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太上感应篇》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具有警世之功的不老经典,其中所蕴含的朴素的道德教育理念、原则和方法,是我们今天加强道德教育、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社会道德文化建设宝贵的思想资源,对于建设和睦家庭、构建和谐社会、完善以德治国思想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太上感应篇》;当代价值;道德教育;以德治国;
在中华文明史上,《太上感应篇》犹如一颗明珠一直在闪亮发光,长传不衰,为人们指明人生方向,千百年来,越是在社会变革、道德失落、民众历经坎坷的时候越是熠熠生辉,为迷惘的社会大众导航人生,帮助大家回头向善,积功累德,改造命运。《太上感应篇》是道家的普世经典之作,包含着丰富的修身立命的原理,倡导人们在世间日常生活中通过踏实认真地实践道德来提升人格,值得当代人汲取其有益成分。其中所蕴含的朴素的道德教育理念、原则和方法,是我们今天加强道德教育、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社会道德文化建设的宝贵思想资源。
一、《太上感应篇》介绍
《太上感应篇》是大约成书于北宋时期的劝善文章,简称《感应篇》。文章篇幅不长,全文一千二百余字,以道教思想为核心,融入了佛教和儒学的若干理念,将道家深邃的哲学思想转化为浅显易懂的文字,以利于民众接受广泛传播。《感应篇》阐明了善恶感召的思想,开篇假借太上之口道出全篇主旨“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告诫世人如能遵守道德规范,努力去恶修善、悲悯万物、积德累功,将会吉庆相随并能感得神明护佑,坚持奉行下去终将得到福禄成就道业。文中列举了人们日常行为中的种种善举与恶行,对超自然的善恶报应运作进行了简明全面综述,指明为人不守道德将会“算减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乃至“殃及子孙”,而能够持之以恒努力行善的人终将“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所作必成”。
《感应篇》较为清晰地为普通民众提供了“善”之原则---“是道则进、非道则退”,详细阐明了在社会生活中要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言行禁戒,并且说明这些行为能感应的善恶报应,让人们心生警觉,自觉自律。为了让人们不失信心,增加向善的机会,文中特别指出人犯了过错可以有补救机会:“其有曾行恶事、后自改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所谓转祸为福也”,谆谆告诫人们,只要一息尚存,何时开始断恶修善都不晚,如能真诚改过,锲而不舍,一心为善,个人品德必将不断提升,定能改变命运、逢凶化吉。文章说理透彻、逻辑严密、文字精炼、不事浮华,是一部具有警世之功的不老经典。
由于《感应篇》极力倡导世人在生活中改善言行为习惯,一丝不苟地行善去恶、积德累功,从而实现转祸为福、长生成道的理想目标,这篇经典又被尊为“古今第一善书”。在宋代以后的中国社会中,《感应篇》被社会大众视为为人处世的基本道德准则。历史上《感应篇》曾发挥着全面的道德教育和社会公民行为手册的作用,至明清朝时期“普天下街衢里巷,无不传布”。《感应篇》倡导在日常生活中锤炼道德、修养身心,这对现今的国民人格素养教育有待深入与升华的现状极具借鉴意义。
二、《太上感应篇》的当代价值
1.提升个人道德修养
《感应篇》关于个人道德修养的阐述十分详尽,几乎涵盖了人生方方面面,它敦促人们在世俗生活中行善去恶,提升人格。《感应篇》非常重视起心动念的作用,注重从根本处解决道德修养问题,阐明人的吉凶祸福是从其心念里生发感应而来,“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心念是善恶的源头,要想趋吉避凶,就要从心地上着手,去除隐藏的恶心恶念,让起心动念都转向善的一面,才能积功累德。教育世人要存心善良,即便自己独处,也要心地坦荡、不起恶念、一片光明,要“不欺暗室”、“不履邪径”。人如果能在独自一人时依然严格自律,就是真正具有克己功夫,为超凡入圣奠定了基础。
《感应篇》强调凡是符合道义的善事都应努力去做,反之,则尽量不做。首先,待人要仁慈温厚“宜悯人之凶、乐人之善”,不能随意彰显他人的缺点过失“不彰人短”,也要“不炫己长”,更应“遏恶扬善”;要怜悯爱护孤苦无依的老人和孩子“矜孤恤寡、敬老怀幼”;做人要多谦让忍让、多包容“推多取少、受辱不怨”;不能故意制造恶语毁谤中伤无辜的人“造作恶语、谗毁平人”;为人绝不能心狠歹毒“刚强不仁、狠戾自用”、“以恶为能、忍作残害”,这都是天理难容的事。
