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视专题片解说词创作的特点

2020-09-10 07:22衡洁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特点

摘 要:电视专题片不同于其他类型的电视节目,具有政治理论色彩浓厚、叙事方式宏大、思辨色彩鲜明等特征,其解说词的作用格外突出。本文对电视专题片解说词创作的前期策划、解说表述、历史站位、语言审美等方面的特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视专题片;解说词;特点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9-0092-02

电视专题片是运用现在时或过去时的纪实,对社会生活的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给予集中的、深入的报道,内容较为专一,形式多样,允许采用多种艺术手段表现社会生活,允许创作者直接阐明观点的纪实性影片。它是介乎新闻和电视艺术之间的一种电视文化形态,既要有新闻的真实性,又要具備艺术的审美性。作为电视节目类型的一个分支,具有政治理论色彩浓厚、叙事方式宏大、思辨色彩鲜明等特征。

这种节目形式主要应用于重大历史节点或重大事件发生时,以权威严肃的主题、精彩凝练的解说、生动形象的画面给广大受众带来强烈震撼和深刻影响。具备宣讲政策主张、了解社情民意、发现矛盾问题、引导社会情绪、动员人民群众、推动实际工作的功能。因此,电视专题片在电视节目类型中有自己独特的地位和影响。[1]

通常情况下,一般类型的电视节目应当先根据新闻或故事编好画面,然后根据画面的需求安排解说。但在专题片中,为充分体现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专题片解说词的作用格外突出和重要。从经验性的角度来看,在大部分情况下需要先创作出解说词文稿,再根据解说词的需求拍摄和组织画面。

因此,对于电视专题片来说,解说词就是灵魂。可以说,写好一份解说词,是做好一部电视专题片的关键。本文根据理论和经验相结合的分析和总结,分析电视专题片的解说词创作的几个特点。

一、前期策划细致,吃透精神为先

与自选题材的电视节目不同,专题片大多是“政治任务”,是党委政府根据形势需要和时间节点确定的选题。因题材重大,此类节目大多是集体作战,投入的人力物力较大,一旦开工就牵扯颇多。因此,专题片解说词的创作首先需要和上级部门做好前期沟通和策划,准确把握好创作的方向和定位,切不可自由发挥、“另起炉灶”,甚至南辕北辙完全跑偏。[2]

例如,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从中央到地方都会推出相关的脱贫攻坚专题片,四川广播电视台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对于相关的政策、历史、拍摄的选点、采访的对象、论述的提法和分寸等等,都不是撰稿人拍脑袋就能决定和了解的,需要进行详尽的调研。四川广播电视台电视专题部在前期多次与上级部门进行了立意、方向上的沟通,与四川省扶贫开发局相关人员进行了数次探讨,还采访专家学者释疑解惑,做了较充分的准备工作。

除了征求权威部门的意见外,撰稿人在创作前还需要尽可能收集相关的文字材料、影像资料、图片资料、相关文件等。前期工作越细致,后期工作才会越顺利。

二、解说表述完整,逻辑结构严密

电视专题片理论要求较高,有很强的论述色彩。在其他很多类型的电视节目中,解说词大多属于辅助性手段,点缀在电视画面中,不用连贯成篇,更多是补充画面之外的信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与之相比,专题片由于包含信息量巨大,需要大量的文字说明,甚至可以说是靠文字讲解来龙去脉、主导节目走向,因此解说词不仅量比较大,多时可以达到每分钟200多字的解说词量,并且要求很高,需要做到逻辑清晰、论述严密、上下连贯,一气呵成。正是由于专题片的解说词往往内容扎实、结构完整,因此一般可以独立成篇,甚至印刷发行,作为很好的语言作品供读者学习欣赏。

例如,《我们走在大路上》《将改革进行到底》《长征》《永远在路上》等大型电视专题片都出版了专门的解说词书籍。其中每一篇解说词都是一篇优秀的文字作品,是可以脱离电视画面独立存在的。

