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怀雄
摘要:物理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学科,为了让学生们更加透彻的领悟物理的知识,必然要借助教具进行物理的直观演示,而现有的物理教具种类少,难以进行各个课程的教具演示,教具的“出场次数”也屈指可数,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可带领学生们自制教具,制作出符合物理主题的教具,引导学生深入浅出的探索物理的知识内涵,通过教具的展示帮助学生去分析问题,化解物理的难点,提升物理的成绩。
关键词:初中物理;自制教具;展示;应用
引言:素质教育是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教师不能从主观视角独立制作教具,而是要让学生参与进来,尽可能在学生主体的模式下制作教具,通过教具的制作和演示,利用教具推进物理的任务与实验活动,借助教具加深对物理的印象,教师在引导学生自制教具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更加详实的了解物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并让学生获得物理的实践认知,感知物理的实用价值。
1.巧用教具,激发学习积极性
教具的巧妙运用,可以让学生通过教具对物理产生探究的热情,对物理产生探索的积极性,教师应构建轻松有趣的空间,促使物理的知识有层次的导入,学生们则在教具的帮助下,去充分的认知物理,感受物理的内涵。传统教具比较单一,学生对于教具的好奇心持续不了多久就容易转移注意力,不能全身心的参与物理的教具学习,新时期教师所提供的教具,或者是教具的材料与元素,都应具有多变性,让学生持续的结合教具去感知物理,分析物理的意义。避免学生又失去耐心,将学生的注意力聚集在教具上,并通过教具迁移到物理的知识点上,使得物理学习的过程,依据教具而提高效率。在引导学生进行教具制作时,还应考虑到学生的喜好,虽然教具的构建模式有很多种,但若是过于单一的去搭建教具,过于枯燥的去构建教具应用步骤,学生也很快就丧失了兴趣,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分析学生在这个时期、这个年代喜欢的事物有哪些,让他们的喜好成为教具的构成要素[1]。比如,在学习“声现象”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制作一个边长是15cm的正方体盒子,然后在盒子里放入一些泡沫球,再把这个盒子放在音箱上,接着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当前最流行的音乐《追梦赤子心》,让学生去讲述一下自己看到的物理现象,继而让学生明白物理现象是无处不在的,接下来教师再引入物理教材内容,这样学生会更容易理解和接受[2]。
2.利用自制教具巧设质疑
初中物理教师要善于利用自制教具巧设质疑,让学生在质疑中探索知识、理解知识,比如,在学习“物体的浮沉”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的时候为学生准备一些棉线、气球、大型饮料瓶,为学生自制一个物理实验,用一只手把瓶身托住,用另一只手用力压气球,气球就会出现上浮的情况,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如果把铁块放在水中,会浮上来吗?这时候学生的求知欲望就会完全被激发出来,把注意力全部放在教具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接着完成剩下的实验,并且导入新课,与学生共同分析物体的沉浮,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意识,在思考、理解中学习新的物理知识[3]。
3.小组合作,激发其探究意识
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小组合作来自制物理教具,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物理知识体系。比如,在学习“导体与绝缘体没有绝对界限”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因为在某种情况下绝缘体與导体能够相互转化,那么玻璃在炽热状态就可以由绝缘体转变为导体,可以用何种方法来验证?然后让学生通过自主制作物理教具来验证这个结论,这样能够增强物理实验操作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经过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学生设计出用玻璃串联于电路中,用酒精灯来加热,然后再串联一个小灯泡,通过灯泡的明暗程度就可以验证玻璃的变化,这样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了新的物理知识,使其记忆更加深刻[4]。
4.自制教具,激发其创新意识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科思维能力,比如创新性思维能力、逻辑性思维能力等,才能够培养出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教师要改变以往自己操作物理实验、学生在旁边观看的教学模式,而是要让学生一起参与到物理教具的制作中去,比如,在学习“短路的危害”的时候,在教材中明确指出短路时的电流非常危险,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短路电流的危害学生根本无法观察到,很多教师会用保险丝来开展这项实验,但是保险丝的熔断时间较短,学生根本无法细致观察到,经过笔者和学生的共同讨论,选择香烟盒子中的锡箔纸,裁剪为0.5cm的纸条,然后固定在升压变压器中,接通电源之后,锡箔纸就出现冒烟、燃烧的现象,如果锡箔纸较宽,那么燃烧电压就会更高,这样自制实验教具的形式能够让学生更详细地观察实验过程与现象。
5.生活资源,挖掘物理的本质
在初中物理“内能”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往往只是会背诵“摩擦生热”,却无法真正地掌握所学知识。所以,初中物理教师要注重摩擦生热的物理道具的制作与運用,让学生充分明白摩擦生热的时候内能会增加,温度会升高,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物理知识,拓宽物理知识面。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明确需要准备的工具和材料,其中包括电烙铁、刻度尺、电钻、螺丝、玻璃胶、导线、干电池、电池盒、配套开关、温度演示器、热敏电阻、小电机、砂纸、塑料盘、小木箱等,最主要的材料制作的来源是:把损坏的电风扇转盘锯掉风叶作塑料转盘;电风扇中的配件也可以作为配套的开关与小电机;温度演示器与热敏电阻是家里常用的燃气热水器显示温度的配件。其次,教师要告诉学生制作方法与组装步骤。当制作完物理实验教具之后,师生之间再正式开展物理实验,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来获得实验结论,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
结束语
总之,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自主制作实验教具,让学生在掌握物理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科思维能力,让学生做到由此及彼、学以致用,继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谢桂英.自制低成本教具提高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有效性[J].物理实验,2019,34(4):11-14,18.
[2]陈文.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具改进和自制教学实践初探[J].现代交际,2017(7):182.
[3]马婷妍.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中运用自制教具的现状调查[D].河南师范大学,2017.
[4]张瑛.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自制教具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