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助推教风学风建设的探索

2020-09-10 07:22门秀艳刘宏伟
新教育论坛 2020年4期
关键词:高校基层党组织教风学风

门秀艳 刘宏伟

摘要:教育是国之大家、党之大计。高校作为立德树人和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使命。目前高校仍存在教风学风世俗化现象,通过问卷调查深刻剖析了高校教风学风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就基层党组织如何在教风学风建设中发挥作用提出了系列整改措施,以基层党组织建设助推高校优良教风学风建设。

关键词:高校基层党组织;教风;学风

习总书记强调,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因此,高校应立足改革发展新时代,以“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为基本遵循,赋予教风学风新内涵,完善基层党组织的体制机制,使基层党组织在教风学风建设中发挥思想阵地作用,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激励学生刻苦读书学习,保证高校始终成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

一、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引领教风学风建设的意义

教风和学风建设是高校建设永恒的主题,任重而道远。现实中高校确实存在师德师风不够崇高、教风不够严格纯净、学风世俗化低俗化等现象,甚至有些教师党员紧扣“五唯”帽子,学生党员只注重个人发展,“事不关己看,高高挂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因此,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以党风引领教风学风,全面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势在必行。

1.教风学风是高校人才生态环境的活水源头

教风是凝聚在教与学过程中的精神动力、态度作风等,是教师核心素质的外在表象,是其精神面貌、职业操守、专业知识水平与教师专业技能等要素的综合体现[1]。教风的优劣不仅对教师的职业道德、人生目标存在影响,更是对整个高校的学风建设有着直接的影响。在优良教风生态环境的熏陶下,教师必将具有崇高的教育价值观,能够做到立德树人、敬业爱生、严谨治学、精心施教等。

学风是指在一定的学习阶段和环境中积累出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学习氛围与学习风气,是读书治学之风,也是做人处世之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检验学生学习质量,反映高校的办学水准和教育水平[2]。在优良学风的熏陶下,学生必将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养成勤学好学、刻苦钻研、学为所用的好习惯,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风与学风相辅相成,是高校人才生态环境的活水源头。好的教风可以潜移默化滋养出好的学风,可以促进学生拥有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好的学风同时可以反作用于优良教风的形成,促使教师发现教学问题、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在新时代下紧跟时代潮流,因材施教,提升教学质量,从而形成教学相长、师生和谐互动、共同进步、提升育人质量的良好人才生态环境[3]。

2.教风学风是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

高校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习近平总书记北大师生座谈会上指出,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教师队伍素质直接决定着大学办学能力和水平。

优良的教风可以促进教师师德师风建设。高校教师们立德树人、敬业爱生、严谨治学、精心施教,则会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优秀人才。另外在优良的教风环境中,可以促进高校教师的科研能力提升,形成有过硬的学术水准与娴熟的教学专业技能的优秀教学团体,在优秀教学团体的长期努力下,并将培育出优秀的青年人才。

优良的学风有利于提升学生浓郁的学习氛围,促进高校人才培养。在优良的学习氛围下,学生们可以共聚一堂探讨问题、提出对策、解决问题,形成一种积极向上、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同学之间你追我赶、奋发向上、互相帮助,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等,成为新时代的实干家。

3.基层党组织建设是高校教风学风建设的核心和引领

基层党组织在高校党组织结构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发挥着思想阵地和战斗堡垒作用,是学校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保障。

高校与中小学不同的是,广大党员构成了高校组成的主体,教师和学生中中共党员占了的很大比例,而且发挥着先锋模范的作用。因此,党员无论是以个人行为还是组织形式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取向、职业精神、学习风气等都会给身边人、学校的教风学风带来很大的影响和冲击[4]。比如,一所高校学术氛围浓郁、学科发展较好、科研成果显著,那么这所高校的教师党员以及其所在的党组织一定有刻苦钻研、攻坚克难、勇于创新的科研精神;如果高校中的学习氛围浓厚,漫步学校读书聲声声入耳,感受得到同学们积极向上、追求进步、互帮互助、勤奋好学的学习风气,那么在这优良学风中学生党员一定发挥着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从这种意义上说,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是高校教风学风建设的核心和引领,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使基层党组织发挥思想阵地和行为引领作用对教风学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二、高校教风学风现状调查和问题剖析