三、站在历史高位,纵横关照全局

《习近平新闻思想讲义》中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时代进步的航标灯,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是凝聚人心的黏合剂。”电视专题片作为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的一种载体,需要发挥好引领作用、促进作用和凝聚作用,这是现实的要求,也是历史的重任。因此,专题片解说词不能像新闻节目那样仅仅就事论事,还要站在高位、立意深远、视野广阔,从大局出发谋篇布局,在历史的坐标系中确定方向,使专题片具有思想深度和文化价值。这对解说词撰写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

例如,四川广播电视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时推出的专题片《与共和国同行》(四川卫视2019年9月30日播出),其开篇写道:“所有的伟大,源于一次又一次跨越山海的出发。全部的壮丽,闪耀着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的芳华。伟大的历程,从这里起步;壮丽的史诗,在这里谱写。这里是四川,一方红色热土,世纪伟人邓小平的家乡、改革开放的重要发源地,西部大开发的前沿、内陆开放经济新高地。我们一路同行,闯关夺隘、同舟共济,不断书写新的华章!”其站位之高和立意之深深受业界好评。

四、语言磅礴大气,具备审美价值

曾有人认为,电视专题片主要是给上级领导看的,只要把所需宣传的任务完成了就行,“难看”点、枯燥点也没关系。其实不然。专题片除了具有政治宣传作用外,也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只是其审美价值不一定完全通过画面镜头来展示,其魅力主要体现在解说词的表词达意上。一篇精彩的解说词,常常语言大气磅礴、令人回味,不但能够给受众带来知识上的收获,还能让受众实现高级的审美享受。因此,撰稿人要发挥好解说词的语言魅力,不断提升其审美价值。[4]

例如,《将改革进行到底》第一集“时代之问”的解说词写道:“中国,五千年灿烂文明孕育、滋养的国度。翻读她厚重的历史,似乎每一页,都在求索与抗争、奋斗与崛起的交织辉映中坚韧前行,磅礴不息。有人曾盛赞:凝视中国,如同欣赏一幅精心创作的画卷,无论局部还是整体,总有着升腾不屈的气势……中国,该如何走向未来?中国怎么办?这,是历史之问,是人民之问,也是——时代之问!”开篇就用华丽大气的语言将受众引入中心话题,引人深思的同时给予了受众美的享受。

当然,当前的新闻传播和舆论格局是复杂的。一方面,意识形态领域的情势较为复杂,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人们仍然受到多元化的社会思潮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在国际国内越来越大,不仅影响主流思潮和正能量的营造,甚至影响国家的安全;另一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为营造健康积极的新闻舆论氛围作出了巨大努力,我国的新闻事业也一直在与各种复杂的社会和思想形势作斗争,逐步占领各大主流舆论平台,实现舆论力和传播力的提升。进入新时期,面对新形势,依靠新技术,我们的主流媒体仍然肩负着维护新闻的严肃性、政治性、引领性等重要责任。[5]

五、结语

新时代,新闻和舆论宣传的新格局对电视政论片提出了新要求。电视专题片解说词也应当做到与时俱进、推陈出新。首先,解说词的创作要紧密围绕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大政方针,在高度和宽度上继续做文章,真正做到政治上高度站位、思想上深入浅出、情感上透彻人心。另外,在融媒体时代,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传播力强、互动性强等特点,在解说词的创作上强化传播的灵活性,拓展受众的参与空间,增强专题片与受众之间的黏合力。从新闻传播的发展趋势来看,这种互动方式将越来越受到受众尤其是年轻群体的欢迎,有利于增强社会影响力,从而达到凝聚人心、统一思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崔文华.电视解说词写作[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6:118-119.

[2] 尹韵公.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新理念[J].新闻与写作,2016(04):01.

[3] 习近平新闻思想讲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36.

[4] 汪洋.政论片的艺术表达[J].中国电视(纪录),2010(10):66-67.

[5] 成洁.强国话语:习近平关于新闻舆论重要论述的逻辑向度[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23(05):5-12+101.

作者简介:衡洁(1985—),女,四川成都人,本科,首席编辑职称,研究方向:新闻业务,广播电视学。

猜你喜欢
特点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高中生道德价值观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浅谈现浇混凝土渠施工技术
机械制造自动化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试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微课程的应用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