其次,做人应该明辨是非善恶,处事公正,不可“是非不当、向背乖宜”。《感应篇》倡导为人要中正,对心口不一、贪财图利、期瞒领导、恶意伤人的行为进行了抨击和劝诫,强调不能“口是心非、贪冒于财、欺罔其上”,“毁人称直、骂神称正”,强调为人不能心地险恶、暗中伤人“阴贼良善、暗侮君亲”,坚决反对“心毒貌慈”“沽买虚誉、包贮险心”。
再次,《感应篇》反对“知过不改、知善不为”明知有错却不肯悔改,明知应做善事,却不愿去做的人;反对“自罪引他”自己犯了罪却转嫁他人,推卸责任“嫁祸卖恶”的行为;强调不能“讪谤贤圣,侵凌道德”,不可任意毁谤古圣先贤,欺凌有道德的好人。最后劝勉世人:“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胡不勉而行之”。《感应篇》为人们讲明善恶行为点滴积累感应的结果,强调在我们了解了各项善恶感召福祸的道理后,务必要在生活中落实并坚持不懈认真奉行,而努力做到則是道德教育的关键所在。这些切合生活实际、与个人前途命运息息相关的做人道理,正是当今国民道德教育急需的内容,对于大众重视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警觉自律,培养良善的人格品质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积极作用。
2.建设和睦家庭
家庭是构建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和睦稳定影响整个社会安定。《感应篇》十分注重家庭伦理建设,所倡导的“善”许多都是从家庭、社会人际伦理关系出发的生活准则:强调“忠孝友悌,正己化人”为人应尽忠尽孝,友爱兄弟姊妹,端正自己,感化影响他人。阐明要爱护妻子,但不能“用妻妾语、违父母训”,不能一味听信家中妇人的话,违背父母的教诲,更不能“抵触父兄”忤逆顶撞父母兄长、“轻慢先灵”轻慢祖先在天之灵。
夫妇和睦相处是家庭幸福的基础。《感应篇》阐明了夫妇相处之道,作为丈夫要善待妻子,尊重妻子,不能“不和其室”“无行于妻子”对妻子不友爱不尊重,如若虐待妻子,将会得不到善终;身为人妻应言语柔顺,敬重丈夫,孝养公婆,不得“不敬其夫”、“失礼于舅姑”对丈夫、公婆失敬无礼。
《感应篇》提倡妥善处理亲友关系,家族成员之间应团结友爱互相尊重信任,反对猜疑对立,不能“骨肉忿争”兄弟至亲忿恨争斗;不能“攻讦宗亲”刻薄地宣扬、攻击亲戚及宗族的过失;更不能“弃顺效逆,背亲向疏”背弃做人和顺的道理,学习叛逆顶撞的行为,背离、薄待自己的至亲,却厚待偏向异姓的远亲、朋友,这是悖德悖礼的行为。
《感应篇》倡导建立和睦的家庭、亲族、亲友等伦理关系,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这正是当今时代解决中国面临的诸多家庭危机问题所急需的具体内容。当今社会家庭结构和家族关系较古代社会虽然已经有了很大改变,然而《感应篇》所强调的家庭道德中积极的内容,依然可以为现代家庭道德体系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3、构建和谐社会
近年来由于人们的思想观念受到各种社会思潮、不同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加之西方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价值观念给国民道德理念带来巨大冲击,以致现在我们有相当一部分国民有明显的不文明、不守法的行为,人与人之间失去了应有的真诚和友善,国民品德修养大滑坡。有些人做人无底线,一味追求个人利益损人利己、少廉寡耻,甚至坑蒙拐骗、偷窃抢劫、贪赃枉法,一些地区民风不再淳朴。虽然创建和谐社会的实践已有数年,但不和谐的现象依然屡见不鲜,社会风气仍待扭转。
《感应篇》十分重视人与人相处的问题,阐述最多的内容就是为人处世之道,其核心内容是劝人遵守道德规范,止恶修善。《感应篇》倡导个人之善要惠及他人,从修正自己开始,以自己的德行感化他人,在他人遭遇困难、处境危险时要予以帮助“济人之急、救人之危”,更要“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做人当以此为准则来建立人与人的关系,创建积极向善的社会氛围。
在和谐社会建设上,只要每个人都能断除自身的各种恶行,人与人的关系自然会逐渐趋于和谐。《感应篇》反对违背道义天理,指出不可“非义而动,背理而行”,提出诸多做人的禁戒,强调与人相处不能心存不善,不能做损害、抹黑、欺侮他人的事:“愿人有失,毁人成功;危人自安、减人自益”;“形人之丑、讦人之私”;“窃人之能、蔽人之善”;“耗人货财、离人骨肉”;“逞志作威、辱人求胜”。
《感应篇》强调断除的恶行涉及社会多个职业和层面:为官者,不能“赏罚不平,逸乐过节”,更不能“刚强不仁、狠戾自用;是非不当、向背乖宜;虐下取功、谄上希旨;受恩不感、念怨不休;轻蔑天民、扰乱国政;赏及非义、刑及无辜;杀人取财、倾人取位;诛降戮服、贬正排贤;以直为曲、以曲为直;入轻为重、见杀加怒”。