为了更好定位基层党组织在高校教风学风建设中发挥作用的落脚点,使基层党组织能够有的放矢的开展教风学风建设工作,则必须要清楚掌握高校的教风学风现状,知晓高校教风学风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解决方案、采取改善措施。

针对此问题,本次教风学风问卷调查根据被调查群体身份分成教师版和学生版,共有不同高校学生610人参与,教师244人参与。根据调查结果可以发现目前高校在教风学风上存在诸多厄待解决的问题和有待提升的方面,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初心树立不牢固,缺乏时代使命感

学生选择进入高校原因的调查报告显示,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满意度较高,喜欢自己的当初所选专业。但是有很大比重的学生并非自己的做的选择甚至对自己的专业并不了解,这也就导致多数学生初心树立不牢固,步入大学后很有可能发现不合适从而丧失学习兴趣。从教师选择进入高校原因的饼状图中可以看出,只有1/3左右的教师最开始是为了教书育人而选择高校教师的工作,绝大部分老师一开始并不是单纯为了教书育人,而是为了寻求更舒适的生活或者别无选择才选择教师的行当,这也是导致部分教师在教风建设过程中却缺乏使命感,加剧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

2.教师课堂宣贯不到位,学生缺乏专业认同感

所学内容对将来工作作用的调查结果显示,将近65%的学生认为现在所学的内容对将来的工作稍微甚至基本没什么作用。而74%的教师认为学生目前在课堂上所学到内容大部分甚至全部都对将来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和教师对目前所学内容对将来工作所起到的作用的看法出现了偏差,说明学生无法准确将目前所学的内容与将来的工作进行合理化的联系。此现象也折射出学生对自己专业知识的了解度不高,教师在专业知识宣贯上也没有做到位,没有切实开展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能力,这也是目前高校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氛围不浓郁的主要原因。

3.学生交流存在被动心态,课下缺乏师生互动

学生课下想和教师交流意愿调查结果显示,将近3/4的学生表示了很希望课下能够与教师存在更多的交流,而从教师课下与学生交流频率的饼状图中可以看出,将近一半的教师课下知识偶尔与学生进行交流,该现象表明学生课下与教师交流的意愿并不能很好的满足。通过调查剖析其原因有两点:一方面学生缺乏交流的勇气和自主性,学习存在被动心理,希望老师可以留下在主动与其交流;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部分教师下课就直接离开,无法满足学生交流的意愿。教师与学生在课下交流不足也是造成高校学风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样也是学风建设的重点。

4.高校激励机制不完善,教师课程缺乏创新性

高校教风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教风的主要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们普遍认为目前教师上课方式过于机械化以及上课内容陈旧老套,同时这两个问题也是影响学生上课兴趣的最主要的两个因素。而教师认为影响教风的主要因素是职业发展和科研考核,一方面,教学工作与职称评定之间的相关性不够高,教学工作做得好不一定最后就能获得较高的职称,相反多花些时间在科研方面反而能够获得更大的成果;另一方面高校对教学工作的激励机制不足,在科研、论文两方面存在较大的引导作用和考核指标,致使教师分身乏术,无法抽出更多的时间在教学工作上,从而导致课程教学质量不高。

5.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无法抵挡外界诱惑

学生在校学习状态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能够要求自己努力学习,但是仍然存在将近1/3的学生在日常的校园生活中并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只在考试前刷题,存在着得过且过的心态,甚至还存在部分学生根本不学习的状态,这也是导致学校学风不良的重要因素。调查发现,当代学生缺乏刻苦学习的毅力和内在学习动力,大部分学生需要靠一些奖惩机制才能够鼓励或者逼迫自己学习,例如为了奖学金学习、为了不挂科学习等行为。另外,当今时代的很多大学生无法抵制外界诱惑,很多学生存在课上看小说、打瞌睡、课下抄作业甚至旷课等行为,这些行为也是影响高校学风的主要因素,是高校学风建设中的重点。

