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勇 陈岚 陈静恩
摘 要:目的:调查上海市居民近10年食管癌的流行动态以及与膳食结构变化的关系。方法:对2006—2008年和2016—2018年近10年的两个时间段的上海市居民每日的各种食物摄入量进行统计,并分析其膳食结构变化,并对近10年上海食管癌的流行动态进行统计,分析膳食结构与食管癌动态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近10年上海市食管癌的发病率呈现增加趋势,2016—2018年和2006—2008年相比较,上海市居民的膳食结构发生明显改变,近10年来居民对大米、杂粮、鱼类、有色蔬菜和动物油等摄入量明显减少(P<0.05或P<0.01),而对小麦、玉米、牛羊肉、蛋类、植物油等摄入量明显增多(P<0.05或P<0.01)。结论:上海市居民食管癌的发病率有所增加,食管癌的发生与膳食结构具有密切关系,所以应采取积极干预措施,调整居民的膳食结构,以降低食管癌的发病率。
关键词:食管癌;流行动态;膳食结构;调查
食管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消化道肿瘤之一,研究显示,食管癌与环境因素具有显著关系,其中膳食结构是影响食管癌发生的主要因素[1 2]。膳食结构主要包括谷物、蔬菜、水果、肉食和蛋类等,但上述食物中的膳食营养成分各不相同,很多含有高蛋白、高脂肪和高糖类的食物是食管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3]。为了探讨不同膳食结构对食管癌的发病率的影响,本研究对近10年上海市居民的膳食结构变化进行调查,旨在进一步评价膳食结构与食管癌流行动态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上海市2006—2008年的864例居民(对照组)和2016—2018年的876例居民(观察组)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男性451例、女性425例,年龄为25~75岁,平均为48.8±2.6岁;对照组男性445例、女性419例,年龄为28~76岁,平均为48.7±2.8岁。两组居民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和排除标准
(1)所有居民均在上海生活10年以上,研究资料完整;(2)被调查居民均为健康者;(3)长期在环境污染、有毒物质暴露场所工作的居民除外。
1.3 方法
1.3.1 膳食结构调查 由专业调查人员使用本研究设计的专用调查表以问卷的形式对居民的相关膳食结构资料进行调查。通过调查结果详细记录每位居民每天的食物消耗量和具体的膳食种类。记录调查过程中应根据居民的性别、年龄和劳动强度,计算出每天对各种食物的平均摄入量和各种食物在饮食中所占的膳食结构比,并对每种食物的摄入量和构成比取平均值。
1.3.2 食管癌流行动态资料来源 本研究中食管癌的发病率资料数据均来自上海市肿瘤登记处。为避免单一年份食管癌发病率造成的偏差,分别取2006—2008年和2016—2018年两组各自3年内的平均值。
1.4 观察指标
(1)统计和比较居民在大米、小麦和杂粮等主食摄入量的变化情况;(2)统计和比较两组在肉食、蛋类、食用油等副食方面的变化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处理,临床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各观察指标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与分析
2.1 2006—2008年与2016—2018年上海市居民食管癌发病率动态结果
经统计比較,2006—2008年对照组居民食管癌平均发病率为108.72/10万,2016—2018年观察组居民食管癌平均发病率为138/10万,观察组食管癌发病率较对照组升高27.78%,表明近10年上海市居民食管癌的发病率呈升高趋势。
2.2 近10年两组居民主食构成比变化比较
上海市居民近10年主食主要以大米、小麦、玉米、小米、大豆、红薯等为主。经比较,观察组居民每日小麦粉和玉米的摄入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居民(P<0.05),而大米、杂粮的摄入量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表1)。
2.3 两组居民副食构成比变化比较
上海市居民近10年副食主要以蛋类、牛羊肉和鱼肉为主。观察组居民每日蛋类、牛羊肉的摄入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但鱼肉的摄入量却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表2)。
2.4 两组居民每日蔬菜和油脂类摄入量比较
两组在油脂类和蔬菜类等膳食结构成分变化较大,观察组居民每日植物油和浅色蔬菜摄入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动物油和深色蔬菜摄入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表3)。
3 讨论
膳食结构与食管癌及食管鳞状上皮癌变具有密切关系,在河南林州地区膳食结构是引起食管癌发病的主要因素[4]。研究发现,水果和蔬菜中的膳食纤维与食管癌的发病率呈负相关性[5]。食管癌的发病具有一定的区域性,但近10年上海地区的发病率呈现升高趋势,可能与当地居民膳食结构具有显著相关性。研究表明,2008—2017年上海市居民的饮食结构发生很大变化,蛋类、高脂肪和含碳水化合物类饮食量明显增加,而大米和含有各种维生素的蔬菜以及杂粮的摄入量却有所减少[6]。10年前,大米是上海居民的最重要主食,随着饮食结构的多样化,小麦粉和玉米也逐渐成为居民的主食。小麦和玉米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但维生素、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的含量较少。糖类物质热量较高,机体摄入过多的糖类物质后会导致热量积聚,不但容易引起身体肥胖还能降低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导致机体更容易受到致癌物质的侵袭[7]。小米、大豆和红薯属于杂粮,其中大豆中具有较丰富的钙和维生素E,红薯中硒的含量丰富。微量元素钙和硒是常见预防恶性肿瘤的矿物质,特别是微量元素硒具有明显的抗癌作用,该物质是一种抗氧化剂,能吞食体内自由基使细胞膜免受破坏,保持细胞核和基因的完整;硒还能通过抗氧化作用来激活谷胱甘肽抗氧化酶的活性,进一步吞食体内自由基,增强抗癌效果[8]。维生素E还能与硒相互协调增强体内抗氧化效果。同时,小米、大豆和红薯中还含有丰富的食物纤维,能更有效地促进肠蠕动和食物排空,进而减少机体对致癌物质的吸收[9]。