作为学生、晚辈不能“慢其先生”、“谤诸同学”;进入职场则不能“叛其所事”、“恚怒师傅”。
经商者,不可“短尺狭度、轻称小升;以伪杂真、采取奸利;压良为贱、谩蓦愚人”。
《感应篇》坚决反对忌贤妒能的不良社会心理,告诫人们不能“见他荣贵,愿他流贬;见他富有,愿他破散;见他色美,起心私之;负他货财,愿他身死;干求不遂,便生咒恨;见他失便,便说他过”。
针对不文明的民风民俗《感应篇》谆谆劝诫:做人一定不能“败人苗稼”、“损人器物”、“散弃五谷”、“嗜酒悖乱”、“破人婚姻”、“损子堕胎”、“施与后悔,假借不还”。
《感应篇》所诫止的恶行均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真实情况,其处理人际关系的教诫及对社会各层面的规范与禁戒深入细致的阐述,体现了社会道德的具体要求,这种缜密务实的道德伦理体系与教育内容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对当今和谐社会的创建具有重要的的现实意义。
4.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
中华传统文化强调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人类生存的世界由天地万物构成,这个世界是自然万物生存的家园,人类不应该生出贪婪之心,向大自然侵占掠夺,水灾、干旱、雾霾、沙尘暴等等,都是自然界对我们人类强行妄作的惩罚。《感应篇》继承了道家的哲学理念,倡导人与自然应和睦相处,人类不仅需要善待同类,对地球万物也应“慈心于物”一视同仁,指出“昆虫草木犹不可伤”,把“用药杀树”、“射飞逐走、发蛰惊栖;填穴覆巢、伤胎破卵”及“无故杀龟打蛇”等伤害与我们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的动植物的行为,归入罪恶的行为,把道德关怀扩展到了自然万物。
《感应篇》提倡保护地球万物并不盲目,它倡导遵循“道”即规律,开发利用要顺应自然:不能“春月燎猎”,春天的时候焚烧山林来捕猎,所伤的生命会不计其数,春天正是万物孕育生长的季节,这时焚山火猎,动植物都会被火焚烧,难能幸免,连蛰伏于地下的小虫也会被烧死,实在残忍;也不能“发蛰惊栖”,挖掘翻晒蛰伏在土里的虫子,冬天虫子会被冻死、夏天会被烈日烤死,不要无故惊扰栖居的鸟儿们,会让它们无法安稳生活。人类不能只图自己快乐而为所欲为,应心存仁厚,所作所为合乎自然规律,才能与万物和睦共存,也才更有利于自身的延续与发展。
《感应篇》对破坏生态环境、随意伤害地球其他物种的行为提出谴责和戒止,倡导合理地使用自然资源以利于人类长远,对于协调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5.完善以德治国思想
《感应篇》丰富了道德的内涵,阐明了修身养性的价值,使完善品德成为大众的努力方向。《感应篇》阐述的是发自人们内心、能够自愿接受的做人道理,惟有如此,民众教化才能有成效。如果道德推广是不合乎人们内心意愿的强制行为,那么这样的道德规范则不易落到实处,故难能有真正良好的效果。
《感应篇》旨在劝善止恶,帮助国家社会稳定发展,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宋元以来,上至朝廷下至民间,刊印传播的人数众多,明清时期最为兴盛。《感应篇》中所蕴含的人生教诲历久而弥新,其劝人止恶修善、自利利他的理念对于完善当今以德治国思想有着特殊价值,文中阐明的做人原则树立了人在世上的正确形象,在今天仍然值得人们学习。这些内容不仅仅属于道教教义,现阶段同样与社会个人相关联,更需要为现代社会所借鉴。
《感应篇》能够流传至今仍有人乐于出资刊印这不仅仅是出于个人的宗教信仰,更重要是有识之士看到了它净化人心改善社會风气的价值,这对于丰富和发展当代中国的思想道德建设理论,改进德育观念与方法都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我们要汲取《感应篇》的精华,积极促进其中优秀的文化内容融入现代社会。
参考文献:
[1]张继禹.水镜录·太上感应篇.中华道藏(四十二册)[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2]赵玉玲.《太上感应篇》伦理思想的现实意义[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6,(8):16-19.
[3]俞文祥.《太上感应篇》成书略考[J].华夏文化.2019,(1):21-24.
作者简介:拾景欣(1966-),女,江苏徐州人,徐州工程学院人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秘书教育与教师修养。
(徐州工程学院人文学院 江苏徐州 22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