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因为德育教学内容与政治教学内容存在很多共通之处,所以也就会为二者的融合提供更多的可能;德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是高中重要教育目标之一。所以,高中政治教学中要积极渗透立德树人教育理念,联系生活实际,教会学生做人、学会生活、学会为人处世,从而提高德育教育质量。

一、合理利用教材内容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内容多且难度较高。随着新课改的落实,教师必须在实际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了完成这一目标,教师需做好充足的准备。首先对教材内容理解透彻,并对新课程改革有一定的认识。实际教学中寻找教材内容与生活之间的连接点,搭建政治教材与生活之间的桥梁;其次,深入了解教材,高中政治教学内容大多数与马克思主义相关,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性格和学习习惯[1]。最后,优化教学内容。时代发展,教师教材内容优化主要是帮助学生降低对知识点的认知难度,促进学生认识发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如学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课,教师做好充足准备,已知该堂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所以在完成基本内容教学之后教师要进行教材内容的优化。利用网络搜集相关资料,如某大学生因为爱慕虚荣心理向父母要钱购买最新款苹果手机,这种现象其实在生活中普遍存在,这时教师就可正确引导学生以此为反面教学案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

二、定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所以高中政治教学要重视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对于自身未来发生具有深远意义,与社会提前接触,社会责任感增强,同时在实践活动中锻炼、充实自己,最终提高个人道德素养。所以,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定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开展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学习《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一课,教师就可围绕这节课的标题开展以“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为主题的活动,可以组织学生向学校贫困生进行捐款、捐物等,要适量而行。学生将自己不能穿或将要丢弃衣物捐给山区孩子,帮助他们健康成长[2]。学生参与爱心活动,感受到自己对山区孩子奉献出的一点爱心就能帮助他们渡过拮据生活,更受到人人互相关怀、关爱的温暖,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从身边善良小事做起,学生最终形成良好三观。

三、鼓励学生评价社会现象

政治是生活的缩影,政治内容源自于生活,学生在生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最终完成思想道德塑造,可见环境对于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多么重要。所以,高中政治教学要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结合当前社会热点问题,了解学生生活现状,从而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学生在分析、比较、鉴别过程中形成正确三观。学生在高中政治学习中获得到道德经验,掌握相关道德知识,最终在实践中了解道德知识的社会意义,实现将课堂所学知识内化成自身道德认知。

政治教学中,骄傲是要积极鼓励学生对身边常见社会现象展开评价,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如城管暴力执法等热点问题,一直是社会舆论的焦点,城市小摊小贩随处可见,阻碍城市健康发展,而城管为了维护秩序保障城市干净整洁,以暴力手段对待小商贩[3]。对于这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分别扮演小摊贩、管理部门、清洁人员以及城管角色,结合课本内容,思考政府职能和责任,并有效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和生活实例,引发学生反思,这种教学方式下,不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还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在正确思想道德引导学,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以德为先,以人为本

以德为先指优先发展学生道德素质。政治学科在学生道德素质和思想品德修养上发挥不可被替代的重要作用,对此,教师实际教学中更要重视对学生思想品德修养的教育,不仅让学生学习政治知识,还要让学生思考自身道德品质,了解自身不足,从而提升自身道德修养。

以人为本指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和重视学生,引导学生不断发展学习技能,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健康积极的对待生活。这方面的内容其实也是立德树人的体现,教师提高对学生的重视,从而正确引导学生,学生持乐观态度学习和面对生活,自身逐渐提高对道德修养的重视,并以此改善自身行动作风,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不断警示自己[4]。

五、结语

高中政治学科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学习和生活态度。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教学目的,教师必须提高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耐心、细心指导学生,让学生是实际经历中有效使用所掌握政治知识,提高学生职业道德。教师要时刻谨记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并在实际教学中有效渗透,开展相关实践活动,从而为社会培养道德高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裴莹.高中政治教学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实践探索[J].文渊(小学版),2019,(2):144.

[2]韦卓敏.高中政治教学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实践探索[J].新智慧,2019,(7):30.

[3]田正平.高中政治教学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实践探索[J].新课程·下旬,2019,(4):226.

[4]王小波.高中政治教学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实践探索[J].文理导航(上旬),2018,(11):83.

猜你喜欢
高中政治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科教导刊(2016年28期)2016-12-12 06:04:24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浅析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初中音乐教学策略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立德树人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体育师友(2016年5期)2016-11-28 11:20:01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文教资料(2016年19期)2016-11-07 07:35:01
高中政治高效课堂生活化策略分析
浅析如何打造高中政治简约课堂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55:54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53:25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3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