深色蔬菜即綠叶蔬菜和胡萝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E,可以提高机体的抗癌能力[10]。浅色蔬菜含有的上述维生素含量明显低于深色蔬菜,因此长期进食过多浅色蔬菜的居民食管癌的发生率远高于长期进食深色蔬菜者。动物脂肪能有效促进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吸收,膳食中动物脂肪量多,则机体吸收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量也多,反之则少。蛋白质是构成人体营养成分和调节各种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但肿瘤细胞的生长比正常细胞更依赖机体获取的蛋白质,特别是氨基酸 甲硫氨酸的摄入量,所以进食蛋白质较高的食物可能是增加食管癌发病率的危险因素。同时,本研究还发现,近几年食用牛羊肉的含量较10年前明显增多,而鱼肉的摄入量明显下降,这可能也是导致食管癌发病率增高的危险因素。
综上所述,上海市居民食管癌的发生与膳食结构具有密切关系,所以应采取积极干预措施,调整居民的膳食结构,以降低食管癌的发病率。
参考文献
[1]千红卫,王海燕.2000—2004年上海市金山区食管癌发病和死亡情况[J].华南预防医学,2007,3(10):182 183.
[2]徐铭,张彩霞.膳食纤维摄入与恶性肿瘤的关系[J].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2015,2(3):42 48.
[3]冯晓慧,葛声.糖、膳食纤维与肿瘤[J].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2014,1(3):31 34.
[4]冯爽,于晓东,李变云,等.2008—2013年河南省林州市食管癌发病趋势分析[J].肿瘤预防与治疗,2018,31(5):347 351.
[5]张雪,李珊,刘蕊.南阳地区食管癌诱发危险因素及防治知识认知调查[J].社区医学杂志,2018,16(1):31 35.
[6]石雷.上海城镇居民膳食结构与健康状况分析[J].上海农村经济,2018(8):33 35.
[7]邵丹丹,王红晓,闵军霞,等.膳食因素与消化道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6,35(5):1101 1107.
[8]杨春艳.膳食结构对食管癌的影响[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8,11(4):459 461.
[9]敬元华,姚益猛,帅丕洪,等.四川省南部县14 000 例40~69 岁高危人群食管癌筛查结果分析[J].肿瘤预防与治疗,2017,30(1):49 52.
[10]田亚兰,尹延彦,崔晗,等.食管癌患者血清维生素E水平Meta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7,33(4):681 684.
Survey on The Prevalence of Esophageal Cancer and Changes of Residents Dietary Structure in Shanghai City
JIANG Yong1,CHEN Lan2,CHEN Jing en3
(1Esophagoscope Room,Shanghai Chest Hospital,Shanghai 200030,China;
2Nutrition Department,Shanghai Chest Hospital,Shanghai 200030,China;
3School of Public Health of Guizhou Medical University,Guiyang 550025,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of esophageal cancer in Shanghai residents in recent ten year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dietary changes. MethodThe daily food intake of Shanghai residents in the past ten years from 2006 to 2008 and from 2016 to 2018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and the changes in dietary structure were analyzed.The prevalence of esophageal cancer in Shanghai city in the past ten years was statistically analyzed,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dietary structure and the dynamic changes of esophageal cancer was analyzed. ResultNearly a decade of Shanghai city showed increase trend of the incidence of esophageal cancer.Compared to 2006—2008,there were obvious changes in dietary structure of residents in 2016—2018,residents in nearly a decade of rice,grains,fish,colored vegetable and animal fat intak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5 or P< 0.01),while for wheat,corn,red meat,eggs,vegetable intak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 0.05 or P< 0.01). ConclusionThe incidence of esophageal cancer has increased in Shanghai residents,and the occurrence of esophageal cancer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ietary structure,so active intervention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adjust the dietary structure of residents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esophageal cancer.
Keywords:esophageal cancer;popular trend;dietary structure;surv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