三、以基层党组织为战斗堡垒,助推高校教风学风建设

根据高校教风学风调查问卷结果分析,可以明显看出学风和教风方面还有较大的改善的空间,教风学风的优良化建设势在必行。

1.持续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发挥基层党组织思想阵地作用

基层党组织要加强高校教师、学生的思想教育,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提高高校教师、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使命担当。引导教师牢记立德树人初心和培养人才的使命,促进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倾心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引导学生牢记学习知识、锻炼能力的初心,勇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的时代使命。

加强基层党支部对教师队伍持续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高校党组织要以基层党支部为思想阵地对教师队伍开展初心使命培训,让教育者先受教育,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使高校教师牢记初心使命,引导广大教师养师德、铸师魂、树师表、练师能。增强高校教师对学生的责任感的深入认识,使教师能够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加强基层党支部对学生持续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高校不仅要教会学生科学文化知识,也要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理论联系实践和勇于创新的勇气。以基层党支部为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切实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党员带动群众,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让广大学生牢记初心、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内在学习动力,勇担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2.加强宣贯,拓宽思路,发挥基层党组织载体阵地作用

切实发挥毕业生党员作用,宣贯专业知识“有用论”,为学风建设贡献力量。以党支部为阵地,组织毕业生党员开展专业讲解和就业技能咨询活动,充分发挥毕业党员与学生亲近、经历相同优势,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专业学习和就业技能等方面的宣贯与讲解,更有说服力地引导在校大学生认可自己的专业,了解专业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例如,组织理论学习小组,对大一的同学进行专业启蒙教育;开展考研就业经验交流会,让大家切实体会到专业课的重要性;或者,公开学生党员参与科创竞赛、课外实践以及学习绩点等相关荣誉和获奖情况,激励在校学生自主学习、增加专业认可度,使同学之间形成一种互相追赶的良性竞争氛围,让学生个体的优秀发展带动学风整体向前迈进。

专业课程教学突出实用性和专业性,拓宽学生思路,锻炼学生学以致用能力。以基层党组织为载体,通过主题班会、组织生活会、师生座谈会、学习经验交流会等形式,让学生党員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鼓励引导大学生参加科创比赛和社会实践,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当学生们在实践中用到理论知识的时候,其自身就能够感知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不断完善专业课程的内容,与时俱进,革新教学方式,向学生教授他们想学的和有用的专业理论和工作技能,这样才能最大程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将党建和思政工作优势转化为高校教风学风发展优势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引导基层党组织服务广大师生。支部党员要主动了解师生所思所想、切实解决师生困难、聆听广大师生意见,从而帮助高校师生更好地成长与发展,让高校师生能够从“思想上认同组织、政治上依靠组织、工作上服从组织、感情上信赖组织[5]”,从而使基层党组织的党建、思政工作优势转化为高校教风学风发展优势。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主动关心学生,努力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导向。基层党组织要加强教师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教育,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工作准则,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工作核心,以提高教师政治素养、理论水平、职业道德为重点,切实开展师德师风教育、“传帮带”、表彰优秀等活动。对在教风建设中有突出贡献和师德师风受到一致赞颂的优秀教师党员进行表扬和传颂,发挥好教师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增强教师立德树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优秀人才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做到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主动关心学生需求、解决学生困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也必将带动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高,从而实现教风带动学风建设。

发挥学生党员联系群众作用,了解学生需求,做好老师与学生间的联系纽带。一方面基层党组织要加强对学生党员的引导教育,使其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学生党支部成员要定期与学生干部联系,了解各班级学风情况,清楚掌握身边同学的学习困难和学习需求,做好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纽带,增进师生交流,解决相关问题,促进良好学风的养成。实践证明,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会潜移默化地对班级的同学产生积极影响[6]。因此另一方面,要加强教育学生党员模范遵守相关学习纪律,带头询问老师问题、加强师生交流,刻苦钻研提高综合素质,使学生党组织能够在学习上做表率、在生活中做榜样,为师德师风建设贡献力量。

