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室内质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探讨

2020-09-10 09:45:13魏庆玲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年16期
关键词:解决方法血常规

魏庆玲

【摘要】目的:探讨血常规室内质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2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字随机发分为对照组(n=110)和观察组(n=110),对照组应用其他厂质控品进行质控,观察组应用原厂质控品进行质控,对比两组患者的质控结果,探讨血常规室内质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结果:对照组中红细胞压积和平均红细胞体积均出现质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未出现质控差异(P>0.05)。结论:原厂质控品的质控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厂质控品,故在进行质控时,尽量选择原厂质控品,提高实验室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血常规;质控;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0)16-0-02

血常规是临床上常用的检查手段,能够为许多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有极高的临床价值[1]。所以,血常规的准确性十分重要,目前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仪器均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长期的使用以及各种各样的影响因素会导致实验室结果产生误差,故需要进行质控,为探讨血常规室内质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本文选取220例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分别应用其他厂和原厂质控品进行质控,作出如下报告。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于我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2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字随机发分为对照组(n=110)和观察组(n=110)。对照组中,男性患者60例,女性患者50例;平均年龄为(42.16±6.18)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59例,女性患者51例;平均年龄为(42.31±6.1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每天均进行血常规检验,为期2个月,每个月室内质控依据标本的要求进行检测,按照质控的要求对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主要统计内容包括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型号为SYSmex,XN-1000。

1.3观察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组内各项指标的质控结果。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0.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_x±s)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照组患者的质控结果 对照组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体积2个月的质控结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体积以外的项目2个月的质控结果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详情见表1。

2.2观察组患者的质控结果 观察组中没有出现结果差异的质控结果(P>0.05),详情见表2。

3 讨论

(1)结果分析。对照组中红细胞压积和平均红细胞体积均出现质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未出现质控差异(P>0.05)。原厂质控品的质控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厂质控品,故在进行质控时,尽量选择原厂质控品,提高实验室结果的准确性。(2)血常规室内质控中存在的问题。人为因素:在采血过程中、标本保存、运送与检测时间中存在人为因素的干扰;生理因素: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种族、采集时间、精神状态、季节、服用的药物等有关;仪器因素: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血常规检测中普遍应用,仪器的检验原理、染色剂、溶血剂、稀释液等会引起结果误差或异常,在检测过程中出现的微凝血、细胞碎片等也会造成检验结果异常;试剂因素:不同的抗凝剂对结果造成干扰,尤其是不同的厂家生产的实试剂或多或少存在成分和比例的不同,这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2]。(3)解决方法。为了控制血常规室内检验结果的质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解决:①规范采血、保存、送检等操作的规范性,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技能,使其了解人为因素对结果的影响的严重性,加强对患者的责任心,增加风险意识[3],医务人员在操作前应仔细阅读仪器说明书,熟料了解并掌握仪器原理、操作规程、注意事项、异常报警含义等,仪器应安装在远离电磁干扰、热源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保存时应将质控品直立放置在冰箱中,每次从冰箱中拿出后应在室温中放置10分钟左右后再缓慢颠倒混匀。②尽量选择仪器配套的试剂进行检验并加强仪器和配套试剂的管理,使用仪器配套的校准物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定期进行校准,间隔时间不能超过6个月;所有相关仪器均在同一校准台上进行校准;配备专人负责实验室内仪器的维护和保养,保证所有仪器能够正常运行[4]。质控品更换较为频繁,每一批次都应该统计均值,不能直接使用厂家提供的均值,这非常重要。③在分析检验结果时要注意不用生理状态对结果产生的影响,对于动态观察指标要定时检测,减少因不同生理状态而出现的结果误差。应保证血样符合要求,采血管清洁,血液混匀无凝块无溶血。在每日开机前,先做好室内质控工作,看各项参数的测定值是否符合标准,当相关数据达标后,再对患者标本进行检验,对于出现的失控问题按程序处理,并做好相关登记避免再次出现。④当实验结果受仪器因素影响而出现误差时,要综合审核检验结果,可以通过手工显微镜复查和计数的方法进行复查,复查后再作出准确报告。仪器常见的问题有堵孔和半堵孔,通常是采血时棉花纤维混入、凝块、蛋白、灰尘等造成的堵孔。⑤分析检验结果后还需要进行质量管理,确定白细胞分类是否需要显微镜检查,是否受到血小板聚集干扰。注意区分病理因素引起的结果异常,比如高粘滞血症引起血小板、白细胞异常增高。⑥定期向医务人员进行意见征集,加强临床医生和检验操作人员那在工作上的沟通,当临床医生的判断与检验结果出现分歧时,要引起重视,这有可能是患者病情变化引起的。

综上所述,对血常规检验结果造成影响的原因在许多环节均有体现,产生误差不利于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故对血常规检验进行质控,能够最大程度上减少误差,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乔滨. 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质控对策[J]. 智慧健康, 2019, 5(23): 20-21.

[2] 曹正言, 晏群. 血常规标本临检前混匀静置时间对结果的影响[J].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 8(02): 101-102.

[3] 周永梅. 血常规检验过程中的误差原因以提高检验质量的体会[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 6(37): 156-156.

[4] 黎明高. 血常规检验质量控制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 2018, 15(04): 135-136.

猜你喜欢
解决方法血常规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血常规解读
中老年保健(2021年8期)2021-08-24 06:22:38
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浅谈我国现阶段农村经济管理
农村移动网络覆盖探讨
针对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问题解决方案的研究
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企业导报(2016年6期)2016-04-21 16:19:58
探讨在血常规检验中运用不同采血方法对于检验结果的影响
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
不同采血方法对大鼠内分泌及血常规相关指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