4.加强党的领导,创新健全工作機制,紧跟时代潮流

推动教学改革,完善考核指标。校、院党委、教职工党支部要积极引导和督促教师既教书更育人,加强教师的教学监督和检查,在教师教学评价、职务(职称)评聘、评优奖励中,将思想政治表现和教书育人的实绩作为年度考核的主要内容,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职务晋升和评优奖励的主要依据。使高校教师能够合理安排科研任务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教书育人工作上,落实教师教书、育人“双重职责”,确保教学质量,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合理安排教师在教学之外的工作、科研量,调整教师工作重心。调查反应多数教师很想专心授课,但是科研压力过大使其不能够专心备课,致使教学内容枯燥老套、缺乏创新。也有部分教师除了承担教学科研任务外,还要承担行政等方面的工作任务,甚至还可能有社会方面企事业的兼职,一定程度上分解了教师对教学的兴趣和热情。针对此类现象,党委要加大监管力度、改进工作机制,促使高校教师将工作重心放到教书育人上,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

推进专业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改革,不断适应学生发展需求。调查显示,教师的课程内容和上课的形式是吸引学生认真听讲的关键因素,因此基层党组织要密切关注教师队伍教学能力的成长和理论水平的提高。基层党组织可以定期安排优秀教师党员讲座活动,给青年教师传授教学经验,同时让教师队伍与时俱进,革新教学方式、提升教学理论,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技术手段,以先进的教学工具、别具一格的教学方式调动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5.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形成“多渠道、全覆盖”的学风建设新模式

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抵制外界诱惑、优化自我管理。以基层党组织为战斗堡垒,开展大学生自我管理和规划教育,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对大学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对未来就业前景有一个较为清晰的了解。基层党组织要开展丰富的组织活动,让学生参与进来,学习榜样的力量,传承优良的精神财富。对大一新生要加强纪律规则宣贯、强化初心使命意识、弘扬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精神,让学生能够自主抵制外界诱惑。另外,可以通过主题班会、座谈会、学习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对大学生开展大学规划、就业方向等指导,让学生能够自觉抵制外界诱惑,加强自我管理,规划自我发展,从而推进学风建设。

强化党员服务意识,健全学风奖惩机制,让学生有外在动力学习。上级党委要加大对于学生学风建设的奖惩力度,利用新时代的多媒体技术,设立“学风优秀个人、优秀集体模块”对于在学风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同学加以大力表彰,对于连续挂科、损害学风建设等行为加以惩戒。同时,基层党组织要发挥好服务奉献精神,健全约束和激励机制,深化党员责任意识,充分调用支部党员参与学风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党员“进课堂”、“进寝室”,形成齐抓共管,多方位、全覆盖的监督管理体系,督促学生课上学习、课下复习,形成良性的学风建设氛围。

加强制度建设,构建大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的长效机制。基层党组织要建立长期有效的活动机制,将学风建设作为各支部必须长期坚持开展的工作执行。在班级里建立“党员学术小组”、在寝室建立“党员督查小组”,结合各学生党支部专业特色,有计划性和创新性的举办系列性学术讲座和学风建设主题活动,并列入支部考核指标中。另一方面,加强对支部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建设,挑选支部学习和工作能力强的学生党员与本专业成绩较差、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开展“结对子”、“一帮一”、“党员网络答疑”等帮扶活动,并对组合体进行定期的督导和检查,促进差生知识体系的构建的同时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促进更多成绩优秀的同学参与进来,共同构建积极向上、互相帮扶的良好学风。

参考文献:

[1]金文斌.加强教风学风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13(11):59-60.

[2]熊发政,穆塔里夫·阿赫迈德,陈鑫.关于学校教育中学风建设问题的再思考[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43(02):23-26.

[3]刘建清,唐铸文,程远志.关于加强地方高校教风学风建设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24):59-60.

[4]徐仲伟.以党风建设引领校风教风学风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09(20):27-29.

[5]郭茜.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内涵与提升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9(02):71-76.

[6]张莹.高校党建工作与学风建设调查[J].中国国情国力,2008(07):46-47.

作者简介:门秀艳,1993年10月,女,汉族,山东烟台,上海海事大学,助教,思想政治教育;刘宏伟,1992年9月,男,汉族,山东威海,上海海事大学,助教,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高校基层党组织教风学风
特殊时期居家线上学习学风建设路径探索
从管理到服务:高校基层党组织职能实现路径的嬗变
建设“三型”高校基层党组织实践策略研究
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实效探究及思考
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与服务功能研究
浅谈新课改对初中教师的要求
炊事员的几宗事
试论高校学风建设的概念主体及特性
学风就是质量
我省不断推进校风、教风、学风建设